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研究专业(附件)
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的现金股利政策存在诸多不足。影响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现金股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中西方股利理论,在统计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1990年至2015年现金股利发放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的特性及成因,并提出了完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议。关键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股利政策;股东;建议
目录
0引言 1
1中西方股利政策理论 1
1.1西方股利政策理论 1
1.1.1MM 股利无关论 2
1.1.2狭义税收差异理论 3
1.1.3代理成本理论 3
1.1.4股权结构理论 4
1.1.5股利生命周期理论 4
1.2我国的股利政策 5
1.2.1半强制分红政策 5
1.2.2我国现金股利分配制度的演变 5
2 我国现金股利支付现状的特征分析 6
2.1现金股利己成为主要的股利支付方式 6
2.2存在明显的阶段特征 8
2.3少数公司出现超额派现现象 10
2.4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11
3我国现金股利支付现状的成因分析 12
3.1法律因素 12
3.2限制性条款因素 13
3.3股东因素 13
3.4公司内部因素 13
3.5其他因素 14
4完善现金股利分配现状的建议 15
4.1改善半强制分红政策 15
4.2优化股权结构 16
4.3完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制度 17
4.4阻止超能力派现行为和恶意送配股行为 17
4.5维持现金股利政策的稳定连续性 18
4.6全面提高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 18
结 论 19
致 谢 20
参 考 文 献 21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研究
0引言
现金股利是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主要渠道。然而,在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很少派现或者不派现,通过现金股利来回报股东的意识薄弱,同时监管单位 < script async src = "https://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js/adsbygoogle.js?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crossorigin = "anonymous" > script > < !--手机630 + 85-- > <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目录
0引言 1
1中西方股利政策理论 1
1.1西方股利政策理论 1
1.1.1MM 股利无关论 2
1.1.2狭义税收差异理论 3
1.1.3代理成本理论 3
1.1.4股权结构理论 4
1.1.5股利生命周期理论 4
1.2我国的股利政策 5
1.2.1半强制分红政策 5
1.2.2我国现金股利分配制度的演变 5
2 我国现金股利支付现状的特征分析 6
2.1现金股利己成为主要的股利支付方式 6
2.2存在明显的阶段特征 8
2.3少数公司出现超额派现现象 10
2.4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11
3我国现金股利支付现状的成因分析 12
3.1法律因素 12
3.2限制性条款因素 13
3.3股东因素 13
3.4公司内部因素 13
3.5其他因素 14
4完善现金股利分配现状的建议 15
4.1改善半强制分红政策 15
4.2优化股权结构 16
4.3完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制度 17
4.4阻止超能力派现行为和恶意送配股行为 17
4.5维持现金股利政策的稳定连续性 18
4.6全面提高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 18
结 论 19
致 谢 20
参 考 文 献 21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研究
0引言
现金股利是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主要渠道。然而,在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很少派现或者不派现,通过现金股利来回报股东的意识薄弱,同时监管单位 < script async src = "https://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js/adsbygoogle.js?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crossorigin = "anonymous" > script > < !--手机630 + 85-- > <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约束力不强,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存在诸多不足。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完善意见和对策,对改善现金股利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了两个问题:(1)我国的现金股利政策具有哪些特性?(2)这些特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本文阐述了相关的中西方股利政策理论,在统计我国A股上市公司1990年至2015年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基础上,分析出这些年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的特征及其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和建议。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CSMAR数据库和巨潮咨询网。
1中西方股利政策理论
1.1西方股利政策理论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学者们主要研究现金股利政策是否会对公司股价产生影响,代表理论有MM理论、税差理论等,统称为传统股利政策理论。随着对委托代理理论等的实证研究,学者们逐渐发现,传统股利政策理论的研究有很多局限性,比如MM理论有太多假设,不能解释实际情况。于是,从1980年起,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变成了股利政策与股价变动为什么相关,前者是如何影响后者的,并开始逐步放宽MM理论的假设,逐步解释为什么股价会受到股价政策的变动的影响,代表理论有代理成本理论、股权结构等[1]。
1.1.1MM 股利无关论
“MM股利无关论”认为在投资决策已经定了的情况下,公司的股票价格及企业整个的价值不会受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他们只受投资项目本身的获利能力的影响。MM股利无关理论基于以下的假设条件: ①完美资本市场假设。资本市场完全有效指的是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可以免费获取所有需要的信息;任何投资者都无法操纵、影响证券价格;证券的发行、买卖等交易不发生任何交易费用;股利和资本利得的税率是一样的。②理性行为假设,该理论认为每个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即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都会最大化自身利益。资本利得和现金股利对他们而言没有区别[21]。③充分肯定假设,即每个投资者对所投资公司的未来发展具有足够的信心。基于以上假设,MM理论认为,通过买卖证券赚取差价的行为,可以使整个资本市场上的任何一种证券的投资回报率在任意时段都相同。
然而,MM 股利无关论在现实中没有实用性。原因如下:第一,MM 股利无关论假设股东能获取所有需要的信息,包括企业的内部信息;然而,在现实资本市场上,企业的经营层与股东之间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因为管理层能接触到机密的企业内部信息,而股东因不参加企业的日常活动而无法得到这些内部信息。第二,MM 股利无关论假设企业在为投资而融资时,资本利得可以转化为等额的现金股利,且不产生任何费用。然而在现实中,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是广泛存在的。第三,MM 股利无关论假设资本利得和现金股利间没有税收差异[22],即资本利得和现金股利对应的税率是一样的。但在实际的资本市场中,现金股利的税率远高于资本利得的税率,所以投资者对二者的偏好不同,即投资者会按照本身的税收规划来做相应的投资决策。第四,MM 股利无关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确定性的,然而这不符合现实。
虽然MM 股利无关论在现实中没有实用性,但它为此后的研究创建了基础。MM认为,当渐渐放宽这些假设时,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及股票价格相关联;因此,在这之后,学者们通过不断放松这些假设来探索鼓励之谜,进而使理论与现实吻合度提高[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