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类型对城镇居民民意表达渠道选择的影响_以南京为例

议题类型对城镇居民民意表达渠道选择的影响_以南京为例[20200511191541]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大众传播的迅速发展,民意表达逐渐成为一股醒目的社会潮流。加强民意表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基础层面,是人民的强烈呼声,也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本文通过研究议题类型对城镇居民民意表达渠道选择的影响,观察城镇居民的表达频率,城镇居民关注的议题类型和选择渠道的倾向,议题类型和表达意愿的关系,渠道的特征区别,判断城镇居民更倾向于哪一种渠道进行表达。基于数据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民意表达;民意表达的渠道;议题类型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前言2
一、议题类型与民意表达渠道及相关假设2
(一)民意表达的含义与民意表达渠道2
1.民意表达的含义2
2.民意表达的渠道3
(二)议题类型 4
1.基本公共服务4
2.非基本公共服务4
3.非公共服务5
(三)议题类型与城镇民意表达渠道选择倾向的假设 5
二、问卷分析 5
(一)问卷数据分析 5
1.南京城镇居民民意表达频率5
2.南京城镇居民最关注的议题类型6
3.南京城镇居民进行表达的议题最低相关程度8
4.城镇居民选择表达渠道的原因8
5.表达渠道的特征8
(二)数据结论 9
三、结果分析 9
(一)数据分析与假设不符的原因分析 9
(二)意见与建议10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附录 调查问卷14
议题类型对城镇居民民意表达渠道选择的影响
引言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大众传播的迅速发展,民意表达逐渐成为一股醒目的社会潮流。加强民意表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基础层面,是人民的强烈呼声,也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如何认识民意、表达民意、分析民意以及如何使公共政策以民意为依归,是实现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充分的民意表达是现代政治和现代社会价值追求的天然构成,承载着自由、平等、民主与正义等普世价值;民意表达与社会是同质的,其动力来自于利益驱动、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义驱动与责任驱动,需要一定程度的规制与引导;民意表达的基本路径包括正式路径、民间路径、媒体路径与民调路径。
一、议题类型与民意表达渠道及相关假设
(一)民意表达的含义与民意表达渠道
1.民意表达的含义
国内学术界对民意内涵的界定有下列几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民意“就是民众意见或愿望的简称。从广义的角度看,民意是指某一人口总体中存在的个体的意见或愿望的选择和分布状况。从狭义的角度看,民意往往仅指那些对公共事物表现出较大热忱,对社会政治生活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的人们的一般意见和看法。”第二种(喻国明2001)认为,民意“又称民心、公意,是社会上大多数成员对与其相关的公共事务或现象所持有的大体相近的意见、情感和行为倾向的总称。”第三种(赵成根2000)认为,“民意,即普通公民群体的利益要求、愿望和意愿,是民主政府决策的前提和依据。民主政府决策的基本目的,就是实现和满足公民的要求。”这主要是从政策和政策制定的角度来界定民意内涵的。
社会学,传播学学者认为:民意的表达就是把一定的社会情绪和社会态度表现出来。从政治学、法学的角度考察民意表达,杜承铭(2001)认为“表达自由是公民不可或缺的一项权利。”香港学者朱国斌(1997)认为,“表达自由是指公民有表达其意思的自由,而不应该受其他外来因素之干扰。”
也有学者从民意的发展过程将其分为民意的生成:社会化表达、民意的积聚:组织化表达、民意的保障:制度化的表达,系统论述民意表达。陈睿,吴太胜(2012)
同时,对于民意表达类型的分类,目前学术界亦存在众多的分歧。朱光磊(1997)认为:“当代中国的意见表达主体包括两大类:作为意见的表达主体的个体和作为意见表达主体的集体。”孟鸿志等(2001)把中国的民意表达体制分为两类:“一是政府性的民意表达体制,体现为政府为吸纳公民意见和要求而建立的各种结构和规章制度,如信访制度、调研制度等。二是舆论性民意表达体制,如大众传播媒体对民意的反映和报道(李艳红,2006)。
综合来看,这些定义都只是把民意表达作为宪法自由权利中的重要内容,而没有从一个更广域的层面对民意表达的内涵进行阐释。同时,人们意见表达本身及其影响因素如何,尚无研究进行集中的论述。伴随中国近年社会建设的展开,如何在改革进程中促进社会的公共表达,实现国家与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并使得政府对民意负责,基于民意进行决策,正在成为中国当代学者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2.民意表达的渠道
从表达渠道来看,中国城市居民传统用以表达意见的主要有:工作单位、政府机构和群众组织、大众传媒、个人的关系网络,以及各级人大和政协代表等(唐文方,2008;王润泽、丁学梅,2004)。随着Web2.0应用的不断普及,网络民意表达也被注入了新的元素(张燕,2009)。BBS论坛、评论留言版和博客,因可在较大范围内传递信息,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众意见的表达形态(吴信训、陈辉兴,2007)。同时,手机短信正日益成为民意表达和汇聚的新途径和新平台(谢良兵,2007)。即可以将我国民意表达渠道分为制度内和制度外两大类。
制度内的渠道主要有通过人大代表制度、通过政治协商制度、通过信访制度表达民意。
居民通过人大代表表达民意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同人大代表保持一定的联系。密切联系本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所属地区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民群众,倾听和反映它们的意见要求,这是各级人大代表应自觉履行的法定义务。公民与社会团体与人大代表保持一定的联系,有利于人大代表及时了解,反映利益诉求,这是民意表达重要的社会资源。二是就某些问题向人大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并通过人大代表使这些意见和建议进入决策过程。一些学者认为这个渠道存在一些问题。田穗生(2000)等人认为应调整代表结构,让更多的与基层民众有联系的人进入全国人大代表队伍,强化代表与选举单位的联系。人民政协在利益表达中的意义在于,它的届别设置为社会各界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保障。李德成(2006)认为,现有届别设置未能覆盖社会各阶层,届别声音不强,政协还没有成为各界别愿望表达和利益诉求的主渠道。
关于政治协商制度,公民有以下三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第一,推选自己的代表出席政治协商会议进行政治参与;第二,通过政协委员表达利益诉求,进行政治参与社会团体可以借助政协委员提案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第三,通过政党在政协内实现民意表达,即直接与各政党的各级党组织的决策者或政党的有关部门联系,反映意见和要求,或是是在政治协商会议中向各政党反映团体的意见和要求,对政党施加影响。
信访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意表达方式,是体制内的一种群众自发性的民意表达,在中国民意表达中,所占比例巨大,并呈逐年增长趋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当前,信访工作总体形势在向好的方面发展,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矛盾多发期,信访总量仍在高位运行,信访突出问题仍较集中。影响信访效果不理想的因素之一是领导干部片面的和谐观导致的行为方式失当,一些领导干部对不同意见往往倾向于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
制度外的渠道主要包括社会组织路径、媒体路径和网络路径。
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如企业、学校、医院、社会团体和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组织的存在纷繁复杂、形式各异,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不同的分类。但鉴于组织类型对公共关系行为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营利和竞争,我们这里主要根据组织是否营利和是否具有竞争性为标准,将组织分为四类,即竞争性营利组织、竞争性非营利组织、独占性营利组织和独占性非营利组织。本文涉及的社会组织主要以前两种为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81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