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概述 1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1
2.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目标 2
2.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3
3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 3
3.1 发布总量分析 3
3.2 板块分布分析4
3.3 行业分布分析5
3.4 首次披露年报的公司和中止发布报告的公司分析6
3.5 报告类型和发布形式分析7
3.6 强制发布分析和自愿发布分析7
4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8
4.1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8
4.2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10
5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建议 11
5.1 完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11
5.2 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监管与审计 12
5.3 加强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16
图1 2010—2013年A股上市公司报告发布数量 3
图2 2013年各板块报告数量占比 4
图3 2013年各板块内发布报告公司数量及板块内占比 5
图4 2013年各行业发布报告公司板块内占比 6
图5 首次披露年报的公司/全部公司中发布报告的公司比 6
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2010—2013年各板块报告数量及占比4
表2 2012年、2013年各行业报告发布对比情况5
表3 2012年自愿发布的公司数量与发布报告公司数量占比8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很多矛盾和问题,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如雅培婴幼儿配方奶粉存在被肉毒杆菌污染的危险,美国康菲公司漏油事故引起渤海水污染,富士康员工因薪资水平低和加班时间长所引发的多起跳楼事件。这些不仅仅限制了我国经济的较快增长,而且违背了我国所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高度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意识的觉醒,企业被寄予的期望越来越高。企业的定位已经从单纯的营利组织发展到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公民。企业在追求营业利润的同时,也不能将产品质量、环境污染、劳动安全等问题置之度外,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建议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2 研究意义
对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是有助于促进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二是有助于完善相关理论构建和国家有关社会责任的政策和准则的编制,从而推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创新;三是有助于加强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有助于缓解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并对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可以进一步强化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并达到规范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作用。
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概述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 CSR)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欧立文谢尔顿于1924年在美国进行企业考察时提出。针对工业化进程中企业单纯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等短期行为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他认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应当只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经营者应该对与企业有利益相关的群体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1]。
1953年,霍华德?R?鲍恩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书中作出了社会责任的初始定义:“商人有义务按照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来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或采取行动。”该定义正式提出了企业及其经营者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从此开创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领域[2]。
此外,戴维斯在1960年提出:“商业至少是部分地超出了企业的经济和技术利益,为了某些理由而做出的决定和采取的行动”[3]。阿奇?B?卡罗尔在1979年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还包括慈善责任和道德责任”[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国的专家学者纷纷对企业社会责任展开详尽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充实、完善。虽然国际上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已经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合乎道德的行为。具体地说,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供应商、对消费者、对社区、对环境等一系列对象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证生产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生态环境、扶持弱势群体、支持慈善事业等[5]。
2.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目标
对外提供有用的社会责任信息是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目标。社会责任信息的使用者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府部门、环保组织、社会公众等外部信息使用者,也有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等内部信息使用者,站在不同的角度他们对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应不同的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须提供的信息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向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生产经营信息;二是向劳动部门提供企业员工就业信息;三是向环保部门提供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信息;四是向公众提供社会贡献信息;五是向安监部门提供企业贯彻落实相关产业安全法律法规信息。
提高社会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最终目标。社会效益的提出并非抵触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长远来看,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具体表现在经济效益提高了,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也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员工素质,从而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反之,履行了社会责任,增强了企业信誉,职工文化教育的投入增加,这无疑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6]。
2.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2)自愿发布分析
表3: 2012年自愿发布的公司数量与发布报告公司数量占比
统计显示,在自愿发布报告的公司数量占板块内发布报告公司的总数量的比例中,创业板公司达到96.43%,其后依次是中小板77.50%、深市主板38.98%和沪市主板21.20%[7]。
4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概述 1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1
2.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目标 2
2.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3
3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 3
3.1 发布总量分析 3
3.2 板块分布分析4
3.3 行业分布分析5
3.4 首次披露年报的公司和中止发布报告的公司分析6
3.5 报告类型和发布形式分析7
3.6 强制发布分析和自愿发布分析7
4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8
4.1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8
4.2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10
5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建议 11
5.1 完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11
5.2 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监管与审计 12
5.3 加强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16
图1 2010—2013年A股上市公司报告发布数量 3
图2 2013年各板块报告数量占比 4
图3 2013年各板块内发布报告公司数量及板块内占比 5
图4 2013年各行业发布报告公司板块内占比 6
图5 首次披露年报的公司/全部公司中发布报告的公司比 6
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2010—2013年各板块报告数量及占比4
表2 2012年、2013年各行业报告发布对比情况5
表3 2012年自愿发布的公司数量与发布报告公司数量占比8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很多矛盾和问题,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如雅培婴幼儿配方奶粉存在被肉毒杆菌污染的危险,美国康菲公司漏油事故引起渤海水污染,富士康员工因薪资水平低和加班时间长所引发的多起跳楼事件。这些不仅仅限制了我国经济的较快增长,而且违背了我国所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高度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意识的觉醒,企业被寄予的期望越来越高。企业的定位已经从单纯的营利组织发展到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公民。企业在追求营业利润的同时,也不能将产品质量、环境污染、劳动安全等问题置之度外,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建议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2 研究意义
对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是有助于促进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二是有助于完善相关理论构建和国家有关社会责任的政策和准则的编制,从而推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创新;三是有助于加强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有助于缓解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并对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可以进一步强化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并达到规范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作用。
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概述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 CSR)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欧立文谢尔顿于1924年在美国进行企业考察时提出。针对工业化进程中企业单纯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等短期行为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他认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应当只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经营者应该对与企业有利益相关的群体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1]。
1953年,霍华德?R?鲍恩在《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书中作出了社会责任的初始定义:“商人有义务按照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来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或采取行动。”该定义正式提出了企业及其经营者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从此开创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领域[2]。
此外,戴维斯在1960年提出:“商业至少是部分地超出了企业的经济和技术利益,为了某些理由而做出的决定和采取的行动”[3]。阿奇?B?卡罗尔在1979年提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还包括慈善责任和道德责任”[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国的专家学者纷纷对企业社会责任展开详尽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充实、完善。虽然国际上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已经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合乎道德的行为。具体地说,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供应商、对消费者、对社区、对环境等一系列对象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证生产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生态环境、扶持弱势群体、支持慈善事业等[5]。
2.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目标
对外提供有用的社会责任信息是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目标。社会责任信息的使用者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府部门、环保组织、社会公众等外部信息使用者,也有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等内部信息使用者,站在不同的角度他们对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应不同的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须提供的信息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向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生产经营信息;二是向劳动部门提供企业员工就业信息;三是向环保部门提供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信息;四是向公众提供社会贡献信息;五是向安监部门提供企业贯彻落实相关产业安全法律法规信息。
提高社会效益、实现社会净贡献最大化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最终目标。社会效益的提出并非抵触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长远来看,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具体表现在经济效益提高了,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也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员工素质,从而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反之,履行了社会责任,增强了企业信誉,职工文化教育的投入增加,这无疑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6]。
2.3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2)自愿发布分析
表3: 2012年自愿发布的公司数量与发布报告公司数量占比
统计显示,在自愿发布报告的公司数量占板块内发布报告公司的总数量的比例中,创业板公司达到96.43%,其后依次是中小板77.50%、深市主板38.98%和沪市主板21.20%[7]。
4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