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零存货管理模式在海尔公司的应用(附件)【字数:7465】
摘 要零存货管理是对公司供、产、销各环节展开认真规划,让物料处在持续运动与周转状态的一类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因为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存货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尤其是资金管理中的比重也日益重要。通过很多的实践证明,“零存货”的提出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部分浪费现象,还可以减少企业的库存资金占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管理的成本。本文凭借对海尔的零存货管理模式的探讨,阐述了零存货的概念与对应的管理方式,同时结合其实际发展情况来证明这一新管理模式的优越性,且研究了海尔公司在应用零存货管理模式后获得的成功经验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此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公司利益最大化。
目 录
引言 1
一、 零存货管理模式的相关理论 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国外研究现状 1
2.国内研究现状 1
(二)零存货管理模式的概述 1
(三)企业零存货管理的优越性 2
1.零存货管理模式的优势 2
2.企业实行零存货管理的必要性 3
二、海尔公司存货管理的概述 3
(一)海尔公司概括 3
(二)海尔公司应用零存货管理模式的现状 3
三、海尔公司应用零存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4
(一)零存货管理中库存的问题 4
(二)零存货管理中信息预测的问题 4
(三)零存货管理中供应商选择的问题 5
四、海尔公司应用零存货管理模式的办法及对策 5
(一)改善存货管理工作 5
(二)建立信息预测系统 6
(三)完善供应商选择的工作 6
总结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引言
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国外市场持续萎缩,国内的一些企业面临着积压库存过多的情况,不得已通过降价以 0解决危机。于是,库存管理的问题引起了许多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只有改变陈旧的库存管理模式,提高企业存货周转率,才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和电子技术高速发展,在整个供产销的环节上,每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环节都存在存货,在存货方面无疑增加了许多仓储成本,在经济效益方面更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本。企业存货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重中之重。零库存管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它能在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日本丰田公司的 JIT生产方式是零库存管理实践最早的成功范例,现在日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零库存动态供应链体系。
一、 零存货管理模式的相关理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零库存管理的思想起源于日本,已经在制造业中被广泛使用。日本的丰田公司是成功实践该管理模式的典范。随着零库存实践管理热潮的兴起,零库存管理理念开始在世界各国的理论以及实务界展露头角,并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管理哲学。
国外对于零库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药、食品等行业。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实现零库存管理的方法,如Ashish Shrivastava阐述了如何通过优化物流运输实现零库存管理;Job de Haan和Masaru Yamamoto[1]将八个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企业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应该借鉴日本企业的管理经验从而更好地运用零库存管理模式;Robert Obermaier研究了库存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结论:库存最低的公司的绩效最差(反之亦然)。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零库存研究的重点在概念界定、普遍问题,以及运用具体的例子分析零库存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如叶珍媖[2]简述了戴尔独特的库存管理模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为我国电脑行业提供了参考意义;汤玥琪[3]认为大数据为企业提供了完善不足的机会,并在此情境下提出了有关零库存管理的设想。孙习亮[4]阐述了零库存供应管理的概念,研究了这一模式在公司发展管理运营中的实施条件,详述企业中实施零库存供应管理的必要性。
(二)零存货管理模式的概述
库存包括产品的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等[5]。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一定的库存以应对市场需求的波动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冲击。库存虽然能够保证企业生产的连续性,但是过量的库存会增加企业的资金占有率,减少企业的流动资金,也会增加企业在管理库存方面的成本。因此,进行有效地库存管理以降低成本是企业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
存货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从狭义的观点来看,存货管理是对实物存货的盘点、存放、控制等的日常性事物活动。从广义的观点来看,存货管理不仅是对实物存货的管理,还包括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在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下,使企业存货的储备处于一个合理经济的水平[6]。存货管理的主要目的掌握存货的动态信息,合理安排存货的空间以及费用,最终完成企业现金流的运作目标。库存管理的模式主要有传统存货管理模式、供应商存货管理模式、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以及协同式供应链存货管理模式。前三种管理模式由于其固有的特点,并不适合在家电零售业推广使用。协同式供应链存货管理模式是家电行业中比较先进的存货管理模式之一,它能够直接与消费者沟通并且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存货量。
零存货并不等同于零储备和不要储备,它是指实物存货在生产和经营环节中始终处于周转的状态。零存货管理中的实际储存量并不是零,它是指在保证物资有充足的储备的前提下,凭借特殊的库存管理方式尽可能缩小实际储存量,最终实现“零存货”的特殊供给方式[7]。
零存货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日本丰田汽车通过准时制生产、拉式生产、看板管理等手段降低库存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库存成本。此后,零存货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戴尔集团运用这种管理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国的许多企业受到了戴尔集团的影响,但是我国的这一模式尚未成熟,也缺乏相关理论的支撑。海尔集团是国内率先运用零存货管理模式的企业之一,虽然它的成功能够为我国的一些企业提供参考,但是零存货的管理模式有利有弊,企业在应用此模式时,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能完全生搬硬套。
(三)企业零存货管理的优越性
1.零存货管理模式的优势
零存货管理模式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它能够减少库存资金的占有率,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库存在满足当日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实现最小化,减少了因存货闲置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企业可以将节省下来的成本用于别的投资活动,获得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其次,减少了管理库存的成本。企业的库存成本包括库存管理人员的工资、维修费用等,如果能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实现零库存管理,就能为企业节省成本。企业将管理库存的责任转移给供应商,供货商也可以将库存管理交给专业的外包公司,这样能规避货物损毁的风险[8]。此外,它能够防止企业存货损耗,保证资金的正常流动。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最不易变现的,一旦市场出现难以预料到的变化,那么该企业的存货就会积压的越来越多,从而导致资金运转不起来,流通十分不便。因此零存货的管理模式能够规避滞销、降价等重大事故的风险。
