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对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满意度分析以泰兴为例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引言3
一、样本说明及数据来源3
(一)调研地区的选择3(二)问卷设计及数据来源3
1.问卷设计3
2.研究方法4
二、农户满意度调查结果4
(一)农户基本信息 4
(二)土地流转基本情况5
(三)农户对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满意度结果6
三、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6
(一)农户对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6
1.农户对制度的认知程度7
2.农户对制度设计的满意度7
3.农户对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主体的满意度7(二)农户对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满意度评价7
四、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8
(一)主要结论8
(二)对策建议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附录12
农户对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满意度分析
——以江苏省泰兴市为例
引言
引言
土地作为农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重要保障,其运作方式和相关制度的完善性及其重要。在现阶段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选择进城务工、放弃务农的人口数量迅速攀升,因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象与日俱增。此外,随着城镇范围的不断扩展,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农地城镇化的现象也是频繁发生。总而言之农村土地流转现象频繁发生,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情况也同时出现了许多繁琐的问题,首先是分配主体不明确,其次分配的比例难以确定。在近年来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改革中,许多学者也是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很多的调查和研究,但大多都是以学术的角度或者政府、政策的角度出发的,基于农户对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也很有必要。
本文将研究调查区域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现状,分析研究区域农民对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现状以及期待值。围绕核心利益相关者农户,围绕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冲突各方在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中的可选措施和策略以及由此所形成各种局势;通过访谈,分析冲突各方的局势稳定性,评估各利益相关者对这些管理措施和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策可能的反应,寻找冲突的均衡点,进而得到冲突均衡状态下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策略集合,分析其在土地流转分配中获得的的利益差异。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归纳总结,结合研究区域的现状为当地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提出改革意见,设计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关于农地流转方面的法律法规,辅助地方政府更好的进行行政管理提供科学化建议,基于农民合理意愿下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提出有效建议。
一、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一)调研地区的选择
本次调研进行数据收集时主要考虑满足两点要求:首先,调查地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态度,土地流转收益分配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其次,在该地区内有大规模的持续加快的土地流转现象行为发生。有鉴于此,作者在目标范围内进行的筛选发现江苏省泰兴市基本符合了要求,泰兴市是江苏省三个直管县试点之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户选择非农方式就业的也越来越多,新增农业用地规模大,农地流转现象逐渐增加,此外,随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当地不断地招商引资,土地流转现象日趋频繁。农民是一个独立的经营者,需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农产品成本不断上涨,相比之下,其价格却持续低迷,造成了农民增收困难,农民逐渐对种植业失去兴趣。而且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量过大,城市发展又急需大量廉价劳动力,对都市生活的向往及相对较高的收益,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农地流转速度加快。
本项目进行的调研是问卷发放的形式进行的,同时以入户调查作为辅助形式,以泰兴市古溪镇和根思乡两个乡镇周边若干村庄为目标进行抽样调查。具体的选择依据:泰兴市自然资源丰厚,经济发展速度迅猛提高,城镇务工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乡村务农人口相对减少,农村土地流转现象频繁发生;根思乡自2010年国家级农业综合项目实施以来,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土地流转速度提升,数量不断增加,土地流转总量规模大;古溪镇农副产品资源丰富,银杏密植园面积庞大,也是土地流转具有代表性的乡镇。
(二)问卷设计及数据来源
1.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分为三个部分:基本信息调查、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和农户对收益分配满意度调查。
在第一部分基本信息调查中,问卷主要调查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和对相关政策、制度的认知度。在第二部分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中,问卷主要调查被调查者家庭近年来
所参与的土地流转形式,以及收入分配的方式等。在第三部分农户对收益分配满意度调查中,问卷主要调查被调查者对现有的土地流转收入分配的满意度以及所提出的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等。问卷涉及农户基本信息、生活状况水平、土地流转方式、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主体等内容。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研究
在进行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冲突类型确定以及利益均衡分析时,借助调查问卷,来了解,通过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现阶段土地流转收益的分配方式以及农户的满意度,在农户方面了解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的具体方式,基于农户的角度为分配方式的调整提供参考意见。
TOPSIS法
TOPSIS法又称为优劣解距离法,根据评价对象与理想化目标的接近程度,从而判断评价对象的效益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评价对象与最优解 、最劣解的距离,如果评价对象距离最优解最近同时距离最劣解最远,则评价对象效益最优,相反,如果评价对与最优解最远同时距离最劣解很近,那说明评价对象不为最优。评价对象最优的必要条件是评价对象的各个指标都能够达到各评价指标的最优值。
二、 农户满意度调查结果
(一) 农户基本信息
在调研时,作者根据当时情况在泰兴市根思乡和古溪镇各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00份,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对问卷的剔除主要根据以下两个原则:整页基本未填的问卷和未看问题明显胡乱答题的问卷,剔除后共有92份有效问卷,对有效问卷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处理。
表1 农户基本信息
频数
占比(%)
性别
男
43
46.74
女
49
53.2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