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上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

摘要: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正式推出以来,初步形成了一套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投资者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决策,获得丰厚的利益,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本文以文献综述法、对比分析法,研究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探讨了如何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目录
摘要 2
一、引言 3
二、文献综述 4
(一) 国外文献综述 4
(二) 国内文献综述 4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5
(一) 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5
(二)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 5
1、 信息不对称理论 5
2、 有效市场理论 5
3、 委托代理理论 5
四、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6
(一)披露内容 6
1、风险因素 6
2、核心技术 6
3、关联交易 7
(二)披露形式 8
五、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8
(一)信息披露不对称 8
(二)信息披露失真 8
(三)会计信息披露时效滞后 9
(四)内容不完整 9
六、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10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 10
(二)缺乏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 10
(三)监管不力 10
七、境外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借鉴 10
八、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11
(一) 完备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11
(二) 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11
(三) 健全和完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法律法规体系 11
(四) 加强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 12
九、结论和展望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引言
引言
2009年10月,创业板经历了10年的摸爬滚打成立了。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可以用来帮助新兴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公司筹资。创业板建立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为高成长型、高新、高科技中小公司提供融资场所。人们熟知的主板市场市场规模比较大,成立时间久,更成熟。创业板公司对上市标准、条件设立的不那么严格。和主板市场一样,创业板的会计信息是各方关注的重点,而创业板本身的高风险和收益决定了它的披露显得更为重要。
随着创业板市场发展,新会计准则也会调整以帮助上市公司明确会计核算的各种问题,因此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着理论价值。同时还具有实际价值,在资本市场中,各类投资者会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考虑其经营状况,做出投资决策。
二、文献综述
国外文献综述
会计信息披露在国外的创业板市场上并不是新概念,专家学者对此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我国的创业板市场虽然不够成熟,也成为了许多国外专家研究的对象。
Frederick Tsang (2001)认为,我国正处于一个转型阶段,建立中国创业板可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对新兴市场起到扶持作用。
Marija Tokic和 Marina Proklin (2011)认为,每个公司的信息系统有多个组成部分,会计信息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子系统,它反映了一段时间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成果、现金流量。会计信息的阅读者据此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Beng.W、Li.D (2011)的观点是,内部控制与创业板上市公司稳健性息息相关,通常情况下,要想提高公司的稳健程度,就要改善内部控制的治理。
Sayed ABala (2013)探讨了治理公司内部结构的原理、必要性,通过一定的实证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与创造性会计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某种程度上是负相关的。改良公司治理结构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披露信息质量会更好。
国内文献综述
尽管我国创业板起步晚,但不能阻挡研究者对它的探讨,专家学者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见解存在许多共性,也有一些分歧。
万弘斌(2010)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入手,认为创业板的信息披露不公平,获得信息的来源和途径不同,导致利益冲突者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比如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矛盾;委托方与代理方的冲突。某一方掌握众多内幕消息,而另一方消息很闭塞。
徐颖(2012)利用会计分析法,概括出创业板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不确定、内容不完整以及虚假披露等不足。一方面,长短期偿债能力作为很重要的财务指标,经常被忽视,在会计信息中披露的不够全面;另一方面,部分公司会隐瞒资金来源及去向、操纵利润、发布带有偏见和误导作用的信息;最后,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不披露重大信息、关联方交易等问题。
李忆朋(2012)指出现行的《内控指引》中有许多要求是非强制性的,由于非强制,让很多公司有机可乘,直接选择不执行。这样的势头一旦盛行,会极大地损害会计信息披露。于静(2014)也认同现行的制度存在漏洞,还同时提到公司内部治理情况不良,治理结构不尽合理。
学术界也就如何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意见。赵灵珊(2014)认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应该结合发展近况,从加强公司的内外监管、修善法律法规等角度来建立健全制度。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会计信息披露的定义是:“在证券市场参与活动的人员,按照证券市场特有的规定和制度,向来自社会各界的投资者与决策者提供完整、多方面的信息,及时、有条理的进行披露。”[17]由这个定义可以清楚地看到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而证券法中也明确规定了公司必须披露会计信息。
创业板市场高成长潜力,还具有高风险。投资者都知道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入一个篮子里,为了分散风险,投资者会努力打听丰富的会计信息。创业板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上市门槛要求不高,但是管理严格。相对主板市场而言,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有着更为鲜明的特征。
与其他板块相比,创业板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披露的形式简单便捷,但其首日会计信息更为重要,对时效性和交易关联方的要求更为严格。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
信息不对称理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28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