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目录
1 引言 1
2 应收账款的概述 1
2.1 应收账款的定义 1
2.2 应收账款的功能 1
3 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与存在的风险 2
3.1 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 2
3.2 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 2
4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 4
4.1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4
4.2 企业内控措施不到位 5
4.3 企业信用管理不健全 6
4.4 后期追收不力,账龄分析不足 6
4.5 应收账款的会计监督不到位 7
5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7
5.1 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7
5.2 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 8
5.3 应收账款的事后控制 10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由于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使得我国的资信管理体系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薄弱的信用基础加上不完善的资信评级系统不利于企业资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对客户信用档案的完善。故企业在销售时由于对客户的信誉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易导致盲目赊销现象的发生,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日益增多的应收账款在企业的主营收入中占比越来越高,且其直接影响着企业资金链条运转的稳定性和经营效益,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防控其风险的发生已成为现代企业资金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管理不善,必然会导致应收账款坏账、呆账风险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企业的发展运营,故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对应收账款的风险危害认识不足,忽视对应收帐款的管控,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管理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探讨如何有效管控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对于企业提高效益,规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应收账款的概述
2.1 应收账款的定义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或劳务接受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收销售额、应收票据、其他应收账款等[1]。由销售活动产生的应该收取的货款当其还款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运营周期内时可将其归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本质上是企业的一项债权,并不是实质性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属流动资产,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2.2 应收账款的功能
2.2.1 开拓新市场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大多数企业选择利用促销的方式来提高销量,扩充产品市场,其中最常用的便是赊销方式。企业一般采取先将产品赊销给客户形成应收账款的政策来促进销售,这样即便客户资金暂时短缺,也能够按需购买商品,起到扩大销售的作用。应收账款的实质是企业以赊销方式销售时在为客户提供所需商品的同时给予其类似短期借款的资金融资,这样企业可以在销售商品的同时为客户的资金运转提供方便。应收账款的短期融资功能使顾客在购买商品时更倾向于选择赊销,同时这对企业推销新产品、扩展新市场、拉拢忠实客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2 资金融通
当企业资金出现短缺时,可以将应收账款以贴现等方式转让给银行或第三方来获取流动资金支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2.3 减少存货
企业在产成品存货持有期间,要追加支出管理费、保险费和仓储费等费用,产成品的存货量与其费用的支出成正比例关系;反之,如果企业持有的是应收账款,则无需考虑上述费用的支出。故企业可选择赊销的方式将大部分的存货转变为应收账款来达到降低库存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3 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与存在的风险
3.1 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
3.1.1 应收账款的总体规模
相关报道指出,我国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上升导致其发生风险的概率加大,截至2015年12月,全国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总额为114546.9亿元,比上年增长7.9%,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5天;持续增加的应收账款总额,不断延长的回收期限,明显增加了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坏账、呆账的风险。
3.1.2 应收账款的金额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据有关部门调查,当下超过四成的购买者在交易时要求将传统的“货到付款”销售方式转变为“赊销”,即货到10~30天后付款,使得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日益增加,部分企业月收入中大部分是应收账款,企业之间货款拖欠现象频发,逾期应收账款数额持续累积,部分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超过50%,与发达国家20%的水平相比应收账款数额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运用效率,这已经成为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一大阻碍。
3.2 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
3.2.1 应收账款的成本风险
应收账款是企业采取赊销方式进行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而应该向客户收取的款项[2]。由此可知,应收账款的发生在提高企业经营利润的同时,对其的管理也会给企业带来相应的成本费用,主要包括以下3项成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是企业扩大销售、开拓市场的产物,视为企业的一项短期投资,即丧失了将该部分资金投资于金融市场或用作其他方面投资以获得相应收入的机会。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具体可由企业赊销业务所投入的资金与市场资金成本率(一般可按有价证券利息率)的乘积计算得出。
(2)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些企业没有及时完成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清理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造成应收账款的增多且数额巨大的长期挂账现象。长期挂账意味着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逾期无法收回的风险,便会给企业带来减值损失,即坏账成本。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数额应计提坏账准备并转入当期损益,长期挂账增加了应收账款坏账的损失风险,导致了企业大量资金的损失和财务费用的增加且应收账款的数额与坏账成本之间成正比例关系。如浙江百大集团,在2000年初账龄达2~3年之久的应收账款基本没有回收,在资产负债表上3年以上的高龄应收账款坏账风险的可能性很大,但该公司对这些高龄应收账款仍按5%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风险储备严重不足,在2001年该公司变更会计估计,对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按20%计提坏账准备,并且积极核销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最终导致2001年的利润减少了500万。
(3)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即企业对应收账款的产生、监督、追回的全程管理所需支出的费用,主要包括应收账款账簿的记录费用,调查客户资信的费用,账款回收过程中的差旅费、诉讼费、人员工资以及其他费用等[3]。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越久,所花费的管理成本越高。
结论
应收账款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决定了其在企业的货币资金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直接关系着企业资金的运转情况,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赊销是企业增加销售,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但随之产生的应收账款对于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如果企业能够实时有效的管理应收账款,便可以加快存货的周转速度,促进生产销售的循环,在合理的范围内,还可以完善企业的财务报表;但应收账款的存在占用了企业的资金货币,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其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耗费人力物力等管理成本,如果发生坏账,还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损失。所以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控制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想要有效地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其造成的损失,需要企业领导提高管理意识,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顺畅,协调合作,分析企业应收账款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控制,形成完善的管控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其风险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1 引言 1
