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研究以江苏农村商业银行为例_

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研究以江苏农村商业银行为例_[20200105134139]
伴随着近年来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逐渐扩大,商业银行屡屡遭受操作风险损失,因而更凸显出会计业务在商业银行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我国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操作主要存在账户风险、授信风险、轮岗风险、现金出纳风险,具体体现为制度不完善,流程控制存在问题,预警能力薄弱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不善,需从完善制度体系,规范作业流程,提高系统预警能力,优化人员结构等方面改进,从建设会计运营内控文化、设立专职抽查风险部门、引进高新技术及监测系统方面加强。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目 录
1 引言 1
2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存在的主要风险 2
2.1 核算结算风险 2
2.2 账户风险 2
2.3 授信风险 2
2.4 轮岗风险2
2.5 现金出纳、金库管理风险 2
3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的特征 3
3.1 存贷款业务是会计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业务线 3
3.2 内部欺诈导致的会计风险损失是占比最大的类型3
3.3 涉案人员的职务层次呈上升趋势 4
3.4 会计操作风险集中于江苏农商行的基层分支机构5
4 江苏农村商业银行主要会计运营操作风险 5
4.1 制度及流程设计与业务操作不相适应 5
4.2 流程控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6
4.3 系统的预警能力和风险控制力度缺乏7
4.4 人力资源管理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7
5 规避江苏农商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的对策8
5.1 完善现有会计运营管理制度体系8
5.2 规范会计运营操作作业流程9
5.3 完善会计业务监测预警系统9
5.4 优化人员结构及提高人员素质10
6 完善江苏农商行会计运营操作的建议11
6.1 建设会计运营操作风险内控文化11
6.2 设立专职抽查风险部门或专员,建立员工举报制度11
6.3 引进高新技术及监测系统,从技术上降低风险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深入,各国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使全球金融的风险越来越大,通过乘数效也使得银行业更易受到冲击。2009年美国的银行、公司和零售商因支票诈欺损失12000百万美元。国内的烟台银行在2013年因行长卷款潜逃损失4.3亿,齐鲁银行因内控失效,被合作机构和借款人勾结骗取贷款10.9亿,2014年农行浙江省分行原营业部嘉兴支行人员内外勾结,利用承兑汇票诈骗3.28亿。[1]不难发现这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案件都是由于操作管理出现漏洞造成的。管理模式的不足和我国商业银行对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的不重视才导致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时有发生。正是基于如此严峻的形势,研究并解决我国商业银行在会计操作上的风险才迫在眉睫,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操作风险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操作存在的主要风险
2.1 核算结算风险
关于核算结算风险主要集中[2]在印、押、证管理风险,大额现金支付与异常收付风险,对账环节风险,客户预留印鉴风险。
在历年的银行操作案件中,大多数仅仅是利用银行的业务用章、业务单证、重要空白凭证以及密押器、压数机等结算工具进行的,若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疏漏,往往被内部人员违规提供盗取银行资金提供可趁之机。
大额提现的人为审批往往存在寻租行为,亦是商业银行结算过程中的风险环节,极易产生风险点。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对大额现金支付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经手人的在利益驱使下违规套取现金以及银行内部控制的松懈都给银行会计运营操作带来风险,以至于非法洗钱事件频发,给银行业造成巨大损失。[3]
往往人们认为对账就是简单地对账单发出和收回,实际上严格遵守对账制度可以百分百控制资金风险。由于银行业务逐年增多,会导致对账不及时,对账单回收效率低下等问题。
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不法分子的造假手段愈发高明,预留印鉴的伪造又增加了客户资金被非法转移的风险。因此应仔细检查重要单证凭证上是否加盖单位印鉴章,执行严格的双验印流程。
2.2 账户风险
2.2.1 开户风险
银行普遍以存贷款增长率作为首要奋斗目标,这也就导致了基层工作人员对客户资料的审核不严,不符合条件的客户往往成为银行的风险环节。
2.2.2 管理风险
倘若银行工作人员对账户的管理不善,例如不执行一日三碰库制度,银行内部人员挪用,贪污银行和客户的资金就无法被查出;若未能及时复核账户资料变更、挂失、解挂、资金划转等业务,则无法追溯交易记录,很可能造成客户及银行自身的资金风险。
2.3 授信风险
无法严格执行授信审批制度,贷前调查不尽职,无法独立审贷,操作违规,贷后不按时跟踪调查;对背书的真实性未严格审查,不履行贴现审核程序,造成出票人拒付或无法收回本息的后果,陷入官司之中[4];银行被约定的高利息吸引,不对同业拆出资金流向尽职调查而简化审批流程,不执行授信制度进行同业拆出,一旦发生风险,都可能放大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2.4 轮岗风险
为了避免风险点,商业银行的规章制度往往对一些敏感性职位进行不定期的轮岗。轮岗不仅在普通综合柜员业务之间,同时也应当找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监督,不应委派业务素质不相符的人员从事重要、敏感岗位,否则都会造成轮岗风险。
2.5 现金出纳、金库管理风险
办理综合业务的商业银行必须按时按要求盘点现金,最好做到一日三碰库,营业终了仔细核对柜台经办的各种单据,盘点重要空白凭证、印章等,确认无误后封包上解。银行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现金,主要是支付支票,办理存取款业务,还有特色储蓄,理财产品出售等业务,如此一来现金出纳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出纳业务风险,[6] 详见表一。
表1 银行汇票业务的风险分类
类别 主要体现
签发风险 没有按行业规定填写全绝对事项或签发空头支票
代理付款风险 代理付款行必须鉴别票据真伪,审核记载事项后才能付款
承兑、贴现风险 最大问题是能否鉴别票据真伪,同时一旦无法及时 足额交齐保证金或到期不足付款便会造成承兑风险
表1以结算中使用最广的信用工具——汇票为例,它流通性强且深受顾客亲睐,主要风险有签发风险,代理付款风险,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贴现风险。若汇票未按行业规定填写或签发空头支票,甚至开出虚假汇票来骗取银行资产,都会给银行造成现金出纳风险。因此出纳在遇到汇票时必须确保其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鉴别清票据真伪,以防造成不必要损失。
3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的特征
3.1 存贷款业务是会计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业务线
2014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3137.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401亿元,而会计操作风险恰恰集中在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中[7]。根据张春华论文附录里的统计,上述两方面占比总体比例高达八成,而以金额的角度来看,则信贷方面占了七成以上,详见图一。
图1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数量统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27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