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研究
摘 要摘 要基于2014年新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解读和国内外对比,通过上市公司年报中的相关数据,具体分析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情况。首先阐释运用公允价值对财务指标产生的影响,然后具体分析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计量层级的划分以及每个层级所采用的估值技术,并指出准则在应用及估值技术等方面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理论上应进一步规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完善准则框架、完善内部控制,在实务中应培养运用估值技术的人才、建立市场信息库以保证信息流通等建议。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估值技术 Keywords:Fair Value measurement criteria;Investing Real Estates;Financial Instruments;Estimation Technique目 录
0引言 1
1 公允价值计量概述 1
1.1 公允价值的概念 1
1.1.1 公允价值的含义 1
1.1.2 公允价值的初始计量 2
1.1.3 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 2
1.2 公允价值计量及准则颁布的意义 2
1.2.1 公允价值计量的意义 2
1.2.2 新准则颁布的意义 2
2 公允价值计量的国内外对比 3
2.1 国外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 3
2.1.1发展历程及SFASl57介绍 3
2.1.2 国外现状 3
2.2 国内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 3
2.3 公允价值计量国内外的对比 3
3 公允价值计量在具体准则的应用情况 4
3.1 公允价值房地产企业中计量情况 4
3.1.1 在房地产企业的应用情况 4
3.1.2 在房地产企业的应用的具体影响 4
3.1.3企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所运用的估值技术的研究 6
3.2 公允价值计量在银行业的计量情况 7
3.2.1 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在金融工具中的情况 7
3.2.1 银行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所运用的估值技术的研究 9
4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不足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业的应用情况 4
3.1.2 在房地产企业的应用的具体影响 4
3.1.3企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所运用的估值技术的研究 6
3.2 公允价值计量在银行业的计量情况 7
3.2.1 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在金融工具中的情况 7
3.2.1 银行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所运用的估值技术的研究 9
4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不足 10
4.1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不足 10
4.1.1 计量层级划分依据模糊 11
4.1.2 准则缺少具体指导框架 11
4.1.3 准则缺少内部信息的披露 11
4.2 公允价值计量实务中的不足 11
4.2.1 公允价值计量市场不完善 12
4.2.2 公允价值计量估值技术不完善 12
4.2.3 公允价值计量缺乏人才,成本高 13
4.2.4 导致财务报表的大幅波动 13
5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建议 13
5.1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建议 13
5.1.1 规范公允价值计量内部控制 14
5.1.2 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 14
5.1.3 引进国外估值模型 14
5.2 公允价值计量实务的建议 14
5.2.1 投资性房地产与金融工具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相似问题的建议 14
5.2.2 投资性房地产与金融工具方面各自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建议 16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研究
0引言
公允价值计量是财务会计具有挑战性的研究点。在国外,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研究讨论其计量方法的问题,已从“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哪些优势”这一层面发展到“怎样完善公允价量计量并使之发挥最优效果”。为了满足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保持和国际的一致,也为了使财务报表更加规范,我国在2013年公开募集修订建议的基础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并于2014年7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的企业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新准则的制定实施与发布,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也说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实务与国际趋同。新准则刚发布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新准则有哪些变化,新准则的发布对实务有哪些影响,企业应该如何应用新准则都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解读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内容,分析其在具体准则的计量情况,为新准则在以后更好的发挥其功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有利于企业更好的运用准则,同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的不足之处,有利于推动新准则后续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1 公允价值计量概述
1.1 公允价值的概念
1.1.1 公允价值的含义
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1]。公允价值的概念关键涵盖了有序交易,市场与计量日等。相对于公允价值原来的定义,此次定义中将熟知交易情况的双方调整为了市场参与者。此外,公平交易而非有序交易,并且强调是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有序交易,一般是相关资产负债在计量日前有惯常交易。并且被迫交易不属于有序交易。在市场方面,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假定在其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进行。
1.1.2 公允价值的初始计量
企业应依据相关资产或负债特点与交易性质,以确认公允价值与交易价在初始计量时是否一致。如果资产通过交换交易取得,那么交易价即代表进入价格。相应的,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就代表脱手价格,但是这两者是不同的。企业没有必要以进入价格出售资产,并且没有必要以脱手价格转移债务。可是交易价格与脱手价格经常相同,所以等同于资产或负债初始确认的公允价值。
1.1.3 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
