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年人的社区参与状况研究以l社区为例(附件)

摘 要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倡导老年人参与到社会、经济、文化、宗教和公民活动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进行体力劳动获得报酬的层面。老年人的社区参与是积极老龄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作为老年人最常活动的区域,不该把老年人一味地视为被关怀、被照顾的对象,要充分挖掘出老年人身上所具备的潜能,让老年人成为促进社区更好发展积极而重要的力量。基于调查研究,了解与分析了L社区老年人社区参与的现状、社区参与的困境及缘由,并总结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内生要素与外生要素共同配合发挥作用,建立起社区参与的动力体系,希望这些建议能为L社区老年人的社区参与贡献微薄之力。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文献综述 1
(三)研究方法 2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3
(一)概念界定 3
(二)理论基础 3
三、L社区老年人社区参与的现状 5
(一)被调查老年人人口状况 5
(二)被调查老年人社区参与基本情况 6
(三)L社区老年人社区参与的困境 8
四、L社区老年人社区参与困境的原因分析 10
(一)管理方多元导致责任不明、分工不清 10
(二)参与保障不健全、服务意识不强 10
(三)资源整合不足、利用不充分 10
(四)老年人自身条件限制 11
五、促进老年人社区参与的建议 12
(一)社区管理方明确分工,全心全意为社区成员服务 12
(二)打造高水平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12
(三)多渠道资金投入体系的建设 12
(四)打造老年人社区参与激励机制 13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附 录 17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世界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根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41亿人,已占全国总人口的17.3%,仅2017年,我国就新增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了超过一千万的老年人口,我国是第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两亿的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人口基数庞大,并且未富先老。中国正经受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考验,我们要积极应对老龄化、科学应对老龄化、实现健康老龄化。本研究在对济南L社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该社区老年人社区参与的状况,分析老年人社区参与的困境及缘由,提出相应的建议,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进行社区参与,丰富晚年生活;促进社区与老年人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推动社区健康持续发展。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齐美尔的社区失落论认为城市社区邻里之间关系变得疏远,原来的亲密关系已经不存在,变成了金钱利益至上的关系;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和赫伯特.甘斯(Herbert Gans)提出的社区继存论认为城市人口多、密度高、异质性强,这些特征并没有影响邻里之间的关系;费舍尔(Claude Fischer)、韦尔曼(B.Wellman)和雷顿(B.Leighton)提出的社区解放论认为,社区居民要打破场所和地域的限制,在更加广阔的社交领域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Draper(2010)提出利用多种方法来促进居民对社区的认识。Chavis(1990)提出应培养社区居民进行社区参与的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地进行社区参与,维护居民人身自由的权利。
2.国内研究现状
申南乔(2017)从宏观和微观双向视角分析了城市老年人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侯静、李戈(2017)以北京市某社区为例,从物质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等不同方面分析了老年人社区参与的优势资源;刘澜淼(2015)从建立老年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角度为老年人社区参与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刘树云(2011)则从参与主体和参与环境上对威海市某街道老年人进行了研究分析;李宗华(2011)认为老年人的年龄、文化程度、社区邻里间的熟悉度、集体活动的开展情况等因素都影响着老年人的社区参与。
综上,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总结出了老年人社区参与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查阅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L社区老年人社区参与的现实状况,提出较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建议与经验,为老年人的社区参与贡献微薄之力。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建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本人曾于2017年在L社区做过志愿服务活动,并短暂地居住,对该社区情况较为了解。同时结识了部分老年人,通过与社区内老年人面对面的交流以及无结构式的访谈,得到了L社区老年人关于社区参与真实的反馈,了解了他们真实的情感和感受。
本研究的资料数据收集方法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无结构访谈法。笔者设计了题为《城市老年人社区参与的调查问卷》的问卷,由L社区内的老年人进行填写,帮助笔者掌握L社区老年人社区参与现状的第一手资料,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真实可信的数据支持。笔者设计的问卷向被访问者提出15个问题,包括了被访问者的个人基本情况,被访问者社区参与的近期现状,被访问者社区参与的满意度及个人建议等。调查时间为2017年底至2018年4月,笔者首先发放了15份问卷进行试调查,发现问卷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由于字体太小,老年人视力不好看不清字迹;问卷中过多的专业词汇导致老年人理解困难;问卷中存在一些错别字,排版错误;问卷只有单选题无法帮助老年人全面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于是笔者重新进行了问卷设计,尽量满足了老年人填写问卷时的需求,以方便我们的调查和分析。另外,笔者针对城市社区老年人与社会工作机构人员进行了无结构式访谈。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老年人
不同的学术领域对于老年人的划分标准和定义不尽相同。单纯从生理学上讲,19岁之前是生长发育期,20到39岁是成熟期,40到59岁是衰老前期,60岁以上的称为老年人;心理学上往往是根据心理层次进行划分,认为心理年龄60岁以上的人才能被称为老年人;国际上把65周岁以上人称为老年人;但是,亚洲地区一般将60岁作为老年人口与中年人口的分界线,我国也将60岁作为划分老年人的通用标准。因此,本文所指的老年人为60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
2.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为了社区与居民的共同发展,怀着公共参与的精神,参与到社区各类公共事物的过程。社区应该为居民创造合适的机会,鼓励社区居民贡献自己的力量来帮助社区的发展,同时,社区也要为居民创造条件,使得居民能够更广泛地参与这些活动并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最终社区与居民平等分享发展成果。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相关政策的制定,社区各项活动的执行和管理工作,这是社区成员不可剥夺的权利也是一项义务。本文所指的社区参与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活动的过程,包括文体性参与、志愿性参与、自治性参与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3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