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IPO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研究
创业板IPO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研究[20200112193943]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创业板,IPO审计费用,无形资产,总资产,应收账款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IPO审计费用综述 1
1.3 研究内容 2
1.4 研究的意义 2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3
2.1 国外文献综述 3
2.2 国内文献综述 4
第3章 研究设计 6
3.1 研究假设 6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6
3.3 研究方法 7
3.4 变量选取 7
3.5 模型建立 8
第4章 实证研究 9
4.1描述性统计 9
4.2相关性分析 10
4.3回归分析 12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13
5.1 结论 13
5.2 建议 14
参考文献 16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证监会于2009年推出了创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给高科技企业发展带来了动力,它的形成能够逐渐完善我们国家的投资融资体系,其在境外地区的一系列实践表明:创业板市场体现的作用,不仅提高了企业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大了技术创新的力度,还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融资的平台,这对生产要素在各个领域进行合理流动及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审计费用作为一项上市公司在委托事务所审计过程中所必要的费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在研究和讨论的话题,而创业板IPO则主要是针对首次公开募股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基于其不同于主板市场的性质,其IPO审计费用会给此类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也是值得探讨的,故而在此基础上对可能影响其审计费用的因素提出讨论。
1.2 IPO审计费用综述
审计费用,指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为客户提供的专业服务而应得的报酬,体现了客户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审计服务供求关系的价值。在研究与审计市场收费相关的影响因素后,不仅增进了对证券市场各参与主体对审计服务市场的了解,还便于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对证券市场和审计行业的监管。
审计收费通常来讲,是要提供审计服务与接受审计服务的两方达成一致的审计服务协议后商讨的价格。不管是理论还是实务界的学者都对这个话题十分关注,这其中的部分学者还对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中的审计收费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得出结论:有一部分财务数据、指标等因素对审计定价有显著影响。2009年11月23日,我国的创业板在历经长达10年之久的筹划之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市;起初有28家创业板公司于11月30日上市;据统计,到2010年11月31日时,已经有146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成功。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涌现在创业板市场上的公司数量越来越多,提出了创业板IP0申报的企业数不胜数,这对创业板IP0审计提出了挑战。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数据等或多或少会影响到IPO审计过程,那么这其中涉及到的审计费用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1.3研究内容
本文旨在研究创业板IPO过程中审计费用的发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我们在讨论审计费用的时候都会考虑上市公司的规模,子公司数目、行业种类、国内外总资产、应收账款、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近3 年是否出现过亏损、当年有无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等因素,而与普通的上市公司比较,创业板公司性质较特殊,基本是属于刚起步的高科技公司与新兴行业公司,其资本运作、资本结构可能会与主板市场不同,故而其IPO过程中会发生的一些审计费用也会不同。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创业板IPO中会出现哪些其他因素影响其审计费用,从而给该类公司和参与该过程审计的事务所一些应注意的建议。
1.4 研究的意义
传统意义上讲的二板市场也就是我们用专业术语来讲的创业板市场,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刚起步的高科技公司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渠道,帮助它们进行资本运作。创业板市场上集中了大部分的高科技产业,这类产业通常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风险性。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创业板IPO 期间发生数额较大的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这样会导审计人员在资产审计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工作,往往导致IPO 审计收费的增加;事务所在为客户既提供IPO 审计又提供验资服务的情况下,IPO 审计收费也会上涨;另外,公司的上市方式、审计工作量也与IPO 审计收费显著相关。那么在此基础上提出疑问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指标与财务数据会影响到IPO的审计收费,而且这类指标是否会像前面的几个因素对IPO审计费用产生显著的影响。正是出自这样的考虑,文章将简要探讨我国创业板IPO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国外文献综述
