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的研究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的研究[20200501124734]
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推进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的国家,我国未来的城市化发展将会对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分析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及讨论怎样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在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性分析法,从而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及经济发展因素影响城市化的程度。最后根据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现状,提出了一些政策和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影响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经济发展对城市化影响的理论分析 2
1.1 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作用分析 2
1.1.1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2
1.1.2 经济发展引起的经济条件和经济空间变化对城市化的影 2
1.2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1.2.1城市化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3
1.2.2 城市化引起技术进步 3
1.3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因素 4
1.3.1资本因素 4
1.3.2人口因素 4
1.3.3技术因素 4
1.3.4 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 4
2 我国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影响的实证分析 4
2.1 指标的选取 4
2.1.1本文选取指标的原则 5
2.1.2 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 5
2.2 经济发展对其城市化效用的模型分析 5
2.2.1本文所选择的指标 5
2.2.2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6
2.2.3结果与分析 6
3加快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6
3.1 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7
3.1.1深化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 7
3.1.2进一步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 7
3.1.3 调整产业结构, 使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7
3.2 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变革与创新 7
3.2.1 鼓励大城市发展,培育技术创新优势 7
3.2.2 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 7
3.2.3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8
4结论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的研究
引言
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城市化指的是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的过程,是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反映。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各种发明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发展除了引起各个产业发展,并由此促进了城市化之外,还在其它具体的各方面影响了城市化进程[1]。为了实践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将经济和城市协调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影响城市化的重要因素及其怎样影响城市化进程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是很必要的。城市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全的球化、提高国家综合能力、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2]。因此,研究经济增长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特别是运用一些可靠的数据及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相结合的情况下,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正确评估一段期间内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程度为基础,运用相关性分析法探究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相关性,进而分析经济发展中几个重要因素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程度,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措施以指导经济与城市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经济发展对城市化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所包含的效应涉及很多方面,经济发展通过其自身的影响和效果促进了城市化的进步,而城市化进步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3]。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导致工业化的快速演进,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转变,推进城市化的不断提高。
1.1 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作用
1.1.1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从城市的起源来看,古代大河平原地带的农业生产力较发达。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出现剩余粮食及剩余劳动力,导致部分劳动力将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等其他非农业活动,非农业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进而推进经济的发展。非农产业的一定的程度聚集,引起城市的诞生[4]。
农业发展会加快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农产品产量的迅速增长使人民群众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不再担心温饱问题,也不再使国家受到基础农产品供给不足的制约,可以随时开展城市化建设。此外,充裕的农产品使城市化发展有了充足的廉价的基础原材料,将有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长,并不断向城市转移。为工业发展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所需的大量的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固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重要的影响因素。
与农业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作用相比,工业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越发显著。当代工业的建立和工业化的发展推进了工业的集中,并带动更多的相互关联的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原有城市的不断扩大和新的工业化城市的形成,现代工业的社会生产性质决定了工业企业在空间上必须尽可能地集中以发挥其效应。工业企业的聚集,提高了当地的GDP,从而加快了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对交通、能源、排水、环境等公共设施和条件的改造建设[5-6]。此外,工业的发展对城市化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它为城市化发展吸引了周边大量的劳动力,从而使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扩大。
1.1.2 经济发展引起的经济条件和经济空间变化对城市化的影
经济发展引起的经济条件和经济空间变化是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组成因素。Bertinelli把城市化的发展主要归功于人力资本的贡献,Carter, RobertA则强调了各种革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7-8]。这些是经济发展改善及优化经济条件和经济空间的重要研究,并且是促进城市化观点的理论支撑。
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经济条件的转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生产所包含技术含量的比重及产业结构的转变等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生产技术含量很低的初级加工产品逐步向生产具有高科技性能的产品转变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因素使城市的生产水平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得它在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中和利益分配中所处的地位逐步上升,使城市开放与对外合作能力提升,提高了城市国际化水平。
经济增长不仅是城市化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在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的基本特性就是劳动力以及其他的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从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能刺激市场需求,有力的推进科技进步,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实际上是第一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不断下降,并且第二、三产业产值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不断上升,如图一。在一般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三产业一般都集中在城市,利于发挥产业优势,推动一个国家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竞争力的提高[9]。
人口
迁移
需求变化
技术进步
集聚
效应
图一: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的作用机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26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