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秘书干政”现象透析

改革开放以来秘书干政”现象透析[20200107194701]
秘书“干政”现象已经成为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多年以来的常发现象。怎样遏制这一现象的蔓延,并最终使这一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文章通过对秘书“干政”现象的研究,挖掘出了秘书“干政”的具体表现、分析了秘书“干政”的具体原因、提出了秘书“干政”的防范措施。通过研究,旨在为秘书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职业环境。在现实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现状,挖掘出本质的重要问题的根源,这有利于我们改变现状,提出积极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建设美好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秘书,干政,表现,原因,防范措施
目 录
1 引言1
2 秘书“干政”的具体表现 1
2.1秘书利用领导信任插手政务 1
2.2秘书与官员结成利益共同体 1
2.3秘书代行领导权力 2
3 秘书“干政的原因” 2
3.1领导的原因 2
3.1.1领导出现“懒政”现象2
3.1.2领导对秘书管理、使用失察3
3.2秘书的原因 3
3.2.1秘书利用其特殊身份“干政”3
3.2.2秘书越权导致“干政”3
3.3制度的原因 4
4 秘书“干政”的防范措施4
4.1领导方面 4
4.1.1加强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 4
4.1.2限制领导权力过于集中 5
4.2 秘书方面 5
4.2.1秘书加强政治素 5
4.2.2秘书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6
4.2.3秘书要有正确的角色意识和价值观7
4.3制度方面 8
4.3.1严格秘书的选拔任用制度 8
4.3.2严格秘书的考核监督机制9
4.3.3严格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 9
4.3.4严格推行领导干部用人失察问责制10
结语 13
致谢 14
注释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诸多秘书“干政”现象。相比改革开放以前,这种现象出现得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十年以来秘书“干政”现象频发。干政即干预政事,秘书“干政”是指秘书本是领导的助手,本质工作是办文、办会、办事,但在一些政府机关中,有些秘书超越了本职工作,对国家的政事政务有了处理的权力。一些秘书利用与领导的关系在仕途上、经济上获得好处,为领导们出面去解决一些领导不便解决的问题。这违背了领导配备秘书的初衷,也影响了行政权力的正常运行,更是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秘书“干政”的研究,不仅可以对如何防范这一现象提供帮助,对其他相关的体制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2 秘书“干政”的具体表现
2.1 秘书利用领导信任插手政务
领导很容易对自己身边的秘书产生信任感,以致工作关系和个人情感难以区分,甚至于秘书形成人身依附的关系。有些秘书甚至可以左右官员的升迁,决定人员的任职。例如,程维高的秘书李真,本看不起石家庄副市长张二辰,不想让他当市长,就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权力,使手段让张二辰当不上市长。直到张二辰主动给李真送礼说好话,李真才把这件事安排好。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秘书与领导的特殊关系使许多秘书能顺利插手领导所处理的政务,领导对此也习以为常、不以为意。领导对秘书需要做到绝对信任,而秘书对领导需要绝对坦诚。所以很多时候秘书对于政务的处理甚至比领导还要多得多,可谓“执政秘书”。这样,秘书一旦以“身边人”的身份与上级领导干部达成默契,这之间的度秘书就容易把握不住,就很容易出现“干政”行为。
2.2 秘书与官员结成利益共同体
