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会计现状及发展研究
环境会计现状及发展研究[20191230190203]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环境会计,问题,发展
目 录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内容1
1.3 研究方法2
1.4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2
2 环境会计论述2
2.1 环境会计的定义2
2.2 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3
3 国外环境会计现状6
3.1 美国环境会计现状6
3.2 日本环境会计现状8
4 我国环境会计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9
4.1 我国环境会计现状9
4.2 我国环境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9
5 进一步推动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对策建议13
5.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13
5.2 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13
5.3 提高企业对环境问题和环境会计的重视程度14
5.4 为社会公众充分发挥监督权力创造有利条件15
5.5 积极促进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16
5.6 培养环境会计专业人才17
结论19
致谢20
参考文献21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世界经济正在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的经济成就却是以牺牲自然环境这一巨大的代价换来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2013年年末出现的全国大面积持续雾霾天气现象,更是显示我国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环境问题早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于是人们开始致力于探索出一条既能实现经济发展,又能有效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企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其日常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使用和投入,以及由此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仅仅用传统会计是无法衡量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环境会计的概念产生了。
尽管国际范围内的环境会计研究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其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核算体系。环境会计出现和应用,对于缓解环境问题,帮助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承担保护环境义务,弥补传统会计的局限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进行环境会计的研究和应用对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内容
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通过这部分的介绍,可以对整个论文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第二部分是环境会计论述。根据众多学者对环境会计的定义,笔者进行了归纳和表述,并以此为基础,从多个方面入手对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三部分是国外环境会计现状。将美国和日本的环境会计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了美、日两国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同时将其中可借鉴的经验进行总结。第四部分是我国环境会计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该部分首先对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概括总结,然后从环境会计法律法规、理论及实务研究、环境会计报告的披露、专业人才缺乏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我国目前发展环境会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针对第四部分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以此推动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
1.3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调查法,参考大量相关文献,反映出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法,比较国内外关于环境会计的文献,根据先进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找到可借鉴之处,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找到适合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之路。文献所获得资料来自于图书馆、期刊文献以及网络数据库等。
1.4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条理清晰,论述较为详细。在指出我国环境会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时,从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别从理论、政府、企业、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实例研究,无法进行具有实践性的探索。并且笔者能力有限,对环境会计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因此难免对一些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
2 环境会计论述
2.1 环境会计的定义
环境会计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发展而产生的一门理论。环境会计作为传统会计的一个新的的分支,它既继承了传统会计的理论,然而又与传统会计有着区别,为了能够更好的对课题展开研究,我们首先应该对环境会计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1.1 国外学者的定义
英国学者R.H.Gray认为,环境会计是指一种着眼于在人造和自然资本增减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1]。
Martin Freedman,Bikki Jaggi的看法是,环境会计主要关注的是与污染有关的表现和成本的测量,并且将这些信息报告给利益相关者[2]。
日本环境部《环境会计指南——2002年版》指出,环境会计是指,企事业单位等立志于可持续发展,以不断保持与社会的良好关系,有效且高效地维持环保活动为目的,对用于环保的成本以及通过环保活动所获得的效益进行认识,尽可能地进行定量(货币单位和实物单位)计量、传达的体系[3]。
2.1.2 我国学者的定义
我国开始进行环境会计研究的时间较晚,直到二十世八十年代末才引进了环境会计的概念。九十年代我国逐渐开展了对绿色GDP的研究,进而延伸至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较早引进环境会计的孟凡利教授认为,“环境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具体地说,它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所作的反映和控制”、“是环境学、环境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相结合的产物”[4]。
蔡昌在《论环境会计》中指出,“环境会计又名绿色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环境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的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经营成果影响的一门学科”[5]。
纵观各国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将环境会计的定义总结为:环境会计是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学科,继承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也吸收了环境学等学科的理论,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下,企业经营管理者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经济活动中,运用货币和实物计量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而对企业的环境活动以及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所作的反应及控制。
2.2 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组织的重视,如何平衡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举世瞩目的问题。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首次将环境问题纳入国际事务议程,呼吁各国政府要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世界自然保护战略》中最早定义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政府在许多国家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路径,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或是采用经济手段来控制企业对于自然资源的滥用和破坏。人们加深了对环境会计的认识,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会计的实施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也意识到了环境会计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密切关注环境会计的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环境会计,问题,发展