2 应收账款的概述 1
2.1 应收账款的定义 1
2.2 应收账款的功能 1
3 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与存在的风险 2
3.1 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 2
3.2 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 2
4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 4
4.1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4
4.2 企业内控措施不到位 5
4.3 企业信用管理不健全 6
4.4 后期追收不力,账龄分析不足 6
4.5 应收账款的会计监督不到位 7
5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7
5.1 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7
5.2 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 8
5.3 应收账款的事后控制 10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由于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使得我国的资信管理体系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薄弱的信用基础加上不完善的资信评级系统不利于企业资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对客户信用档案的完善。故企业在销售时由于对客户的信誉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易导致盲目赊销现象的发生,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日益增多的应收账款在企业的主营收入中占比越来越高,且其直接影响着企业资金链条运转的稳定性和经营效益,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防控其风险的发生已成为现代企业资金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管理不善,必然会导致应收账款坏账、呆账风险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企业的发展运营,故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对应收账款的风险危害认识不足,忽视对应收帐款的管控,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管理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探讨如何有效管控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对于企业提高效益,规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应收账款的概述
2.1 应收账款的定义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或劳务接受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收销售额、应收票据、其他应收账款等[1]。由销售活动产生的应该收取的货款当其还款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运营周期内时可将其归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本质上是企业的一项债权,并不是实质性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属流动资产,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2.2 应收账款的功能
2.2.1 开拓新市场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大多数企业选择利用促销的方式来提高销量,扩充产品市场,其中最常用的便是赊销方式。企业一般采取先将产品赊销给客户形成应收账款的政策来促进销售,这样即便客户资金暂时短缺,也能够按需购买商品,起到扩大销售的作用。应收账款的实质是企业以赊销方式销售时在为客户提供所需商品的同时给予其类似短期借款的资金融资,这样企业可以在销售商品的同时为客户的资金运转提供方便。应收账款的短期融资功能使顾客在购买商品时更倾向于选择赊销,同时这对企业推销新产品、扩展新市场、拉拢忠实客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2 资金融通
当企业资金出现短缺时,可以将应收账款以贴现等方式转让给银行或第三方来获取流动资金支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2.3 减少存货
企业在产成品存货持有期间,要追加支出管理费、保险费和仓储费等费用,产成品的存货量与其费用的支出成正比例关系;反之,如果企业持有的是应收账款,则无需考虑上述费用的支出。故企业可选择赊销的方式将大部分的存货转变为应收账款来达到降低库存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3 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与存在的风险
3.1 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
3.1.1 应收账款的总体规模
相关报道指出,我国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上升导致其发生风险的概率加大,截至2015年12月,全国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总额为114546.9亿元,比上年增长7.9%,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5天;持续增加的应收账款总额,不断延长的回收期限,明显增加了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坏账、呆账的风险。
3.1.2 应收账款的金额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据有关部门调查,当下超过四成的购买者在交易时要求将传统的“货到付款”销售方式转变为“赊销”,即货到10~30天后付款,使得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日益增加,部分企业月收入中大部分是应收账款,企业之间货款拖欠现象频发,逾期应收账款数额持续累积,部分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超过50%,与发达国家20%的水平相比应收账款数额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运用效率,这已经成为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一大阻碍。
3.2 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
3.2.1 应收账款的成本风险
应收账款是企业采取赊销方式进行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而应该向客户收取的款项[2]。由此可知,应收账款的发生在提高企业经营利润的同时,对其的管理也会给企业带来相应的成本费用,主要包括以下3项成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应收账款是企业扩大销售、开拓市场的产物,视为企业的一项短期投资,即丧失了将该部分资金投资于金融市场或用作其他方面投资以获得相应收入的机会。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具体可由企业赊销业务所投入的资金与市场资金成本率(一般可按有价证券利息率)的乘积计算得出。
(2)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些企业没有及时完成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清理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造成应收账款的增多且数额巨大的长期挂账现象。长期挂账意味着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逾期无法收回的风险,便会给企业带来减值损失,即坏账成本。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数额应计提坏账准备并转入当期损益,长期挂账增加了应收账款坏账的损失风险,导致了企业大量资金的损失和财务费用的增加且应收账款的数额与坏账成本之间成正比例关系。如浙江百大集团,在2000年初账龄达2~3年之久的应收账款基本没有回收,在资产负债表上3年以上的高龄应收账款坏账风险的可能性很大,但该公司对这些高龄应收账款仍按5%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风险储备严重不足,在2001年该公司变更会计估计,对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按20%计提坏账准备,并且积极核销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最终导致2001年的利润减少了500万。
(3)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即企业对应收账款的产生、监督、追回的全程管理所需支出的费用,主要包括应收账款账簿的记录费用,调查客户资信的费用,账款回收过程中的差旅费、诉讼费、人员工资以及其他费用等[3]。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越久,所花费的管理成本越高。
结论
应收账款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决定了其在企业的货币资金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直接关系着企业资金的运转情况,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赊销是企业增加销售,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但随之产生的应收账款对于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如果企业能够实时有效的管理应收账款,便可以加快存货的周转速度,促进生产销售的循环,在合理的范围内,还可以完善企业的财务报表;但应收账款的存在占用了企业的资金货币,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其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耗费人力物力等管理成本,如果发生坏账,还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损失。所以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控制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想要有效地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其造成的损失,需要企业领导提高管理意识,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顺畅,协调合作,分析企业应收账款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控制,形成完善的管控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其风险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