秘书与官员很容易在利益上达成一致。秘书虽然地位不高,官职很小,但是在领导面前有话语权,属特殊公职人员。少数秘书不能自律,利用自身特殊的身份以及“干政”的行为大力捞取好处,与官员勾结。例如,陈世礼的秘书王传东,利用秘书这个职务的便利以及自身的特殊地位,安排其他官员与陈世礼见面等,非法受贿,最终成为陈世礼犯罪的幕后“推手”。从这件事看出,秘书很容易与官员在利益上结成共同体,这在经济政治方面都有所体现。
2.3 秘书代行领导权力
公共权力从结构形式上可分为决策权和执行权,秘书始终担任着领导干部的参谋和助手的角色。秘书这个职位的特点以及工作性质意味着秘书本身并不具备相应权力,但实际上,他们却成为了国家公共权力中执行权的主要运作者。这实质上就赋予了秘书两种权力:一种是领导干部延伸出来的权力,也就是领导决策权的延伸;另一种是由下派生出的权力,这是由于秘书处于核心权力与实施对象之间的关口。“秘书所掌握的执行权往往是有限的,秘书代行领导权力的情况有两种:一是秘书背着领导、打着领导的旗号行使领导的权力;二是秘书利用其接近领导,接近权力核心的特殊身份,利用自己作为领导亲信、‘近臣’对领导决策的有效影响,欺上瞒下,增加其权力执行范围。”[1]
3 秘书“干政”的原因
3.1 领导的原因
3.1.1 领导出现“懒政”现象
领导“懒政”现象的表现多种多样,这也使得秘书有了“干政”的机会。首先,领导没有责任心,缺乏上进心。少数领导无所用心,当官不作为,混字当头,甘做“南郭先生”,滥竽充数;一些领导缺乏使命感,工作拖拖拉拉,办事推诿不负责,为政不思政,在工作上又敷衍塞责;还有些领导缺乏工作积极性,工作懈怠。
其次,领导对秘书过于依赖,把秘书当成“拐杖”。有些领导干部“拐杖化生存”现象严重,他们的权力甚至交由秘书,通过秘书来进行工作。一些领导干部不管是日常杂务还是工作统筹等,全由秘书代劳,久而久之,秘书便成了他们的“拐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胡耀邦就对一些官员说:“十几年、二十几年来,我们有一部分干部,秘书写稿子,首长念稿子,秘书决定方针政策,首长处理日常事务。”官员的依赖让秘书分享和延伸了一部分权力。随着“拐杖化生存”的加剧,秘书越来越深层地介入官员的政治运作和现实生活。
最后,领导缺乏能力,当官不作为。有些领导干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不足又缺乏能力历练,服务水平低下,综合素质不高,致使工作效能低下,影响了整个部门乃至社会。
领导的“懒政”行为让秘书有了可乘之机,甚至不得不去“干政”,这对整个社会乃至国家是有严重的负面影响的。
3.1.2 领导对秘书管理、使用失察
领导对秘书管理、使用失察,导致秘书以自己特殊的工作条件和职位之便作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包括“干政”行为。有的领导对秘书只用不教、不管,有的甚至是失教、失察。李真在担任秘书时,作风霸道,做事跋扈,喜欢装样子摆谱训人,别人都把他当成“二书记”。他对一位秘书长不满,扬言说他当秘书长,还要靠李真的一句话。李真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经常用俯就的姿态和领导讲话。李真的作为和他的领导不无联系,上级领导对李真的纵容、失教导致他目中无人,权力甚至超出了本身所有的范围。秘书的工作、生活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领导的作风,秘书出了问题,其领导必有失察之过。所以领导不但要严于律己,更要严格规范秘书的行为,承担起管理监察的责任。
3.2 秘书的原因
3.2.1 秘书利用其特殊身份“干政”
秘书与领导的关系亲密,不仅要执行领导的命令,甚至要照顾领导生活。领导的决策和意见大部分是由秘书传达散布出去的。秘书身份特殊决定了他拥有领导干部延伸下来的权力,秘书的领导地位越高,其活动的范围和空间也就越大。秘书日常工作所涉及到的下级干部大都是部门、地方或单位的“一把手”,这些掌管一个地方或者一个部门的领导也是位高权重的人,但是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们也经常有求于上级领导,或反映情况,或请示批复,或参加活动,这些请求能否及时有效地上传给领导,必须通过秘书这个环节。秘书在这之中就显得必不可少了,其特殊身份不仅为他们“干政”提供了条件,甚至利用自己接近权力核心的特点,盗用了领导权力,滥用秘书岗位的职权。还有些秘书狐假虎威,打着领导的旗号,严重干扰了正常的行政体系运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06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