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现状与改进
低碳时代的到来,企业碳排放对生态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只有降低碳排放量,才能解决温室效应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碳信息是企业碳排放研究的主要信息来源,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息息相关。碳信息的有效披露能激励企业改善能源利用率,同时也利于利益相关者的判断。本文从碳信息披露的现状入手,根据碳信息披露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发现现阶段存在披露内容不完全、披露法规不完善、自愿披露性不强的问题。再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行业属性的角度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最终结合国外的情况提出改善建议,呼吁有关部门能加强宣传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并建立有效的数据收集和核算体系。关键词 碳信息披露 ,披露现状,低碳经济
目 录
1 引言1
2 碳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1
2.1 碳信息的概念1
2.2 碳信息披露的概念1
2.3 碳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2
3 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现状研究3
3.1 国外碳信息披露现状3
3.2 国内碳信息披露现状4
4 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数据收集与分析4
4.1 数据收集4
4.2 基于CDP项目分析5
4.3 基于CSR报告分析7
5 我国碳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8
5.1 披露内容不完全8
5.2 披露法规不完善8
5.3 自愿披露性不强9
6 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9
6.1 公司规模9
6.2 盈利能力10
6.3 行业属性10
7 完善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相关措施11
7.1 加强宣传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11
7.2 完善法律法规11
7.3 建立有效的数据收集和核算体系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15
1 引言
全球变暖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干旱和洪涝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这对于人类的未来将是一个极大的威胁,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实碳排放与温室效应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关于碳排放的讨论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也在积极采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低碳经济。碳信息披露将公司日常经营与节能减排工作联系起来,在企业的环境保护上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可靠信息,对企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将在2017年启动总量管制及配额交易的碳排放市场,希望2020年以2005年为基准碳排放强度下降45%,2030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有望达到峰值和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升到20%左右。碳排放信息披露是减少污染、实现碳减排的基本步骤之一。本文将通过碳信息披露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现阶段在碳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借鉴国外的可取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 碳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
2.1 碳信息的概念
2001年,作为世界上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的美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退出了《京都议定书》。国际气候问题陷入僵局,为了打破僵局,加快气候系统的制定,诞生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其精髓在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绿色能源的利用,其核心是能源的技术创新。因此,碳信息可以理解为:各类机构为提高能源效率,加快清洁能源的利用,包括能源技术创新等在内的相关信息。细分为四大类:第一,企业提高能源利用率所制定的方案的信息;第二,具体温室气体排放的信息;第三,与节能减排有关的信息;第四,与采取措施的最终成效相关的信息。
2.2 碳信息披露的概念
碳信息披露是指向公众公布的环境相关信息,包括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节能减排的有关政策和在这个阶段温室气体管理的有效性。碳信息披露效应是指碳信息公布之后,社会对其的反应和效果。本文将碳信息披露效应分为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前者是指企业披露碳信息对自身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及企业价值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后者是指企业披露碳信息对企业自身形象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商业机构对气候变化采取的行动从来没有如此强大和更好地被认同。随着人为原因造成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越来越不容置疑,龙头企业和他们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由过渡到低碳的全球经济带来的战略机遇。
2.3 碳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2.3.1 环境经济学理论
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社会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自然环境也受到巨大的破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冰川消融、物种灭绝等词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新闻报道上。其中,温室效应作为人类目前最大的难题之一,如果不能减轻温室效应,后果人类难以承担。人类应该放慢前进的脚步,将更多的目光放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上。相关研究人员认为,披露环境信息应包含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碳信息披露已成为环境经济学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第一次出现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提出在1987年世界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该报告完整解释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思想,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里约地球问题首脑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和《里约宣言》,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可持续发展全球行动计划,意味着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理论变成了行动。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也将可持续发展列入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理论包含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个范畴,它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改善生活状态,还要营造维护良好宜居的自然环境,所以一切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都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悖的。由此可知,碳信息披露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产生的。
2.3.3 社会责任理论
