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专业(附件)
随着环境变迁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我国逐渐加大了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与变革。但是,当前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的实际运用情况还不容乐观,依旧存在着许多亟需完善之处。本文在介绍了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内涵、标准、原则等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其目前存在的缺陷进行论述,比如确认对象不完整、环节不协调等,进而对这些缺陷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适当扩大确认范围、完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等能够有效改良现状的对策及建议。关键词会计确认;会计计量;缺陷;对策
Keywords: Accounting Confirmation,Measurement,Defect, Countermeasure 目 录
0引言 1
1会计确认与计量相关理论 1
1.1会计确认概述 1
1.1.1会计确认的内涵和内容 1
1.1.2 会计确认的不同分类 2
1.1.3 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 2
1.1.4 会计确认的基础 3
1.2 会计计量概述 4
1.2.1 会计计量的内涵 4
1.2.2 会计计量的理论要素 4
2会计确认与计量存在的缺陷 5
2.1 确认与披露界定不规范 5
2.1.1 确认对象不全 5
2.1.2 信息披露缺乏标准 5
2.2 权责发生制的确认基础存在缺陷 5
2.2.1 无法真实反映损益信息 5
2.2.2 无法直接反映现金流 6
2.2.3 无法反映非交易事项 6
2.2.4 加重企业税收负担 6
2.3 确认标准不够规范 6
2.3.1.资产的确认标准方面 6
2.3.2.收益的确认标准方面 7
2.4确认环节间不协调、不平衡 7
2.5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缺乏科学性 8
2.5.1 受物价变动影响,可比性与相关性受损 8
2.5.2 收益与费用配比缺乏逻辑 9
2.5.3 重历史轻未来,致财务报告存在局限 9
3会计确认与计量缺陷的成因分析 9
3.1 表内、表外信 < script async src = "https://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js/adsbygoogle.js?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crossorigin = "anonymous" > script > < !--手机630 + 85-- > <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Keywords: Accounting Confirmation,Measurement,Defect, Countermeasure 目 录
0引言 1
1会计确认与计量相关理论 1
1.1会计确认概述 1
1.1.1会计确认的内涵和内容 1
1.1.2 会计确认的不同分类 2
1.1.3 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 2
1.1.4 会计确认的基础 3
1.2 会计计量概述 4
1.2.1 会计计量的内涵 4
1.2.2 会计计量的理论要素 4
2会计确认与计量存在的缺陷 5
2.1 确认与披露界定不规范 5
2.1.1 确认对象不全 5
2.1.2 信息披露缺乏标准 5
2.2 权责发生制的确认基础存在缺陷 5
2.2.1 无法真实反映损益信息 5
2.2.2 无法直接反映现金流 6
2.2.3 无法反映非交易事项 6
2.2.4 加重企业税收负担 6
2.3 确认标准不够规范 6
2.3.1.资产的确认标准方面 6
2.3.2.收益的确认标准方面 7
2.4确认环节间不协调、不平衡 7
2.5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缺乏科学性 8
2.5.1 受物价变动影响,可比性与相关性受损 8
2.5.2 收益与费用配比缺乏逻辑 9
2.5.3 重历史轻未来,致财务报告存在局限 9
3会计确认与计量缺陷的成因分析 9
3.1 表内、表外信 < script async src = "https://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js/adsbygoogle.js?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crossorigin = "anonymous" > script > < !--手机630 + 85-- > <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息的认识存在偏差 9
3.1.1 认为表内列示的信息重要程度要高于表外披露的信息 9
3.1.2 认为表外披露无需遵循相关程序 10
3.2 会计分期面临挑战 11
3.2.1 实时报告的出现,时间断点被消除 11
3.2.2 非持续经营成“常态”,分期假设可有可无 11
3.2.3 人为统一分期,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12
3.3 未对后续确认给予足够重视和充分研究 12
3.4 缺乏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13
4完善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建议 13
4.1 丰富确认内涵,适当扩大确认范围 13
4.2 突破权责发生制的局限,与现金流动制相结合 14
4.3 以“决策有用观”为导向,完善确认计量相关标准 14
4.4 结合当前经济环境,科学选择计量属性 15
4.5规范会计确认计量,构建概念框架 15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
0引言
会计确认与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涉及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随着环境变迁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现行会计确认与计量模型固有的缺陷已无法满足新环境下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本文从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定义出发,在研究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的基础上,与事实情况相结合,分析新环境下现有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存在的缺陷,并就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力求避免现有理论缺陷,更好地披露信息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1会计确认与计量相关理论
1.1会计确认概述
1.1.1会计确认的内涵和内容
会计确认,其实是一个判断的过程,也就是判定一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中涉及的项目是不是能够以某一会计要素的形式计入财务报告。同时解决该经济事项或业务三个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应否确认,如何确认以及何时确认[1]。对于企业,会计确认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来判断,确定此活动是否该计入企业的会计系统里(即是不是该当成会计的经济交易或经济事项来处理),并同时确认其记录在哪些特定的账户、是不是应该在企业财务报表里进行披露。例如,企业在发生购买若干汽车这一行为后,那么在会计上,就应当通过相关的证据来判断这一项经济行为对会计要素是否构成影响,同时还要确认它要计入哪个账户中,是否应该在报表中披露等。这一系列的识别和判断流程,就是会计上的“会计确认”。
会计确认是一种典型的会计行为,其一定会涉及以下几个问题:确认的目的,确认的对象,确认的标的、确认的标准和确认的方法等。首先,会计确认的目标,就是通过会计的循环之后,这个结果能够计算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里,同时也会影响报表产生的结果[2]。可以这么说,在资产负债列表里没有的项目,也就没有必要去进行严格的确认来浪费资本。这一做法是会计目标中“决策有用观”的典型体现。其次,会计确认中的对象,就是明白要确认什么。这就要求明确这一对象的覆盖含义范围,同时也必须将这些和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所涉及的有关事项有机结合起来才会达到效果。接下来,会计确认中的标的,指的是经济业务相关信息的最终归宿,换句话说,就是判定由某项活动引发的变化具体应当归集到哪一类项目中。而这些项目要素会引导会计中的确认工作更加有效快速的完成,它同时也是会计确认的一个前提。而对于会计确认中的标准问题,其实是在确定经济业务相关信息最终归宿时原则方面的要求。也就是其最终有无“资格”进入系统以及以什么样的“身份”被计入系统。最后会计确认的方法,指的是在会计确认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