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20200112195801]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董事会特征;盈余管理;公司治理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 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思路 2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3
2.1董事会特征 3
2.1.1董事会特征的含义 3
2.1.2董事会特征的影响因素 3
2.2盈余管理 3
2.2.1盈余管理的含义 3
2.2.2盈余管理的动机 4
2.2.3盈余管理的具体方法 4
2.2.4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5
第3章 文献综述 6
3.1国内文献综述 6
3.1.1规模特征与盈余管理 6
3.1.2独立性特征与盈余管理 6
3.2国外文献综述 7
3.2.1规模特征与盈余管理 7
3.2.2独立性特征与盈余管理 7
3.3文献评述 7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9
4.1研究假设 9
4.1.1规模特征 9
4.1.2.独立性特征 9
4.2变量选取 9
4.2.1被解释变量 9
4.2.2解释变量 10
4.2.3控制变量 10
4.3 模型构建 10
4.4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2
第5章 实证研究 12
5.1 描述性统计 13
5.2 相关性分析 14
5.3 回归分析 15
第6章 实证结论与建议 16
6.1 结论 17
6.2 建议 17
参考文献 18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财务报告是管理层向外部投资者传递公司经营业绩和公司治理情况的重要方式,其反映的会计信息对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真实财务信息的披露对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和对有效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频频出现失真的现象,如麦道夫丑闻、震惊中外的安然事件、南方保健会计舞弊案、世界通信公司事件、蓝天股份事件、银广夏事件等等。低质量的财务报告,一部分纯属违背国家法律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财务舞弊,而另一部分则是管理层进行盈余操纵所致。随着我国会计制度和相关立法的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故意造假的可能必将受到限制,这时上市公司可能另辟路径即在会计准则限制范围内为达到满意水平来有目的地进行平滑利润、调节盈余,而这当然会影响财务报告的质量。
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减轻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关注焦点。安然事件爆发后,美国于2002年颁布SOX法案,要求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并建议对董事会设定相关的问责机制和惩罚措施;英联邦公司治理协会(1999)、和经合组织(2004)和英国公司治理准则(2010)建议董事会中应该有足够数量的董事是独立于公司管理(即非执行董事)的,以确保董事会能够有效地监控管理、防止利益冲突。
1.2研究意义
盈余管理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大量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证实了盈余管理的存在,但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差异较大甚至截然相反。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研究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对丰富盈余管理相关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董事会对公司的管理实施监督,具体而言,就是评价管理层及整个公司的经营业绩,任免和奖励CEO,并监督公司的战略决策与执行。毫无疑问,董事会直接关系到财务报告质量,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也有着深刻影响。董事会监督行使方式与力度又受到自身特征的影响,因为不同的董事会特征(董事会的规模特征、独立性特征、行为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方向与程度都不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不仅能为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关键控制点,从而提高上市公司报表报告质量,改善其财务信息真实性,并且也为完善我国的董事会制度,加强董事会的监督职能提供了参考。
1.3 研究思路
董事会是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国内外学者对此领域问题研究也相对较多。本文从董事会的规模特征、独立性特征来界定董事会特征,采用了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工作地点是否一致、独立董事比例这三个变量来描述董事会特征,同时选取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作为被解释变量,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论证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在规范论证部分,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概述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在实证部分,我们首先阐述了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工作地点是否一致、独立董事比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设。我们选用经过筛选的2013年度沪深A股1163家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式进行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之上进行归纳分析,得出本文的结论,同时根据研究结论,从上市公司改善董事会制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改善公司治理、提高报告质量的相关建议。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2.1董事会特征
2.1.1董事会特征的含义
董事会是由董事组成的、对内掌管公司 事务、对外代表公司的经营决策 机构,它作为股东权益的代表负责监督管理层、确保实现投资人相关利益诉求。本文中董事会特征指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工作地点是否一致、独立董事比例等能对董事会作数量描述的变量。
2.1.2董事会特征的影响因素
(1)董事会规模
董事会规模是指在企业年报中公开披露出来的董事会人数之和。董事会的监督效率与效果不仅受董事人数影响,而且上市公司的董事构成了企业一项更有价值的资源。
(2)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工作地点是否一致
我国上市公司聘请的独立董事来自全国各地,地理距离的远近是会影响独立董事参与公司事务、监督管理层的决策行为职能的。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工作地点一致能够缩短二者的地理距离,降低沟通成本,更好地行使独立董事独立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37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