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相关问题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 1
2.1 关于会计政策的界定 1
2.2 会计政策选择的含义3
3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 3
3.1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选择 3
3.2 存货计价会计政策的选择 4
3.3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政策的选择 4
3.4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的选择5
3.5 固定资产会计政策的选择6
3.6 无形资产会计政策的选择7
3.7 借款费用会计政策的选择8
4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8
4.1 会计政策选择存在单一性,缺乏全局性8
4.2 会计政策选择的随意性比较大9
4.3 会计政策选择的披露流于形式,不具规范性9
4.4 会计政策选择存在投机倾向10
5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原因分析10
5.1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10
5.2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更新缓慢11
5.3 各方监管力度不足11
5.4 我国会计准则不完善12
6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对策12
6.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2
6.2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13
6.3 加强各个部门的监管力度13
6.4 完善会计准则规范体系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引言
当今世界,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发展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来,不同上市公司甚至是同类上市公司会计实务内容和需求之间的差异逐渐加大,上市公司发生的会计实务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由于其经营范围的扩大,经营产品的丰富。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以及遵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在结合本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基础上,精心地选择合理的会计政策来核算会计实务中的经济业务,目的是为了确保在整个业务流程中能够通过确认、计量、报告形成会计信息,便于投资者投资决策。同时上市公司越来越关注因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而产生的不同经济后果,主要出于上市公司自身利益的驱动。上市公司在会计实务中对政策的最后的选择和变更与公司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发生的竞争很难分开。上市公司在对会计政策进行挑选时,由于是通过各方利益博弈得出信息而不是完全出于合适的会计政策的运用提出的可靠的信息,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比如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增加收入、平滑利润最终达到报表粉饰的目的等,因此研究上市公司会计政策挑选的问题有助于人们了解上市公司真实的经济业务实质,识别出在选择会计政策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针对这样的问题从而提出的解决方案才能更合理有效。
2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
2.1 关于会计政策的界定
2.1.1 会计政策的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第 8 号》比较简洁明了的解释了会计政策,主要指一些具体的原则基础、惯例规则以及企业在编制报表和呈送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惯常做法[1]。”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第 22 号》中则更多地强调了公允性,具体说来就是企业应当采用特定的、公认的会计原则编制财务报表包括为遵循这些公认的原则而采用的处理方法都可称为会计政策,当然这些原则方法必须达到公允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财务情况的效果[2]。”
英国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的理解与美国相似,都强调了企业在核算财务状况的实际情况和经营业绩时采用的方法应是公允的,但英国提出的不是方法原则,而是给出了新的术语即会计基础,并对会计基础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即企业在如何划分收入和费用所属的会计期间、如何反映出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准确的金额,以及如何合理运用和交易事项等有关的重大概念这些事项中采用的方法。”
我国1998年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政策的定义与国际准则趋同,都是指企业在会计实务处理时时所使用的具体原则和采纳的详细的会计处理方法[3]。”
我国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对会计政策的定义更加准确,指出了会计政策的适用范围是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这一过程中,在原来的原则、会计处理方法上增加了“基础”这个词[4]。”
不同国家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的只是表达有所差别,理解是相似的,国际会计准则兼顾了各国会计准则的体制及习惯用语方面的差异,因而其定义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不仅包括了特定原则、会计基础,还包括了惯例和规则,它们所指的对象没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分析其他国家和我国的会计政策的定义,我们很容易发现,虽然会计政策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说法和表现方法,但会计政策的主要作用在于企业的日常会计业务的核算和对外的财务报表的编制。
2.1.2 会计政策的内容
图1
资料来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当然,以上所列示会计政策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是大部分,并且不是对所有企业都适用。企业一般不揭示不重大的会计政策,涉及的会计政策可能也不多。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对会计政策进行披露,比如企业编制会计报表附注中应当集中说明重大会计政策,企业变更会计政策也应当披露:特殊行业编制报表是还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其特有的会计政策,另外当会计报表本身有错误时,披露并不可以纠正。
2.2 会计政策选择的含义
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的特定主体在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的指导下,在会计政策限定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定性、定量地分析、比较各种会计业务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最终选出能够实现企业特定目标的会计政策,并能够服务于会计确认、计量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会计政策的选择:一是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是在法律法规规定下进行的,并且企业要结合经济环境和具体的会计事项;二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带有目的性,在实务中更多是满足管理层的目标,由管理层从自己的立场作出选择;三是会计政策选择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不断变化的、动态的过程。初次发生会计事项时企业要判断合适的会计政策并保持关注,因为当经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要不断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确定适用的会计政策,也就是变更会计政策。企业财务报表的客观公正会受会计政策的影响,因为不同的会计政策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财务信息,因此企业做出的不同选择必然会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决策,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资源优化分配的效果。
3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
3.1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选择
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这五个属性。历史成本主要反映过去价值,而其余四个计量属性与历史成本相对应,反映的是现时成本或现时价值。历史成本下,取得的资产应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量;重置成本一般适用于盘盈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一般会在测试存货减值时使用;企业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入资产,若具备融资性质,则用现值计量其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企业用现金结算的股份来支付员工薪酬等情况在期末时用公允价值计量。
