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税务影响问题研究(附件)【字数:10548】
摘 要摘 要从2012年在上海开始试点,再到2016年5月1日的全面实施,“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影响可谓深刻而全面。物流业作为一种支持与服务产业,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攻坚期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在介绍“营改增”、物流企业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借助“外运发展”财务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该企业“营改增”后的税负增减情况,并以此为物流企业的典型代表,试图为物流企业更好地应对税改施行及企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方法建议。关键词营改增;物流企业;税负影响
目 录
0 引言 1
1 相关概念概述 2
1.1增值税 2
1.2营业税 2
1.3营改增 2
1.4物流企业 4
2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税负影响 5
2.1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 5
2.2对一般纳税人的影响 6
3外运发展税负影响案例分析 6
3.1外运发展简介 6
3.2外运发展“营改增”后的税负影响分析 8
4物流企业“营改增”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1
4.1外运发展税负变化原因分析 11
4.2物流企业税改后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4.3应对营改增的对策建议 12
结 论 15
致 谢 16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税务影响问题研究
0 引言
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展理念与时俱进,更科学、更经济的发展方式“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与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税务体制,也随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地完善。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增值税作为一个新税种在我国诞生,后通过不断地探索,我国逐步开始全面实施规范化的增值税税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了使税收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步调尽可能保持一致,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完整的抵扣链,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中央政府将“营改增”提上了重要议程。而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在2011年11月16日共同颁布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无疑就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一步,方案中于2012年1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日起率先对服务业开展“营改增”试点工作。
从2012年在上海试点到2017年,这一项给企业减税降本的改革已经走过了五年多的时间,对于调结构稳增长、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营改增”的实施,无疑会对物流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一系列活动造成广泛的影响,它巧妙的将各流通环节有效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营改增”对物流企业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对物流业征收增值税后,物流业抵扣链的完整性增强,所影响到的行业之多、涉及面之广。按照税改方案,“营改增”对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有巨大推动作用。“营改增”之所以得以在2012年试点随后全面推开,除了是我国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在于它自身的不可取代的优势,“营改增”后不仅有利于消除两税并行征收的弊端,解决重复征税;而且也有利于降低企业税负,减轻企业压力,增强竞争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因而我将进行“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税务影响问题研究,以期帮助物流行业更好地适应政策改革、趋利避害,抓住机遇实现企业升级腾飞,也希望能够帮助物流企业适应我国税制改革并为其合理降低税费、成本费用提供一些方法建议。
1 相关概念概述
1.1增值税
1.1.1增值税定义
增值税(VAT)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随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是以商品和劳务、应税行为在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1.1.2增值税特点
生产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如果每次都按全额征税,那么则会造成重复征税、税负过重等问题的产生。对增值税而言,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不征税,只对形成的增值额部分进行征税,因此重复征税问题得到解决。以增值额作为增值税的计征对象进行税收征收,不仅能很好的降低流通成本,而且也能够达到降低企业税负的目标。
1.2营业税
1.2.1营业税定义
在“营改增”之前,营业税是指对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营业额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商品劳务税[3]。
1.2.2营业税的特点
(1)征税范围广:除了纳入增值税征税对象范围之外的都征收营业税,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
(2)对营业额征税:在对营业税进行征收时,计税依据是其发生应税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营业收入。而营业税是价内税,直接造成了重复征税,企业税负加重。
在政府为企业减负降本的方针指导下,“营改增”是必然的趋势。
1.3营改增
1.3.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定义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对增值部分进行征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目的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赋税,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3.2营改增优势
第一,对企业来说,有利于避免重复征税的发生,起到减负降本的效果。征收营业税的税收管理程序是简单的,但是重复征税的致命弱点却无法逃避开来,尤其是当流通的次数不断增加时,给企业造成重复征收的税额也就越大,这对于参与流通的企业而言带来的是更高的税负,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而“营改增”后此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第二,对于政府而言,有利于减少逃税漏税行为,增强税收监管效果。在“营改增”全面推行后,有利于“环环征收,层层抵扣”抵扣链的最终形成,从而对于税收部门来说,税务管理工作更便于开展,对企业能够起到更好地监督和控制,有利于减少逃税漏税。
