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冲突研究以焦作北朱村为例

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承载了我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是我们人类对古老文明的记忆。随着传统村落与外界联络的慢慢增多,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正面临着逐渐消亡的极大挑战。本文以焦作北朱村为例,通过探索北朱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冲突体现,分析其产生冲突的原因,找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矛盾冲突的解决对策,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目录
一、概念界定 2
(一)传统村落 2
(二)文化遗产 2
(三)保护与开发 2
二、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 2
(一)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概况 3
(二)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的内容与形式 3
1.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内容 3
2.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开发内容 3
3.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形式 3
三、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冲突的具体体现 3
(一)对传统村落稀缺性认识不足,开发过度,文化遗产面临失真 4
(二)责任不明确,“保护”遭受冷落 4
(三)开发急功近利,缺乏长期规划,造成文化资源浪费 4
四、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冲突的原因分析 4
(一)保护意识不强和保护责任不清 4
(二)政策法规不配套 5
(三)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健全 5
五、解决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冲突的对策 5
(一)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百姓保护意识 5
2.正确引导居民们参与保护工作,加强居民们保护的主动意识和积极意识 6
(二)加强立法保护工作,实现全面法制 6
1.通过立法保护 6
2.制定政策保护 6
(三)打造特色传统村落,落实保护基金,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6
结 语 6
致 谢 6
参考文献: 7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冲突研究
——以焦作北朱村为例
引言
传统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落是指历史时期已建村,有悠久的历史,目前仍然是以农业人口为主,并且仍然从事农业生产的村落。[1]它是我们中华农业文明的精华,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承载着厚重的中国农业文明和乡土文化。为更好地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我国进行了传统村落的调查选拔工作。[2]于是,各地政府纷纷响应号召,改建村落,以求入选,招商引资,谋求发展。于是传统村落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面临的保护与开发的问题业越来越多。传统村落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亡。因地制宜地保护传统村落,责无旁贷。
北朱村,是第二批入选国家传统村落名单的。它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庄。该村现存的古建筑,向上追溯到天启三年(1626年),向下延至到30年的中国共和国(1941年),真实地反映了三百多年我国中原地区百姓生活环境的发展历程,是研究中原民居的最好范例。但随着村落改建的进展,北朱村现在处处在施工,古屋改造装修现象泛滥,传统村落的原真性正在遭受一步步的破坏。为了解决开发和保护产生的冲突,本人于2015年4月对北朱村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活动,通过分析北朱村保护与开发产生冲突的原因,找出使保护与开发平衡的对策,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一、概念界定
(一)传统村落
“村落”,辞海中解释为村庄,汉语大词典中指村民聚居的地方,是聚落的一种基本类型,是农村聚落或乡村聚落的简称,是当时的农业人口长久生活、聚居和繁衍在的地域划分清楚的地方,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平台[3]。
“传统”,指从古代就沿袭下来的风俗文化、生活习惯等,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特性,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变化过程。传统村落是指历史时期已建村,保留着悠久的历史,仍以农业人口为主,并仍在从事农业生产的村庄[1]。
关于传统村落,学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形成了各自的一套认定标准。国家文物局,文化部,财政部,在发放传统村落调查通知书里这样清晰地表示:“传统村落是指那些成立较早,历史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化意义的,应该被保护的的村落。”[4]
与“传统村落”相对应的还有“历史文化村落”、“古村落”等。历史文化村落,顾名思义,指历史阶段形成的、一直保留到现在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古韵的村落。“古村落”是指地域环境都无多大改变的古代村落。其实,无论是历史文化村落还是古村落,它们都是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古代村落,与传统村落文化内涵基本相同。
(二)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文化内涵主要表现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方面。
物质文化遗产,指传统村落中现在保存的还比较完好的、门窗墙体色彩等外观依然体现着地方的特色的规模较大、数量较多的传统建筑。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传统村落里居民的生活习俗和由此衍生出的由声音、形象和技艺等构成的口头、体型、造型和综合文化等,口耳相传,延续保存。[5]
(三)保护与开发
保护:指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实行的主动、积极的动态的守护和管理。比如对传统建筑的改善、修复和对口头文化的传承保护。
开发:指根据传统村落当地的条件,运用一定的资金、技术手段,在科学的调查、评价、规划、建设、经营地基础之上,把还没有被利用的资源加以利用,已经被利用的资源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上加深挖掘,并结合市场、资源、产品、商品、人才等进行综合地研究,确定发展方向,配套相应的设施,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
(一)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概况
依据我国传统村落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得出,现在已经公布出的国家第一批、第二批的传统村落有1561个,2014年已经相继完成了第三批的选拔。总体上来看,传统村落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浙江等省,显现了南方多、北方少,尤其是东南和西南多的分布特点。[2]这些传统村落多为元代和明清两代时期形成。传统村落包含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还包含一些比较有特点的景观观赏名村和少数民族示范性村落。[6]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村落依据自身的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和保护,有一部分村落采取制定保护规划的方法保护村落,也有一少部分的村落模仿博物馆的方式发展。
目前对北朱村传统村落多以讲述张昺事件的方式提及焦作市北朱村的传统建筑张昺祠。[7]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拳、背桩,主要以列入市级非遗名录方式提醒、鼓励居民保护传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37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