1 引言 1
2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 1
2.1 关于会计政策的界定 1
2.2 会计政策选择的含义3
3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 3
3.1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选择 3
3.2 存货计价会计政策的选择 4
3.3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政策的选择 4
3.4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的选择5
3.5 固定资产会计政策的选择6
3.6 无形资产会计政策的选择7
3.7 借款费用会计政策的选择8
4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8
4.1 会计政策选择存在单一性,缺乏全局性8
4.2 会计政策选择的随意性比较大9
4.3 会计政策选择的披露流于形式,不具规范性9
4.4 会计政策选择存在投机倾向10
5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原因分析10
5.1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10
5.2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更新缓慢11
5.3 各方监管力度不足11
5.4 我国会计准则不完善12
6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对策12
6.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2
6.2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13
6.3 加强各个部门的监管力度13
6.4 完善会计准则规范体系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引言
当今世界,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发展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来,不同上市公司甚至是同类上市公司会计实务内容和需求之间的差异逐渐加大,上市公司发生的会计实务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由于其经营范围的扩大,经营产品的丰富。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以及遵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在结合本企业的经营状况的基础上,精心地选择合理的会计政策来核算会计实务中的经济业务,目的是为了确保在整个业务流程中能够通过确认、计量、报告形成会计信息,便于投资者投资决策。同时上市公司越来越关注因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而产生的不同经济后果,主要出于上市公司自身利益的驱动。上市公司在会计实务中对政策的最后的选择和变更与公司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发生的竞争很难分开。上市公司在对会计政策进行挑选时,由于是通过各方利益博弈得出信息而不是完全出于合适的会计政策的运用提出的可靠的信息,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比如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增加收入、平滑利润最终达到报表粉饰的目的等,因此研究上市公司会计政策挑选的问题有助于人们了解上市公司真实的经济业务实质,识别出在选择会计政策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针对这样的问题从而提出的解决方案才能更合理有效。
2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
2.1 关于会计政策的界定
2.1.1 会计政策的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第 8 号》比较简洁明了的解释了会计政策,主要指一些具体的原则基础、惯例规则以及企业在编制报表和呈送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惯常做法[1]。”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第 22 号》中则更多地强调了公允性,具体说来就是企业应当采用特定的、公认的会计原则编制财务报表包括为遵循这些公认的原则而采用的处理方法都可称为会计政策,当然这些原则方法必须达到公允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财务情况的效果[2]。”
英国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的理解与美国相似,都强调了企业在核算财务状况的实际情况和经营业绩时采用的方法应是公允的,但英国提出的不是方法原则,而是给出了新的术语即会计基础,并对会计基础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即企业在如何划分收入和费用所属的会计期间、如何反映出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准确的金额,以及如何合理运用和交易事项等有关的重大概念这些事项中采用的方法。”
我国1998年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政策的定义与国际准则趋同,都是指企业在会计实务处理时时所使用的具体原则和采纳的详细的会计处理方法[3]。”
我国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对会计政策的定义更加准确,指出了会计政策的适用范围是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这一过程中,在原来的原则、会计处理方法上增加了“基础”这个词[4]。”
不同国家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的只是表达有所差别,理解是相似的,国际会计准则兼顾了各国会计准则的体制及习惯用语方面的差异,因而其定义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不仅包括了特定原则、会计基础,还包括了惯例和规则,它们所指的对象没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分析其他国家和我国的会计政策的定义,我们很容易发现,虽然会计政策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说法和表现方法,但会计政策的主要作用在于企业的日常会计业务的核算和对外的财务报表的编制。
2.1.2 会计政策的内容
图1
资料来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当然,以上所列示会计政策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是大部分,并且不是对所有企业都适用。企业一般不揭示不重大的会计政策,涉及的会计政策可能也不多。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对会计政策进行披露,比如企业编制会计报表附注中应当集中说明重大会计政策,企业变更会计政策也应当披露:特殊行业编制报表是还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其特有的会计政策,另外当会计报表本身有错误时,披露并不可以纠正。
2.2 会计政策选择的含义
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的特定主体在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的指导下,在会计政策限定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定性、定量地分析、比较各种会计业务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最终选出能够实现企业特定目标的会计政策,并能够服务于会计确认、计量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会计政策的选择:一是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是在法律法规规定下进行的,并且企业要结合经济环境和具体的会计事项;二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带有目的性,在实务中更多是满足管理层的目标,由管理层从自己的立场作出选择;三是会计政策选择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不断变化的、动态的过程。初次发生会计事项时企业要判断合适的会计政策并保持关注,因为当经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要不断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确定适用的会计政策,也就是变更会计政策。企业财务报表的客观公正会受会计政策的影响,因为不同的会计政策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财务信息,因此企业做出的不同选择必然会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决策,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资源优化分配的效果。
3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
3.1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选择
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这五个属性。历史成本主要反映过去价值,而其余四个计量属性与历史成本相对应,反映的是现时成本或现时价值。历史成本下,取得的资产应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计量;重置成本一般适用于盘盈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一般会在测试存货减值时使用;企业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入资产,若具备融资性质,则用现值计量其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企业用现金结算的股份来支付员工薪酬等情况在期末时用公允价值计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