第三,对于产业来说,有利于提高市场资源利用率。在“营改增”之前,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征收,除了之前提到的重复征税问题的产生,与此同时它对于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形成是非常不利地,这将会大大降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资源浪费也就有因可寻。那么在“营改增”工作的全面开展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减少税收因素对市场的扭曲。
目 录
0 引言 1
1 相关概念概述 2
1.1增值税 2
1.2营业税 2
1.3营改增 2
1.4物流企业 4
2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税负影响 5
2.1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 5
2.2对一般纳税人的影响 6
3外运发展税负影响案例分析 6
3.1外运发展简介 6
3.2外运发展“营改增”后的税负影响分析 8
4物流企业“营改增”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1
4.1外运发展税负变化原因分析 11
4.2物流企业税改后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4.3应对营改增的对策建议 12
结 论 15
致 谢 16
“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税务影响问题研究
0 引言
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展理念与时俱进,更科学、更经济的发展方式“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与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税务体制,也随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地完善。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增值税作为一个新税种在我国诞生,后通过不断地探索,我国逐步开始全面实施规范化的增值税税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了使税收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步调尽可能保持一致,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完整的抵扣链,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中央政府将“营改增”提上了重要议程。而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在2011年11月16日共同颁布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无疑就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一步,方案中于2012年1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日起率先对服务业开展“营改增”试点工作。
从2012年在上海试点到2017年,这一项给企业减税降本的改革已经走过了五年多的时间,对于调结构稳增长、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营改增”的实施,无疑会对物流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一系列活动造成广泛的影响,它巧妙的将各流通环节有效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营改增”对物流企业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对物流业征收增值税后,物流业抵扣链的完整性增强,所影响到的行业之多、涉及面之广。按照税改方案,“营改增”对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有巨大推动作用。“营改增”之所以得以在2012年试点随后全面推开,除了是我国发展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在于它自身的不可取代的优势,“营改增”后不仅有利于消除两税并行征收的弊端,解决重复征税;而且也有利于降低企业税负,减轻企业压力,增强竞争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因而我将进行“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税务影响问题研究,以期帮助物流行业更好地适应政策改革、趋利避害,抓住机遇实现企业升级腾飞,也希望能够帮助物流企业适应我国税制改革并为其合理降低税费、成本费用提供一些方法建议。
1 相关概念概述
1.1增值税
1.1.1增值税定义
增值税(VAT)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随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是以商品和劳务、应税行为在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1.1.2增值税特点
生产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如果每次都按全额征税,那么则会造成重复征税、税负过重等问题的产生。对增值税而言,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不征税,只对形成的增值额部分进行征税,因此重复征税问题得到解决。以增值额作为增值税的计征对象进行税收征收,不仅能很好的降低流通成本,而且也能够达到降低企业税负的目标。
1.2营业税
1.2.1营业税定义
在“营改增”之前,营业税是指对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营业额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商品劳务税[3]。
1.2.2营业税的特点
(1)征税范围广:除了纳入增值税征税对象范围之外的都征收营业税,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
(2)对营业额征税:在对营业税进行征收时,计税依据是其发生应税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营业收入。而营业税是价内税,直接造成了重复征税,企业税负加重。
在政府为企业减负降本的方针指导下,“营改增”是必然的趋势。
1.3营改增
1.3.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定义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对增值部分进行征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目的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赋税,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3.2营改增优势
第一,对企业来说,有利于避免重复征税的发生,起到减负降本的效果。征收营业税的税收管理程序是简单的,但是重复征税的致命弱点却无法逃避开来,尤其是当流通的次数不断增加时,给企业造成重复征收的税额也就越大,这对于参与流通的企业而言带来的是更高的税负,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而“营改增”后此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第二,对于政府而言,有利于减少逃税漏税行为,增强税收监管效果。在“营改增”全面推行后,有利于“环环征收,层层抵扣”抵扣链的最终形成,从而对于税收部门来说,税务管理工作更便于开展,对企业能够起到更好地监督和控制,有利于减少逃税漏税。
第三,对于产业来说,有利于提高市场资源利用率。在“营改增”之前,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征收,除了之前提到的重复征税问题的产生,与此同时它对于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形成是非常不利地,这将会大大降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资源浪费也就有因可寻。那么在“营改增”工作的全面开展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减少税收因素对市场的扭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