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情况研究

摘要:我国在2006年开始运用新的会计准则,可以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期望能够带来具有投资价值的会计信息。选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后续计量,能够公允的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本文在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情况,然后选取20家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接着以世茂股份为案例,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会影响企业财务指标,选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具有积极意义。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国外文献研究 2
1.公允价值的应用 2
2.公允价值计量与成本计量的应用比较 2
3.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影响 2
(二)国内文献研究 2
1.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 2
2.公允价值计量与成本计量的应用比较 2
3.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影响 3
(三)研究述评 3
三、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3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现状 3
(二)样本数据分析 4
1.样本数据基本情况 4
2.公允价值对财务数据影响分析 5
四、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情况——以世茂股份为例 6
(一)世贸股份基本情况介绍 6
(二)世茂股份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前的基本情况 6
(三)公允价值计量对世茂股份财务数据的影响 7
1.投资性房地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分析 7
2.对归属净利润的影响 8
3.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9
五、研究结论 9
(一)主要结论 9
(二)研究局限性 10
(三)研究展望 10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情况研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会计123:秦长龙
引言
引言
我国2006年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采用历史成本或公允价值计量,所以,计量模式的转变,对相关部门和企业都会受到影响,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新会计准则实施至今已有十年的时间,按照预期发展,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应该大规模增加,结果却恰恰相反,我国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依然很少。现阶段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虽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上市公司逐年增加,但是成本计量模式仍然占据主要位置,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没有受到广泛关注,新的准则在推行中遭遇了阻碍。但是选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上市公司总数每年都有所增加,虽然增加幅度很小,但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积极现象,所以这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而且选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是必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对净资产、净利润的影响,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都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仔细研读了国内外学者对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搜集20家选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整理所需要的研究数据,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对企业报表数据产生影响,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财务信息。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研究
1.公允价值的应用
1981年,英国ASC第一次解释了投资性房地产,明确了投资性房地产的报告披露以及会计处理。1984年美国FASB公布了有关公允价值的使用准则报告,2006年正式颁布SFAS157。1987年,香港以SSAP19为基础发布了SSAP13,该准则经过数次整理,2005年以HKAS40取代SSAP13。2000年,国际IASC发布IAS40,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选择公允价值模式和成本模式两种,并在2003年对 IAS40进行修订,现阶段IAS40更倾向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2004年,澳大利亚和印度在IAS40的基础上制订了AASB140和IndAS40。
2.公允价值计量与成本计量的应用比较
Dietrich等(2000)研究英国公司年报发现,公允价值精确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估值比实际价格低。Richard和Harris(2001)披露了英国的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应用相关性,研究发现实际销售价格接近于公允价值。Muller(2008)分析计量模式变动的影响因素,认为一国市场的发展程度将会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
综上所述,学者从任何一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公允价值对企业资产反映更准确,能够增加会计信息相关性。
3.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影响
Danbolt和Rees(2007)研究英国的房地产业,认为如果盈余管理影响公允价值计量较大,那么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更高。Muller等(2008)研究欧洲强制选择后选择计量模式,以及对上市公司旳影响因素,认为如果政府不强制选择后续计量模式,企业为了增加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则更有可能选择公允价值计量。
(二)国内文献研究
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提出比西方国家晚,财政部在1998年在债务重组的相关理论中首次正式提出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为了适应我国国内经济发展进程,接轨于国际会计,我国在2006年出台新会计准则,规定可以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因此许多学者针对会计准则与理论展开相关研究,并对公允价值的特珠性进行了总结与建议。
1.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
我国关于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的研究多数是关于准则实施的必要性、国内外准则比较、准则应用分析等,多数是规范性研究,实证研究则很少。杨鹏翔(2013)在查阅海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进行分析研究。黄婷(2015)发现多数企业保守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我国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规章还不完善。王玉等(201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会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波动。唐磊(2015)对完善公允价值应用提出相关对策。刘芳林(2016)发现采用公允价值,对企业资产评估及房地产健康发展有着推动作用。丛男(2016)研究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应用,发现制造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较多。
2.公允价值计量与成本计量的应用比较
部分学者认为出于可靠性的考虑,企业应该选用成本计量模式,另一部分出于信息相关性的考虑,认为企业应该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武玉清(2009)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更能反映投资性房地产价值的市场价格,它能公正地反映企业市场价值,为阅读者了解企业资产情况提供方便。李攀(2011)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状况,认为规章制度会影响公允价值计量,能够增加企业所有者权益。杨昆元、葛倩(2013)却认为,现阶段我国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企业会计人员会使用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修改收入和损失,进行盈余管理,对利润的波动进行消除,使各年利润连续化,吸引投资者。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2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