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驱动机制研究以义乌为例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对义乌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流转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物元分析法。研究结果:(1)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面积和宗数以及平均面积保持稳步攀升,流转在各乡镇中分配较为均衡(2)影响流转的主要驱动因子为二三产业占比、人口密度、人均GDP。研究结论:义乌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趋于稳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产业结构是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上述结果的分析,从完善相关土地法规政策,完善产权制度和完善流转机制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目录
摘要 1
引言
引言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主要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有偿让与,它可以挖掘和释放集体建设用地潜在价值,促进农村农民的发展并且缓解土地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是工业化、城镇化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也是“三农问题”能否有效解决的关键。因此,如何对建设用地的存量进行集约利用以及如何释放集体建设用地的潜在价值,已经成为今后想要缓解我国建设用地紧张局面所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这类研究也对经济、社会以及农民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发现,国外学者主要从市场和产权的角度来研究土地交易行为。国外学者主要从市场和产权的角度来研究土地交易行为。国内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流转的影响因素、利益主体的博弈研究、流转制度漏洞、流转特征、农民流转意愿、流转的区域性差异等六方面。微观方面,我国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总结了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类型,指出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因素,还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土地供给与需求的基本情况以及土地供需双方的行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这些研究大部分是规范分析,涉及到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也有一些。当前的研究方法多是文献回顾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模块法和定性定量分析法等。由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相关数据获取较难,因此基于数据的定量分析研究受到限制[15]。
本文尝试将物元分析模型应用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驱动力研究领域,以2001年2008年义乌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数据和浙江省统计年鉴中的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探讨义乌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转现状并找出影响流转的主要驱动因子,为完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内涵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农用地、未利用地共同构成全部集体土地,可以理解为农民集体所有的、经依法批准用于修建建筑物、构筑物等建设的土地[6],包括农村宅基地、企业用地、乡镇公共用地三大类型。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主要有两种流转的内容,一是流转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只对集体建设用地有使用、占有、收益的权利。[7]使用权流转的特点在于集体土地性质不会改变,在此前提之下,使用权发生转移,让渡给新的使用者就是使用权的流转;[8] 二是通过征地来进行的所有权流转,此时土地性质变为国有土地。
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探索,一些地方形成了一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地方模式[9]。一是以天津为代表的换房模式,通过以宅基地换城镇房的方式解决了土地占用和资金困难,从而达到了百姓利益、城镇建设、耕地占补平衡等因素以往存在的不平衡[10] 。二是以苏州为代表的市场主导流转模式,具体表现为将集体建设用地(不包括宅基地)运用有限期转让、出租、有偿等方式进行流转,在举措上存在创新[11]。三是以成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流转模式,这种模式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土地资源配置和布局上进行优化,政府对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管理也有加强[12]。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范围较小,主要是指集体建设用地中的乡镇企业用地,它与农村宅基地、乡镇公共用地一起共同构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13]。本文的研究对象即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即对农村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用地的用益物权的流转研究。
二、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一)区域概况
义乌市是由浙江金华管辖的一个县级市,是唯一一个县级市国家改革试点。近些年来凭借在小商品市场上的绝对优势,成为全国闻名的商贸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义乌位于金衢盆地东部,土地面积达1105km2,既是浙江省的南北过渡带,也是浙江省的中心,且义乌是2015年全国33个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县市之一[14],因此,选择义乌市作为浙江省和其他沿海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样本,其典型性和代表性不言而喻。
(二)研究数据来源
本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自义乌土地利用规划报告,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数据来自相关研究文献和政府工作报告,社会经济数据来自《浙江省统计年鉴》。
(三)研究方法
物元法是一种适用于多因子评价的方法,是我国数学家蔡文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一门新学科,它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复杂的不兼容问题,更有着从形式化的角度研究事物规律及其可拓性的特点。物元法中的物元即是错综复杂事物的基本单元,物元理论则用与描述事物性质和概念,它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中存在的矛盾问题[1517],主要衡量标准是相关函数,并依此对事物的质变和量变进行定量的评价以找出各子系统件存在的矛盾,并且将此处找出的矛盾改为兼容性的问题,最后凭借研究结果制定出关联策略集,为管理者决策的作出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目前,物元分析模型已被广泛应用到环境评价、地质土壤评价、城市发展评价绩效评价及农用地分等定级等方面等方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在土地利用驱动机制研究方面,多采用因子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结合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前者虽然能提取出大部分数据但是评价结果较为模糊,后者主观性太强,最优值的确定常有较大误差。相比之下,物元分析法采用事物、特征、量值三大特征进行描述,同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能够很好的描述研究对象与驱动机制的关联度。因此,本文拟采用物元分析法对义乌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变化的驱动力进行探索。
1、确定待评物元
假定将N视为待评物元的名称,将c视为待评物元的特征,将v视为待评物元N关于特征c的量化取值,则序三元组R=(M,c,v)就是可以用于描述事物的基本元,简称物元。物元名称N、特征c和量值v是物元的三要素。若事物N有多个特征,就可以用n个特征c1,c2,,cn和其所对应的量值v1,v2,,vn共同描述[18],其表达式如下:

2、确定经典域与节域
(1)确定经典域
若用Nj表示第j个质量等级,ci表示质量等级中的特征量,在本文研究中即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驱动力的量化指标,则第j个等级指标的质量物元Rj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其表达式如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21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