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来自上公司的证据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下,会计信息披露是外部市场和政府资源配置的基础也是公司内部经济决策基础,它存在于公司治理体系中,以管制为前提成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现有研究认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还是存在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及时,不规范,不真实的问题。本文基于公司内部治理角度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关系的基础上,对本文实证变量进行选取,提出了具体的假设,构建了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找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治理影响相关关系。最后提出优化改善公司股权结构、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有效运用加强约束和激励机制等对策,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性研究 2
(二)加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研究 2
(三)对上述评论的总结 3
三、研究设计 3
(一)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3
1.股权特征 3
2.高管激励 4
3.董事会特征 4
4.公司规模 4
5.资产负债率 4
(二)模型的构建 4
1.变量的确定 4
2.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5
3.模型的构建 6
四、实证分析 6
(一)描述性统计 6
(二)变量描述性分析 6
1、产权性质的交叉分析 6
2、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交叉分析 6
3、高管持股比例与信息披露评级的交叉分析 7
4、监事会人数与信息披露评级的交叉分析 7
5、董事会开会次数与信息披露评级的交叉分析 7
6、 总市值与信息披露评级的交叉分析 8
7、资产负债率与信息披露评级的交叉分析 8
(三)多元回归分析 8
五、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引言
引言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度内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和利益获得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企业内部财务状况,经营结果等一些重要信息和资料提供给他们从而成为全面沟通信息的桥梁。公司治理分为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两部分,本文主要从内部治理结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所谓内部治理结构是指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三方面组成的管理与控制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每个上市公司都或多或少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表明,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可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而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信息披露对公司内部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上市公司要定期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年度评级。本文通过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来研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性研究
朱丹(2014)提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有四个维度:监事会特征、股权特征、董事会特征及管理层特征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孙立荣(2014)认为,如今信息披露透明度在很多角度都受到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影响。一方面,完善的内部治理可以通过董事会、监事会等制约机制来监督经理层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不当操作,促进其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披露。综合现有文献来看,在健全公正的条件机制下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以监督和激励为核心,与信息披露透明度呈正相关关系,有利于督促公司管理层提供透明度更高的信息披露。
张凤环(2012)表明国有股占控股地位相对或绝对较高时会产生股权集中,此时会影响会计信息披露,与会计信息披露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控股层次和股东人数却与信息披露呈负相关关系。朱丹(2014)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信息披露的程度就越高。同时一些国外学者Stephen(2010)和GR(2012)在很早以前就研究不同的股权性质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有显著差异并发现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内部人的持股呈负相关。官保纲(2013)实证研究表明国有控制股份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低于非国有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然而朱彩婕(2013)提出非国有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低于国有控制股份公司。
张蕾蕾(2013)研究上发现董事会特征是影响公司内部财务状况是否虚假,人员是否欺诈、舞弊行为的途径。当公司独立董事少,审计委员会未设立会降低信息披露质量,从而造成公司法人财产损失,公司财务受损等诸多问题。潘爱玲(2007)提出董事会特征中董事会开会次数越多表明董事会越积极越有效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正相关同时也认监事会人数与会计信息披露呈正相关。王斌、梁欣欣(2008)研究发现公司治理与财务收益、公司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胡国恒(2014)认为,公司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足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负面作用。提出公司的管理内部存在很多问题,难以抵诱惑,公司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足,使一些管理当局会提出完美的业绩报告来取得投资者们的信任,而股票期权是建立约束的激励机制的方法,有些公司为了提高利益,降低风险,从而提高股票的价格,规定限制性条款。同时关辉(2012)也提出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缺陷时会对信息披露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当内部高管管理层持股比例较少,零持股现象严重时,公司内部激励就会下降。郑威(2008)认为股权的高度集中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从而有激励作用,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呈正相关关系。
朱丹(2014)还提出上市公司规模越大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越大的改善作用,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越低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负面影响,但却不明显。
(二)加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研究
刘洪(2012)提出要提倡加强独立董事制度,明确上市公司中债权关系。
孙海涛(2015)提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标准管理的有效执行,需要建立正规的审计委员会制度,使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的实施,同时加强对内部人员自身监督,从而达到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此外,董事会的独立性与监事会的职权要得到加强,同时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披露职权和法律责任要清楚明确。