20世纪80年代,国外开始出现关于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研究。审计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部审计质量。Simunic(1980)是较早采用实证方法研究审计费用的学者,他的观点中提到外部审计的优势就是能减少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对财务报告使用者(股东、债权人等)的法律责任,被审计单位为购买审计服务情愿花费一定的代价,这就是审计费用。从数量上看,审计费用由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和单位价格(单位工时价格)决定。不同企业的审计费用会有大大小小的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是因为审计工作数量和单位价格不同。外部审计能给被审计单位带来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审计工作量,可以满足被审计单位的要求。审计服务市场的竞争决定了审计的单位价格。而在其他方面,审计费用必须弥补审计人员投入的审计成本和要求的利润之间的平衡(即审计补偿)。
在Simunic(1980)、Firth(1985)、Palmrose(1986)等学者的研究中,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本以及所要求的利润(即审计补偿)由以下三个内容组成:审计固有成本(包含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所需要的费用和相关的机会成本)、预期损失费用(包括诉讼损失和恢复名誉的潜在成本)、会计公司的正常利润。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系统成本中就包括了审计费用。被审计单位则最希望看到财务报告系统成本最小化,审计人员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服务,并希望获取最大利益,审计定价是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双方为达到利益最大化的一致结果。
Low,Tan和Koh(1990)另外对或有负债、长期负债率、流动比率对审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近三年是否出现亏损对审计收费有显著影响,而审计意见类型、或有负债、长期负债率、流动比率对审计费用没有显著影响。
2.2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审计收费问题的研究最开始源于90年代,那时我国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脱钩改制刚处于起步状态。但是那时国内缺乏实际数据,对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比较缺乏,主要是规范类的研究。
耿建新、杨鸿(2000)认为,注册会计师向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服务,同时收取一定数额的审计费用,目的是为了补偿提供服务的成本,这样也能赚取一定的利润。审计收费可以理解成一种价格体系,它有自己的收费模式,包括了两部分:审计收费决策的主体和审计收费的形成方式。他们认为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的地方在于现行收费制度在审计收费计量基础和管理模式及影响要素之间。两位学者的的观点认为审计收费的影响要素在我国与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不同,主要是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发达所造成的,以及事务所管理体制不完善、审计市场竞争不够规范以及审计收费制度的不完善,所以我国审计收费制度要想完善就要朝着消除这种差异的方向发展。 国内是在2001年开始要求上市公司对审计费用进行披露,而在此之前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对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2001年之后才出现对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创业板,IPO审计费用,无形资产,总资产,应收账款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IPO审计费用综述 1
1.3 研究内容 2
1.4 研究的意义 2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3
2.1 国外文献综述 3
2.2 国内文献综述 4
第3章 研究设计 6
3.1 研究假设 6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6
3.3 研究方法 7
3.4 变量选取 7
3.5 模型建立 8
第4章 实证研究 9
4.1描述性统计 9
4.2相关性分析 10
4.3回归分析 12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13
5.1 结论 13
5.2 建议 14
参考文献 16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证监会于2009年推出了创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给高科技企业发展带来了动力,它的形成能够逐渐完善我们国家的投资融资体系,其在境外地区的一系列实践表明:创业板市场体现的作用,不仅提高了企业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大了技术创新的力度,还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融资的平台,这对生产要素在各个领域进行合理流动及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审计费用作为一项上市公司在委托事务所审计过程中所必要的费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在研究和讨论的话题,而创业板IPO则主要是针对首次公开募股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基于其不同于主板市场的性质,其IPO审计费用会给此类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也是值得探讨的,故而在此基础上对可能影响其审计费用的因素提出讨论。
1.2 IPO审计费用综述
审计费用,指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为客户提供的专业服务而应得的报酬,体现了客户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审计服务供求关系的价值。在研究与审计市场收费相关的影响因素后,不仅增进了对证券市场各参与主体对审计服务市场的了解,还便于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对证券市场和审计行业的监管。