社会责任理论形成于20世纪,理论认为企业是社会组织中的一员,在盈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才能促进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公司不仅对其员工和消费者负责,还要对环境负责,公司的社会责任中包含了环境责任。有关法律规定经营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应由企业承担。具体来说,环境责任包含两个部分,第一是“谁污染谁治理”,第二是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要共同分担保护环境的责任。二氧化碳作为人们最熟悉的温室气体之一,已经对人类的生活环境构成威胁,从社会责任理论的角度考虑,披露碳信息是明智之举。
目 录
1 引言1
2 碳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1
2.1 碳信息的概念1
2.2 碳信息披露的概念1
2.3 碳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2
3 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现状研究3
3.1 国外碳信息披露现状3
3.2 国内碳信息披露现状4
4 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数据收集与分析4
4.1 数据收集4
4.2 基于CDP项目分析5
4.3 基于CSR报告分析7
5 我国碳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8
5.1 披露内容不完全8
5.2 披露法规不完善8
5.3 自愿披露性不强9
6 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9
6.1 公司规模9
6.2 盈利能力10
6.3 行业属性10
7 完善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相关措施11
7.1 加强宣传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11
7.2 完善法律法规11
7.3 建立有效的数据收集和核算体系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15
1 引言
全球变暖将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干旱和洪涝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这对于人类的未来将是一个极大的威胁,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实碳排放与温室效应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关于碳排放的讨论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也在积极采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低碳经济。碳信息披露将公司日常经营与节能减排工作联系起来,在企业的环境保护上起了很大作用,同时也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可靠信息,对企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中国将在2017年启动总量管制及配额交易的碳排放市场,希望2020年以2005年为基准碳排放强度下降45%,2030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有望达到峰值和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升到20%左右。碳排放信息披露是减少污染、实现碳减排的基本步骤之一。本文将通过碳信息披露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现阶段在碳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借鉴国外的可取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 碳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
2.1 碳信息的概念
2001年,作为世界上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的美国,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退出了《京都议定书》。国际气候问题陷入僵局,为了打破僵局,加快气候系统的制定,诞生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其精髓在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绿色能源的利用,其核心是能源的技术创新。因此,碳信息可以理解为:各类机构为提高能源效率,加快清洁能源的利用,包括能源技术创新等在内的相关信息。细分为四大类:第一,企业提高能源利用率所制定的方案的信息;第二,具体温室气体排放的信息;第三,与节能减排有关的信息;第四,与采取措施的最终成效相关的信息。
2.2 碳信息披露的概念
碳信息披露是指向公众公布的环境相关信息,包括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节能减排的有关政策和在这个阶段温室气体管理的有效性。碳信息披露效应是指碳信息公布之后,社会对其的反应和效果。本文将碳信息披露效应分为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前者是指企业披露碳信息对自身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及企业价值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后者是指企业披露碳信息对企业自身形象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商业机构对气候变化采取的行动从来没有如此强大和更好地被认同。随着人为原因造成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越来越不容置疑,龙头企业和他们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由过渡到低碳的全球经济带来的战略机遇。
2.3 碳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2.3.1 环境经济学理论
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社会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自然环境也受到巨大的破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冰川消融、物种灭绝等词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新闻报道上。其中,温室效应作为人类目前最大的难题之一,如果不能减轻温室效应,后果人类难以承担。人类应该放慢前进的脚步,将更多的目光放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上。相关研究人员认为,披露环境信息应包含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碳信息披露已成为环境经济学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第一次出现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提出在1987年世界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该报告完整解释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思想,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里约地球问题首脑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和《里约宣言》,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可持续发展全球行动计划,意味着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理论变成了行动。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也将可持续发展列入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理论包含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个范畴,它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改善生活状态,还要营造维护良好宜居的自然环境,所以一切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都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悖的。由此可知,碳信息披露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产生的。
2.3.3 社会责任理论
社会责任理论形成于20世纪,理论认为企业是社会组织中的一员,在盈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才能促进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公司不仅对其员工和消费者负责,还要对环境负责,公司的社会责任中包含了环境责任。有关法律规定经营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应由企业承担。具体来说,环境责任包含两个部分,第一是“谁污染谁治理”,第二是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要共同分担保护环境的责任。二氧化碳作为人们最熟悉的温室气体之一,已经对人类的生活环境构成威胁,从社会责任理论的角度考虑,披露碳信息是明智之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