划分计量的层级是此次新颁准则的关注点。划分公允价值计量层次取决输入值,企业通过相关资产与负债输入值的可观察性,并且根据其输入值的重要性来判断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企业应最先使用在活跃市场找到的没有经过调整的报价作为第一层次输入值;其次,第二层次输入值应是依据相关资产或负债特征,并且根据市场活跃程度等调整后的值;最后,企业只可以在特殊情况才能使用第三层次不可观察输入值,并且它的确认是公允价值计量的难点。通常因为在活跃市场无法找到惯常报价,所以会计部门会按照企业高者的偏向,使用本企业特定估值模型计量,但不可观察输入值特定的估值模型的使用的条件是完全经济市场,这
0引言 1
1 公允价值计量概述 1
1.1 公允价值的概念 1
1.1.1 公允价值的含义 1
1.1.2 公允价值的初始计量 2
1.1.3 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 2
1.2 公允价值计量及准则颁布的意义 2
1.2.1 公允价值计量的意义 2
1.2.2 新准则颁布的意义 2
2 公允价值计量的国内外对比 3
2.1 国外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 3
2.1.1发展历程及SFASl57介绍 3
2.1.2 国外现状 3
2.2 国内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 3
2.3 公允价值计量国内外的对比 3
3 公允价值计量在具体准则的应用情况 4
3.1 公允价值房地产企业中计量情况 4
3.1.1 在房地产企业的应用情况 4
3.1.2 在房地产企业的应用的具体影响 4
3.1.3企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所运用的估值技术的研究 6
3.2 公允价值计量在银行业的计量情况 7
3.2.1 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在金融工具中的情况 7
3.2.1 银行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所运用的估值技术的研究 9
4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不足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业的应用情况 4
3.1.2 在房地产企业的应用的具体影响 4
3.1.3企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所运用的估值技术的研究 6
3.2 公允价值计量在银行业的计量情况 7
3.2.1 公允价值计量应用在金融工具中的情况 7
3.2.1 银行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所运用的估值技术的研究 9
4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不足 10
4.1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不足 10
4.1.1 计量层级划分依据模糊 11
4.1.2 准则缺少具体指导框架 11
4.1.3 准则缺少内部信息的披露 11
4.2 公允价值计量实务中的不足 11
4.2.1 公允价值计量市场不完善 12
4.2.2 公允价值计量估值技术不完善 12
4.2.3 公允价值计量缺乏人才,成本高 13
4.2.4 导致财务报表的大幅波动 13
5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建议 13
5.1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建议 13
5.1.1 规范公允价值计量内部控制 14
5.1.2 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 14
5.1.3 引进国外估值模型 14
5.2 公允价值计量实务的建议 14
5.2.1 投资性房地产与金融工具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相似问题的建议 14
5.2.2 投资性房地产与金融工具方面各自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建议 16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研究
0引言
公允价值计量是财务会计具有挑战性的研究点。在国外,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研究讨论其计量方法的问题,已从“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哪些优势”这一层面发展到“怎样完善公允价量计量并使之发挥最优效果”。为了满足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保持和国际的一致,也为了使财务报表更加规范,我国在2013年公开募集修订建议的基础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并于2014年7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的企业施行,鼓励在境外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新准则的制定实施与发布,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也说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实务与国际趋同。新准则刚发布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新准则有哪些变化,新准则的发布对实务有哪些影响,企业应该如何应用新准则都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解读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内容,分析其在具体准则的计量情况,为新准则在以后更好的发挥其功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有利于企业更好的运用准则,同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的不足之处,有利于推动新准则后续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1 公允价值计量概述
1.1 公允价值的概念
1.1.1 公允价值的含义
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1]。公允价值的概念关键涵盖了有序交易,市场与计量日等。相对于公允价值原来的定义,此次定义中将熟知交易情况的双方调整为了市场参与者。此外,公平交易而非有序交易,并且强调是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有序交易,一般是相关资产负债在计量日前有惯常交易。并且被迫交易不属于有序交易。在市场方面,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应假定在其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进行。
1.1.2 公允价值的初始计量
企业应依据相关资产或负债特点与交易性质,以确认公允价值与交易价在初始计量时是否一致。如果资产通过交换交易取得,那么交易价即代表进入价格。相应的,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就代表脱手价格,但是这两者是不同的。企业没有必要以进入价格出售资产,并且没有必要以脱手价格转移债务。可是交易价格与脱手价格经常相同,所以等同于资产或负债初始确认的公允价值。
1.1.3 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
划分计量的层级是此次新颁准则的关注点。划分公允价值计量层次取决输入值,企业通过相关资产与负债输入值的可观察性,并且根据其输入值的重要性来判断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企业应最先使用在活跃市场找到的没有经过调整的报价作为第一层次输入值;其次,第二层次输入值应是依据相关资产或负债特征,并且根据市场活跃程度等调整后的值;最后,企业只可以在特殊情况才能使用第三层次不可观察输入值,并且它的确认是公允价值计量的难点。通常因为在活跃市场无法找到惯常报价,所以会计部门会按照企业高者的偏向,使用本企业特定估值模型计量,但不可观察输入值特定的估值模型的使用的条件是完全经济市场,这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