目 录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内容1
1.3 研究方法2
1.4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2
2 环境会计论述2
2.1 环境会计的定义2
2.2 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3
3 国外环境会计现状6
3.1 美国环境会计现状6
3.2 日本环境会计现状8
4 我国环境会计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9
4.1 我国环境会计现状9
4.2 我国环境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9
5 进一步推动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对策建议13
5.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13
5.2 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13
5.3 提高企业对环境问题和环境会计的重视程度14
5.4 为社会公众充分发挥监督权力创造有利条件15
5.5 积极促进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16
5.6 培养环境会计专业人才17
结论19
致谢20
参考文献21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世界经济正在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的经济成就却是以牺牲自然环境这一巨大的代价换来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2013年年末出现的全国大面积持续雾霾天气现象,更是显示我国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环境问题早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于是人们开始致力于探索出一条既能实现经济发展,又能有效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企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其日常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使用和投入,以及由此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仅仅用传统会计是无法衡量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环境会计的概念产生了。
尽管国际范围内的环境会计研究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其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核算体系。环境会计出现和应用,对于缓解环境问题,帮助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承担保护环境义务,弥补传统会计的局限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进行环境会计的研究和应用对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内容
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通过这部分的介绍,可以对整个论文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第二部分是环境会计论述。根据众多学者对环境会计的定义,笔者进行了归纳和表述,并以此为基础,从多个方面入手对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三部分是国外环境会计现状。将美国和日本的环境会计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了美、日两国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同时将其中可借鉴的经验进行总结。第四部分是我国环境会计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该部分首先对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概括总结,然后从环境会计法律法规、理论及实务研究、环境会计报告的披露、专业人才缺乏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我国目前发展环境会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针对第四部分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以此推动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
1.3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调查法,参考大量相关文献,反映出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法,比较国内外关于环境会计的文献,根据先进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找到可借鉴之处,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找到适合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之路。文献所获得资料来自于图书馆、期刊文献以及网络数据库等。
1.4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条理清晰,论述较为详细。在指出我国环境会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时,从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别从理论、政府、企业、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实例研究,无法进行具有实践性的探索。并且笔者能力有限,对环境会计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因此难免对一些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
2 环境会计论述
2.1 环境会计的定义
环境会计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发展而产生的一门理论。环境会计作为传统会计的一个新的的分支,它既继承了传统会计的理论,然而又与传统会计有着区别,为了能够更好的对课题展开研究,我们首先应该对环境会计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1.1 国外学者的定义
英国学者R.H.Gray认为,环境会计是指一种着眼于在人造和自然资本增减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1]。
Martin Freedman,Bikki Jaggi的看法是,环境会计主要关注的是与污染有关的表现和成本的测量,并且将这些信息报告给利益相关者[2]。
日本环境部《环境会计指南——2002年版》指出,环境会计是指,企事业单位等立志于可持续发展,以不断保持与社会的良好关系,有效且高效地维持环保活动为目的,对用于环保的成本以及通过环保活动所获得的效益进行认识,尽可能地进行定量(货币单位和实物单位)计量、传达的体系[3]。
2.1.2 我国学者的定义
我国开始进行环境会计研究的时间较晚,直到二十世八十年代末才引进了环境会计的概念。九十年代我国逐渐开展了对绿色GDP的研究,进而延伸至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较早引进环境会计的孟凡利教授认为,“环境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具体地说,它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所作的反映和控制”、“是环境学、环境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相结合的产物”[4]。
蔡昌在《论环境会计》中指出,“环境会计又名绿色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环境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的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经营成果影响的一门学科”[5]。
纵观各国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将环境会计的定义总结为:环境会计是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学科,继承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也吸收了环境学等学科的理论,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下,企业经营管理者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经济活动中,运用货币和实物计量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而对企业的环境活动以及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所作的反应及控制。
2.2 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组织的重视,如何平衡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举世瞩目的问题。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首次将环境问题纳入国际事务议程,呼吁各国政府要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世界自然保护战略》中最早定义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政府在许多国家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路径,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或是采用经济手段来控制企业对于自然资源的滥用和破坏。人们加深了对环境会计的认识,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会计的实施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也意识到了环境会计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密切关注环境会计的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