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模型研究以洛阳为例
摘要: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影响较大,本文以洛阳为例,初步选取社会、经济、土地资源三个方面9个因素,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主要影响因子,随后基于多元回归模型法、灰色系统模型法和神经网络模型法对建设用地需求量进行预测,从模型本质特性、数据采用形式、数据获取难易程度、预测过程难易程度、模型预测精度、历史数据长度影响、预测模型适应范围等7个方面对预测方法进行综合比较,最后阐述如何更科学地预测建设用地需求量,并为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3
1.2.1 国外研究进展 3
1.2.2 国内研究进展 3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4
1.3.1 研究内容 4
1.3.2 研究方法 5
1.3.3 技术路线 5
2 建设用地需求量影响因素分析 6
2.1 建设用地需求量影响因素的选取 7
2.2 建设用地需求量影响因素的筛选 7
3 洛阳市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8
3.1 研究区概况 8
3.1.1 地理区位及自然环境 8
3.1.2 社会经济环境 8
3.2 研究区建设用地特征分析 9
3.2.1 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9
3.2.1 建设用地变化分析 9
3.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9
3.4 基于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预测 10
3.5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 11
4 预测结果及模型比较分析 11
4.1 预测结果 11
4.2 预测模型比较及分析 11
4.2.1 模型本质特性 11
4.2.2 数据采用形式 12
4.2.3 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据获取难易程度 12
4.2.4 预测过程难易程度 12
4.2.5 模型预测精度 12
4.2.6 历史数据长度影响 12
4.2.7 预测模型适用条件 12
5 结论及讨论 13
5.1 结论 13
5.2 讨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模型研究 ——以洛阳市为例
引言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土地,是人类必须的物质载体,这在当今社会中是普遍认知的,其一贯作为人们缔造金钱的源泉和生活保障,而土地存量数量的有限性和独一无二性决定了土地的供给是具有很大限制的。社会不断进步,经济稳定发展,城市化率逐渐升高,都预示着社会对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正在急速增长,土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异日渐加大。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遵循多宜性和主宜性相结合、适应性和限制性相结合、综合分析和主导因子分析相结合等原则,坚决执行耕地保护政策特别是基本农田和保障科学发展用地;提高土地的开发利用效率,统筹各类各业用地利用类型,优化配置土地,保障生态环境;执行土地利用方式管控制度,解决土地供需矛盾,因地制宜推动社会发展及环境的统筹统一发展。
建设用地需求量测算是根据以往用地的面积和配置,结合现在及以后的土地利用需求,对未来土地规模的极限规模进行测算的方法。它是管理土地的参考,可以用来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计划[1]。土地规模稀缺将难以满足社会进步的用地需求;会对城市的功能利用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土地面积过大又将导致稀缺的建设用地被侵占和浪费。所以,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理性合理的地进行土地规模测算可以在维持各类土地之间平衡关系的基础上,满足社会进步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实现建设用地的最优化利用和使用。
“十三五”计划的开始,为社会经济进步又有了新的目标。既要坚守耕地红线,又要满足建设的需求,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就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对建设用地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依据,提高国家对土地的资源利用率。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十三五”的目标要求意味着社会经济建设将会继续稳定发展,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和公共基础设施将得到规划,这必然增加社会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而人口不断增长在对18亿亩耕地红线增加压力的同时,也会提高社会对土地的需求量。
在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的进行和规划修编的完善即将开始的基础下,对社会经济环境3个方面的9个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和筛选,利用多元回归模型、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测算2014年洛阳市的土地的需求量,并对这三种方法的特点进行综合比较,探索如何更科学地测算土地的需求规模,并为本轮土地利用方法修编提供修改意见。对土地利用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和落实“十三五”提出的建议和要求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有利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工作的进行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一直是重点和难点。要想编制既科学又合理的总规,在其对建设用地需求量所进行的预测中,预测结果要精确,预测效果要好,只有这样,才能在进行社会经济建设时确保使用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措施。对此进行研究,有利于所确定的预期目标,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落实及贯彻提供了重要的方针。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在进行社会经济建设时,不仅企业用地会大幅度增长,基础设施项目如医院、交通道路等也会增加,这对土地的需求必然会产生新的要求高度,而社会经济建设所需求的土地的增多,必然会压缩其他用地的数量。在人口因素对耕地面积产生极大压力的同时,社会经济建设又对土地产生新的要求,如何协调各类用地的分配,成为现代城市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对需要进行社会经济规划制定的区域,先对该区域目标期限内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进行预测,若预测的结果令人满意,则可以采取相关的措施和政策,来解决该问题,降低土地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制约 [2]。
(3)有利于加大土地参与经济宏观调控的力度
总所周知,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后,社会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而这都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影响下进行的,土地资源在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参与到经济宏观调控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调控措施。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政策,来对社会经济进行调控,可以对社会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健康发展产生制约和预警,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城市用地的扩大和对建设用地的调控,这俩方面是外国诸多专家学者所进行的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趋势 [3]。而用地数量(土地使用的规模)和用地质量(对土地使用进行布局和结构进行规划)是城市用地扩大研究方面的俩个重点和难点。美国政府对于建设用地的控制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来抑制建设用地的过度增长和调节其增长速度,虽然在其国内,城市用地的数量只占极少的一部分。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3