审计收费通常来讲,是要提供审计服务与接受审计服务的两方达成一致的审计服务协议后商讨的价格。不管是理论还是实务界的学者都对这个话题十分关注,这其中的部分学者还对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中的审计收费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得出结论:有一部分财务数据、指标等因素对审计定价有显著影响。2009年11月23日,我国的创业板在历经长达10年之久的筹划之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市;起初有28家创业板公司于11月30日上市;据统计,到2010年11月31日时,已经有146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成功。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涌现在创业板市场上的公司数量越来越多,提出了创业板IP0申报的企业数不胜数,这对创业板IP0审计提出了挑战。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数据等或多或少会影响到IPO审计过程,那么这其中涉及到的审计费用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1.3研究内容
本文旨在研究创业板IPO过程中审计费用的发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我们在讨论审计费用的时候都会考虑上市公司的规模,子公司数目、行业种类、国内外总资产、应收账款、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近3 年是否出现过亏损、当年有无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等因素,而与普通的上市公司比较,创业板公司性质较特殊,基本是属于刚起步的高科技公司与新兴行业公司,其资本运作、资本结构可能会与主板市场不同,故而其IPO过程中会发生的一些审计费用也会不同。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创业板IPO中会出现哪些其他因素影响其审计费用,从而给该类公司和参与该过程审计的事务所一些应注意的建议。
1.4 研究的意义
传统意义上讲的二板市场也就是我们用专业术语来讲的创业板市场,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刚起步的高科技公司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渠道,帮助它们进行资本运作。创业板市场上集中了大部分的高科技产业,这类产业通常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风险性。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创业板IPO 期间发生数额较大的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这样会导审计人员在资产审计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工作,往往导致IPO 审计收费的增加;事务所在为客户既提供IPO 审计又提供验资服务的情况下,IPO 审计收费也会上涨;另外,公司的上市方式、审计工作量也与IPO 审计收费显著相关。那么在此基础上提出疑问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指标与财务数据会影响到IPO的审计收费,而且这类指标是否会像前面的几个因素对IPO审计费用产生显著的影响。正是出自这样的考虑,文章将简要探讨我国创业板IPO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国外文献综述
20世纪80年代,国外开始出现关于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研究。审计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部审计质量。Simunic(1980)是较早采用实证方法研究审计费用的学者,他的观点中提到外部审计的优势就是能减少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对财务报告使用者(股东、债权人等)的法律责任,被审计单位为购买审计服务情愿花费一定的代价,这就是审计费用。从数量上看,审计费用由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和单位价格(单位工时价格)决定。不同企业的审计费用会有大大小小的差异,而造成这种差异是因为审计工作数量和单位价格不同。外部审计能给被审计单位带来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审计工作量,可以满足被审计单位的要求。审计服务市场的竞争决定了审计的单位价格。而在其他方面,审计费用必须弥补审计人员投入的审计成本和要求的利润之间的平衡(即审计补偿)。
在Simunic(1980)、Firth(1985)、Palmrose(1986)等学者的研究中,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本以及所要求的利润(即审计补偿)由以下三个内容组成:审计固有成本(包含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所需要的费用和相关的机会成本)、预期损失费用(包括诉讼损失和恢复名誉的潜在成本)、会计公司的正常利润。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系统成本中就包括了审计费用。被审计单位则最希望看到财务报告系统成本最小化,审计人员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服务,并希望获取最大利益,审计定价是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双方为达到利益最大化的一致结果。
Low,Tan和Koh(1990)另外对或有负债、长期负债率、流动比率对审计风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近三年是否出现亏损对审计收费有显著影响,而审计意见类型、或有负债、长期负债率、流动比率对审计费用没有显著影响。
2.2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审计收费问题的研究最开始源于90年代,那时我国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脱钩改制刚处于起步状态。但是那时国内缺乏实际数据,对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比较缺乏,主要是规范类的研究。
耿建新、杨鸿(2000)认为,注册会计师向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服务,同时收取一定数额的审计费用,目的是为了补偿提供服务的成本,这样也能赚取一定的利润。审计收费可以理解成一种价格体系,它有自己的收费模式,包括了两部分:审计收费决策的主体和审计收费的形成方式。他们认为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的地方在于现行收费制度在审计收费计量基础和管理模式及影响要素之间。两位学者的的观点认为审计收费的影响要素在我国与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不同,主要是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发达所造成的,以及事务所管理体制不完善、审计市场竞争不够规范以及审计收费制度的不完善,所以我国审计收费制度要想完善就要朝着消除这种差异的方向发展。 国内是在2001年开始要求上市公司对审计费用进行披露,而在此之前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对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2001年之后才出现对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