李想(2013)再一次提到诚信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首要原则。当公司做出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对投资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时,投资者会对公司减少信心,从而减少对公司的投资。因此只有诚实守信,真实、完整、及时的进行信息披露,杜绝违信行为,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对投资者负责。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性研究 2
(二)加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研究 2
(三)对上述评论的总结 3
三、研究设计 3
(一)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3
1.股权特征 3
2.高管激励 4
3.董事会特征 4
4.公司规模 4
5.资产负债率 4
(二)模型的构建 4
1.变量的确定 4
2.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5
3.模型的构建 6
四、实证分析 6
(一)描述性统计 6
(二)变量描述性分析 6
1、产权性质的交叉分析 6
2、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交叉分析 6
3、高管持股比例与信息披露评级的交叉分析 7
4、监事会人数与信息披露评级的交叉分析 7
5、董事会开会次数与信息披露评级的交叉分析 7
6、 总市值与信息披露评级的交叉分析 8
7、资产负债率与信息披露评级的交叉分析 8
(三)多元回归分析 8
五、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引言
引言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度内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和利益获得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企业内部财务状况,经营结果等一些重要信息和资料提供给他们从而成为全面沟通信息的桥梁。公司治理分为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两部分,本文主要从内部治理结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所谓内部治理结构是指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三方面组成的管理与控制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每个上市公司都或多或少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表明,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可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而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信息披露对公司内部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上市公司要定期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年度评级。本文通过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来研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性研究
朱丹(2014)提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有四个维度:监事会特征、股权特征、董事会特征及管理层特征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孙立荣(2014)认为,如今信息披露透明度在很多角度都受到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影响。一方面,完善的内部治理可以通过董事会、监事会等制约机制来监督经理层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不当操作,促进其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披露。综合现有文献来看,在健全公正的条件机制下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以监督和激励为核心,与信息披露透明度呈正相关关系,有利于督促公司管理层提供透明度更高的信息披露。
张凤环(2012)表明国有股占控股地位相对或绝对较高时会产生股权集中,此时会影响会计信息披露,与会计信息披露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控股层次和股东人数却与信息披露呈负相关关系。朱丹(2014)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信息披露的程度就越高。同时一些国外学者Stephen(2010)和GR(2012)在很早以前就研究不同的股权性质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有显著差异并发现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内部人的持股呈负相关。官保纲(2013)实证研究表明国有控制股份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低于非国有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然而朱彩婕(2013)提出非国有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低于国有控制股份公司。
张蕾蕾(2013)研究上发现董事会特征是影响公司内部财务状况是否虚假,人员是否欺诈、舞弊行为的途径。当公司独立董事少,审计委员会未设立会降低信息披露质量,从而造成公司法人财产损失,公司财务受损等诸多问题。潘爱玲(2007)提出董事会特征中董事会开会次数越多表明董事会越积极越有效与会计信息质量呈正相关同时也认监事会人数与会计信息披露呈正相关。王斌、梁欣欣(2008)研究发现公司治理与财务收益、公司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胡国恒(2014)认为,公司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足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负面作用。提出公司的管理内部存在很多问题,难以抵诱惑,公司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足,使一些管理当局会提出完美的业绩报告来取得投资者们的信任,而股票期权是建立约束的激励机制的方法,有些公司为了提高利益,降低风险,从而提高股票的价格,规定限制性条款。同时关辉(2012)也提出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缺陷时会对信息披露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当内部高管管理层持股比例较少,零持股现象严重时,公司内部激励就会下降。郑威(2008)认为股权的高度集中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从而有激励作用,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呈正相关关系。
朱丹(2014)还提出上市公司规模越大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越大的改善作用,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越低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有负面影响,但却不明显。
(二)加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研究
刘洪(2012)提出要提倡加强独立董事制度,明确上市公司中债权关系。
孙海涛(2015)提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标准管理的有效执行,需要建立正规的审计委员会制度,使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的实施,同时加强对内部人员自身监督,从而达到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此外,董事会的独立性与监事会的职权要得到加强,同时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披露职权和法律责任要清楚明确。
李想(2013)再一次提到诚信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首要原则。当公司做出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对投资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时,投资者会对公司减少信心,从而减少对公司的投资。因此只有诚实守信,真实、完整、及时的进行信息披露,杜绝违信行为,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对投资者负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