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目 录
1 引言1
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概述2
2.1 环境会计概述2
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3
3 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4
3.1 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分析4
3.2 信息披露的现行模式6
3.3 信息披露的现行内容9
4 我国钢铁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11
4.1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11
4.2 披露的模式不够规范12
4.3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规范12
4.4 披露信息的时效性不强13
4.5 披露的监管不到位13
5 对我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14
5.1 完善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准则14
5.2 加强信息披露的审计与监督15
5.3 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强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16
5.4 重视环保、资源部门作用,通力合作推进信息披露工作17
结 论18
致 谢19
参 考 文 献20
1 引言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GDP数值如火箭般呈直线上升趋势,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造成的环境影响也愈演愈烈,生态失衡、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尤其是近年来愈发频繁的雾霾天气让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随着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一控双达标”的口号,全面开展水污染防治,“两控区”大气污染防治、“一市”、“一海”的污染防治,启动了一系列生态保护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重大工程。与此同时,企业环境保护的责任问题也逐渐引起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因此企业环境会计信息作为会计信息中的一种重要资源步入人们的视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也愈加备受关注[]。
钢铁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我国重污染行业中很有代表性,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就业的同时,其耗能和排污量也不容忽视,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修复的污染。国家开展的“十二五”计划中也对钢铁行业等重污染行业提出“节能降耗”的口号,淘汰钢铁行业落后产能,同时减少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量。除此之外,我国还出台了相关指引和规范,为上市公司披露相关环境会计信息提供方向,例如:G5标准、沪深两市证交所发布的编制指引、行业协会指定的参考标准等。随着相关规范和指引的出台,我国在环境会计方面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为钢铁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指明方向。然而由于我国环境会计还处在起步阶段,钢铁行业在进行环境会计披露时经常出现内容不充分、不完整、量化指标不足等漏洞。鉴于钢铁行业的生产特点对于环境的影响,其本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进行更全面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但是由于环境会计体系尚处于完善阶段,缺乏专属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对于钢铁行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强,尚未对其上市公司该披露哪些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强制性规定,导致其不同公司的披露模式和内容存在差异的现象,甚至没有可比性[]。我国目前环境会计体系的漏洞导致公司无法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也不能根据其披露的环境会计报告正确做出决策,同时社会资源很难得到合理配置。综上所述,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实施环境会计的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不仅有实践意义,同时对提升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意识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披露内容的可信度,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奠定基础。
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2.1 环境会计概述
由于环境会计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在国际上至今没有明确的概括性的定义。环境会计是新的领域,是20世纪以来会计行业的一大突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产力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激化,环境会计应运而生。国际会计领域逐渐将环境会计作为关注的重心并将其纳入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比起传统会计起步较晚,学者对环境会计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全面,尚处在摸索阶段,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存在漏洞,同时缺乏实践经验。加拿大学者霍金森提出环境会计是连接财务会计与环境管理的桥梁,其主要通过货币单位或实物单位表示,最终目的是保护社会环境并有效防治经济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2]。而在环境会计发展相对成熟的日本,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其关注的焦点并将其作为实施环境会计的关键,鼓励企业不要把盈利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通过货币单位或实物单位计量环境保护成本和环境保护效果并以报告形式体现。
而在国内,环境会计起步较晚,对我国会计领域来说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环境会计的诞生,我国首次抛出环境会计的定义,把环境会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学科针对企业日常生活中与环境相关的活动和环境事项展开研究并对企业的环保活动等进行确认、计量和评价并报告结果。我国会计学者孟凡利则提出环境会计是由企业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糅合而成的会计学科分支出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通过有效的计量方法把会计实务与环境科学充分衔接。他对环境会计的定义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和修正,认为环境会计是会计核算体系的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部分,依据环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借助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方式评估企业的经济效益,将真实可信的环境信息披露给利益相关者的现代会计学分支[]。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环境会计凭借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日常生活中与环境有关的信息进行确认,通过货币计量或非货币计量的计量手段对企业发生的与环境相关的成本与费用,同时以报告形式对企业在环境保护和开发方面获得的经济利益以及遭受的经济损失并进行综合性的评估,直观体现出企业在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及节能减排方面发生的成本给其财务业绩造成的影响。环境会计综合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的学术知识,将两个学科糅合起来,凭借有效的价值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采用报告、附注、社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等模式,通过多种计量手段对企业在环境方面承担的社会责任、做出的社会贡献、对社会公众做出的承诺以及政府给予的奖励补贴进行计量,主动向广大利益相关者披露企业的环境资源利用情况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使需求者的知情权得以满足并据此作出决策。其中环境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和会计信息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如:相关性、可比性、可靠性等。与此同时,环境会计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主要体现在综合性、不确定性和多重计量性。
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鉴于我国的环境会计正处于起步阶段,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制尚未成熟,而西方国家很早就将目光集中于对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硕果累累,环境会计发展水平较高,信息披露体制远比我国成熟,因此本文在介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一模块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重点进行阐述。西方会计学领域的学者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如何将会计处理技术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以《污染的会计问题》和《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为代表首先提出“环境污染会计”的概念。1980年,西方会计学者逐渐将“环境污染会计”延伸到“生态会计”,政府开始致力于引导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20世纪90年代西方各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制逐渐成熟,环境会计理论逐步系统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93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