1.2.1 国外研究进展 3
1.2.2 国内研究进展 3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4
1.3.1 研究内容 4
1.3.2 研究方法 5
1.3.3 技术路线 5
2 建设用地需求量影响因素分析 6
2.1 建设用地需求量影响因素的选取 7
2.2 建设用地需求量影响因素的筛选 7
3 洛阳市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8
3.1 研究区概况 8
3.1.1 地理区位及自然环境 8
3.1.2 社会经济环境 8
3.2 研究区建设用地特征分析 9
3.2.1 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9
3.2.1 建设用地变化分析 9
3.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9
3.4 基于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预测 10
3.5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 11
4 预测结果及模型比较分析 11
4.1 预测结果 11
4.2 预测模型比较及分析 11
4.2.1 模型本质特性 11
4.2.2 数据采用形式 12
4.2.3 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据获取难易程度 12
4.2.4 预测过程难易程度 12
4.2.5 模型预测精度 12
4.2.6 历史数据长度影响 12
4.2.7 预测模型适用条件 12
5 结论及讨论 13
5.1 结论 13
5.2 讨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模型研究 ——以洛阳市为例
引言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土地,是人类必须的物质载体,这在当今社会中是普遍认知的,其一贯作为人们缔造金钱的源泉和生活保障,而土地存量数量的有限性和独一无二性决定了土地的供给是具有很大限制的。社会不断进步,经济稳定发展,城市化率逐渐升高,都预示着社会对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正在急速增长,土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异日渐加大。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遵循多宜性和主宜性相结合、适应性和限制性相结合、综合分析和主导因子分析相结合等原则,坚决执行耕地保护政策特别是基本农田和保障科学发展用地;提高土地的开发利用效率,统筹各类各业用地利用类型,优化配置土地,保障生态环境;执行土地利用方式管控制度,解决土地供需矛盾,因地制宜推动社会发展及环境的统筹统一发展。
建设用地需求量测算是根据以往用地的面积和配置,结合现在及以后的土地利用需求,对未来土地规模的极限规模进行测算的方法。它是管理土地的参考,可以用来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计划[1]。土地规模稀缺将难以满足社会进步的用地需求;会对城市的功能利用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土地面积过大又将导致稀缺的建设用地被侵占和浪费。所以,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理性合理的地进行土地规模测算可以在维持各类土地之间平衡关系的基础上,满足社会进步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实现建设用地的最优化利用和使用。
“十三五”计划的开始,为社会经济进步又有了新的目标。既要坚守耕地红线,又要满足建设的需求,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就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手段。对建设用地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依据,提高国家对土地的资源利用率。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十三五”的目标要求意味着社会经济建设将会继续稳定发展,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和公共基础设施将得到规划,这必然增加社会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而人口不断增长在对18亿亩耕地红线增加压力的同时,也会提高社会对土地的需求量。
在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的进行和规划修编的完善即将开始的基础下,对社会经济环境3个方面的9个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和筛选,利用多元回归模型、灰色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测算2014年洛阳市的土地的需求量,并对这三种方法的特点进行综合比较,探索如何更科学地测算土地的需求规模,并为本轮土地利用方法修编提供修改意见。对土地利用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和落实“十三五”提出的建议和要求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有利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善工作的进行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一直是重点和难点。要想编制既科学又合理的总规,在其对建设用地需求量所进行的预测中,预测结果要精确,预测效果要好,只有这样,才能在进行社会经济建设时确保使用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措施。对此进行研究,有利于所确定的预期目标,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落实及贯彻提供了重要的方针。
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在进行社会经济建设时,不仅企业用地会大幅度增长,基础设施项目如医院、交通道路等也会增加,这对土地的需求必然会产生新的要求高度,而社会经济建设所需求的土地的增多,必然会压缩其他用地的数量。在人口因素对耕地面积产生极大压力的同时,社会经济建设又对土地产生新的要求,如何协调各类用地的分配,成为现代城市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对需要进行社会经济规划制定的区域,先对该区域目标期限内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进行预测,若预测的结果令人满意,则可以采取相关的措施和政策,来解决该问题,降低土地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制约 [2]。
(3)有利于加大土地参与经济宏观调控的力度
总所周知,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后,社会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而这都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影响下进行的,土地资源在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参与到经济宏观调控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调控措施。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政策,来对社会经济进行调控,可以对社会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健康发展产生制约和预警,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城市用地的扩大和对建设用地的调控,这俩方面是外国诸多专家学者所进行的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趋势 [3]。而用地数量(土地使用的规模)和用地质量(对土地使用进行布局和结构进行规划)是城市用地扩大研究方面的俩个重点和难点。美国政府对于建设用地的控制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来抑制建设用地的过度增长和调节其增长速度,虽然在其国内,城市用地的数量只占极少的一部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