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以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为例

欠发达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以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为例[20200511190642]
摘要: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推出了很多举措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城乡居民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这样的话公共服务的差距仍存在。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是当务之急,也是我国在“十二五”时期政府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民生目标。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在全国范围内看来,不仅是西部与东部之间问题突出,就西部省区内这种差距也是非常明显的。本文就是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义务教育为例,就该地区的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就如何有效推进该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对策建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关键字:宁夏同心县;城乡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均等化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导论 2
(一)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2
1.研究的缘起 2
2.研究的意义 2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2
1.国外研究述评 2
2.国内研究述评 3
(三)研究目标及研究思路 3
1.研究目标 3
2.研究思路 3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3
1.研究的内容 3
2.研究方法 4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4
1.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4
2.论文的不足之处 4
二、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相关概念界定 4
(一)基本公共服务 4
(二)义务教育 5
(三)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 5
三、欠发达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现状分析--以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为例 6
(一)同心县义务教育基本概况 6
(二)义务教育调查对象及数据来源 7
1.调查对象与指标 7
2.数据来源 8
(三)同心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现状 8
1.地区间义务教育师资比较 8
2.地区间义务教育投资经费比较 8
3.地区间办学条件比较 8
4.义务教育的城乡间差距 9
(四)同心县义务教育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 10
1.取得的成效 10
2.面临的问题 10
四、欠发达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问题成因分析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 (一)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城乡教育差距的形成 11
(二)教育财政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1
(三)制度性原因:政府职责与公共服务 11
五、国内其它县级区域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经验借鉴 11
(一)苏州对其县级区域义务教育实施的经验借鉴 11
(二)北京对其县级区域义务教育实施的经验借鉴 12
六、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13
(一)对欠发达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的结论 13
(二)推进欠发达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3
1.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13
2.完善公共教育财政制度 13
3.建立义务教育基本准则,制定相应的责任、程序、目标以及监控办法 14
4.扩大教育经费来源,建立激励民间资金投入机制 14
6.建立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和预警机制 14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欠发达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
---以宁夏吴忠市同心县为例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
1.研究的缘起
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自21世纪以来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快速发展的生产力以及不断提高的财政能力,为人民享受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带来了可能。这种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发展观,相应地要求政府转变职能,调整政府考核体系,政府要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公共物品,关注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福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这也是我们党保障民生,关注、重视人民物质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
在公共服务领域中,义务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对人还是国家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个人,随着其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也会相应得到提升,最终通过各种方法实现个人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有大量研究证明,小学和中学的教育收益率最高,且教育收益率会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降低(Psacharopoulos, 1985;世界银行,1993);对于国家而言,教育发展能推动长期的经济增长。它主要是通过内部作用和外溢作用推动经济增长,从而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此同时教育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教育的不断发展可以造就合格公民,提高国民素质,对于促进地区和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建立一个和谐社会。义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大力推动义务教育的发展具有更加突出的重要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以县为主”体制实施以来,特别是新体制下的义务教育投资情况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本文将对宁夏农村义务教育做出探索[1]。
2.研究的意义
(1)研究的理论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还将继续扩大,服务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新阶段里,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从“十一五”改革到从实现2020年的发展目标,“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普惠于民的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项政策,都是为了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改善民生。
本文通过借鉴已研究的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义务教育现状,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评价体系的内容,其次是根据相关统计年鉴和实际调研的数据,确定符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区情的评估体系,进而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2)研究的现实意义
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我们乡镇和农村的各项改革需求日益凸显,公共服务的不到位、公共产品的短缺都在加剧各种社会矛盾的滋生。在这种情况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义务教育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现实和迫切的需求。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还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要建立城市和农村、城市和城市之间互补互促,形成平等和谐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1.国外研究述评
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总结下来有以下3个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理论形成的初始阶段、公共经济学研究阶段和新公共管理研究阶段[2]。
(1)基本公共服务概念形成阶段:最初提出公共服务概念的是德国社会政策学派的杰出代表瓦格纳,他所主张的是公共支出再生产性学说。1912年法国的公法学者莱昂迪骥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的概念:“任何因其与社会团结的实现与促进不可分割,而必须由政府来加以规范和控制的活动,就是一项公共服务,只要它具有除非通过政府干预,否则便不能得到保障的特征”。初次将该理念作为公法制度的基础。
(2)公共经济学研究阶段:1929年凯恩斯在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时期提出了政府干预论,政府主要通过干预市场相关运作来提高居民消费,吸引投资。凯恩斯之后,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萨缪尔森首次提出了“公共产品”并为其提出明确的定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等生产或消费无效率的情况是因为政府失灵,必须通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以调节经济运行”[3]。
2.义务教育投资经费比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83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