目 录
引言 1
一、 零存货管理模式的相关理论 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国外研究现状 1
2.国内研究现状 1
(二)零存货管理模式的概述 1
(三)企业零存货管理的优越性 2
1.零存货管理模式的优势 2
2.企业实行零存货管理的必要性 3
二、海尔公司存货管理的概述 3
(一)海尔公司概括 3
(二)海尔公司应用零存货管理模式的现状 3
三、海尔公司应用零存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4
(一)零存货管理中库存的问题 4
(二)零存货管理中信息预测的问题 4
(三)零存货管理中供应商选择的问题 5
四、海尔公司应用零存货管理模式的办法及对策 5
(一)改善存货管理工作 5
(二)建立信息预测系统 6
(三)完善供应商选择的工作 6
总结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引言
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国外市场持续萎缩,国内的一些企业面临着积压库存过多的情况,不得已通过降价以 0解决危机。于是,库存管理的问题引起了许多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只有改变陈旧的库存管理模式,提高企业存货周转率,才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和电子技术高速发展,在整个供产销的环节上,每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环节都存在存货,在存货方面无疑增加了许多仓储成本,在经济效益方面更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本。企业存货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重中之重。零库存管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它能在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日本丰田公司的 JIT生产方式是零库存管理实践最早的成功范例,现在日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零库存动态供应链体系。
一、 零存货管理模式的相关理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零库存管理的思想起源于日本,已经在制造业中被广泛使用。日本的丰田公司是成功实践该管理模式的典范。随着零库存实践管理热潮的兴起,零库存管理理念开始在世界各国的理论以及实务界展露头角,并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管理哲学。
国外对于零库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药、食品等行业。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实现零库存管理的方法,如Ashish Shrivastava阐述了如何通过优化物流运输实现零库存管理;Job de Haan和Masaru Yamamoto[1]将八个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企业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应该借鉴日本企业的管理经验从而更好地运用零库存管理模式;Robert Obermaier研究了库存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结论:库存最低的公司的绩效最差(反之亦然)。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零库存研究的重点在概念界定、普遍问题,以及运用具体的例子分析零库存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如叶珍媖[2]简述了戴尔独特的库存管理模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为我国电脑行业提供了参考意义;汤玥琪[3]认为大数据为企业提供了完善不足的机会,并在此情境下提出了有关零库存管理的设想。孙习亮[4]阐述了零库存供应管理的概念,研究了这一模式在公司发展管理运营中的实施条件,详述企业中实施零库存供应管理的必要性。
(二)零存货管理模式的概述
库存包括产品的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等[5]。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一定的库存以应对市场需求的波动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冲击。库存虽然能够保证企业生产的连续性,但是过量的库存会增加企业的资金占有率,减少企业的流动资金,也会增加企业在管理库存方面的成本。因此,进行有效地库存管理以降低成本是企业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
存货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从狭义的观点来看,存货管理是对实物存货的盘点、存放、控制等的日常性事物活动。从广义的观点来看,存货管理不仅是对实物存货的管理,还包括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在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下,使企业存货的储备处于一个合理经济的水平[6]。存货管理的主要目的掌握存货的动态信息,合理安排存货的空间以及费用,最终完成企业现金流的运作目标。库存管理的模式主要有传统存货管理模式、供应商存货管理模式、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以及协同式供应链存货管理模式。前三种管理模式由于其固有的特点,并不适合在家电零售业推广使用。协同式供应链存货管理模式是家电行业中比较先进的存货管理模式之一,它能够直接与消费者沟通并且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存货量。
零存货并不等同于零储备和不要储备,它是指实物存货在生产和经营环节中始终处于周转的状态。零存货管理中的实际储存量并不是零,它是指在保证物资有充足的储备的前提下,凭借特殊的库存管理方式尽可能缩小实际储存量,最终实现“零存货”的特殊供给方式[7]。
零存货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日本丰田汽车通过准时制生产、拉式生产、看板管理等手段降低库存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库存成本。此后,零存货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戴尔集团运用这种管理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国的许多企业受到了戴尔集团的影响,但是我国的这一模式尚未成熟,也缺乏相关理论的支撑。海尔集团是国内率先运用零存货管理模式的企业之一,虽然它的成功能够为我国的一些企业提供参考,但是零存货的管理模式有利有弊,企业在应用此模式时,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能完全生搬硬套。
(三)企业零存货管理的优越性
1.零存货管理模式的优势
零存货管理模式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它能够减少库存资金的占有率,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库存在满足当日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实现最小化,减少了因存货闲置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企业可以将节省下来的成本用于别的投资活动,获得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其次,减少了管理库存的成本。企业的库存成本包括库存管理人员的工资、维修费用等,如果能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实现零库存管理,就能为企业节省成本。企业将管理库存的责任转移给供应商,供货商也可以将库存管理交给专业的外包公司,这样能规避货物损毁的风险[8]。此外,它能够防止企业存货损耗,保证资金的正常流动。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最不易变现的,一旦市场出现难以预料到的变化,那么该企业的存货就会积压的越来越多,从而导致资金运转不起来,流通十分不便。因此零存货的管理模式能够规避滞销、降价等重大事故的风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