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展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1
一、会展与会展人才相关定义2
(一)会展的定义2
(二)会展人才相关定义2
1.会展人才的定义及分类2
2.会展人才的能力要求2
二、我国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的现状3
(一)基本概况3
(三)人才培养方向3
(四)毕业流向4
三、我国高校会展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4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4
(三)教材落后4
四、国内外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的经验与趋势4
(一)高校要考虑合作办学5
(二)注重高校教育的质量而非数量5
(三)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5
(四)完善多层次的教育结构体系5
(五) 加强会展师资队伍的建设5
五、对我国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的建议5
(一)构建“两位一体”相辅相成的高校教育模式6
(二)引进校企合作、中外办学模式6
(三)增强师资力量6
(四)设计模块式的课程设置6
结语7
致谢7
参考文献7
我国高校会展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
引言
我国会展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速度迅猛,以每年20%的速度进行增长。但是由于会展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会展高校与市场人才供需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高校培养出的会展人才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才培养成为行业内的普遍共识,而高等院校教育对会展人才的培养则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如何培养出行业需求的人才,进一步探讨高校会展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通过研究分析我国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的现状,找出我国会展人才在高校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校教育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为我国高校会展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可行建议,促进会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会展与会展人才相关定义
(一)会展的定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会展是大型活动、展览、奖励旅游、会议等群体性活动的简称,其概念的内涵是在指定的地方,很多人汇集在一起所形成的交流、分享消息的活动,可以是定期也可以是不定期,商业或非商业,有制度或者是非制度性的社会活动。[1]现在会展的概念则延生到了包含各个不同类型的节庆活动、展销活动、文化活动、大中小型会议、博览会等等。
通过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会展,可以有效的吸引组织者、参展商、观众前来,以此带动城市的经济、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举办会展能够使身处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的人聚集到一个地方进行交流,其本质就是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在会展活动上,企业可以直观地将自己的产品展示在消费者面前,与消费者进行交流,清楚的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想法以及建议,并可将这些进行及时反馈,以便日后企业做出利于发展的决策。
(二)会展人才相关定义
1.会展人才的定义及分类
2.会展人才的能力要求
成功的举办一次展会,需要会展从业人员进行前期的市场调研、策划、招商以及营运管理等相关活动,并协调各方面包括参展商、举办方以及观众等各个环节,这些环节的完成对会展人才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都有较高要求。
其次,需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会展的举办需要依靠团队的合作,仅靠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充分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组织协调好每个人的工作,各司其职,互相补充。
再者,需要会展人才富有独特的创新能力。纵观国内外每年展会举办的数量繁多,但成功知名的,都是靠创新,这就依赖会展策划人员独特的创新能力。作为一名优秀的会展人才,应该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善于突破。
另外,也需要具备强烈的服务意识。会展的工作内容不仅仅是举办一个简单的展会,更注重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满意的服务,作为服务性的行业,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在工作中不断的增强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
最后,要求会展人才有灵活的应变能力。会展的举办具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主要体现在现场活动方面,由于参展观众人数众多,期间可能会发生冲撞等突发事故,这时就需要会展人才进行解决。这就需要会展人才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在遇到问题时能冷静思考,恰当的解决问题。
二、我国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基本概况
(三)人才培养方向
我国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是以学位教育,各个高校会展人才都希望培养出既具备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会展操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其中,也有个别院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为重点,如华东师范、上海师范大学是在研究生教育层次下开设了会展经济管理课程。[6]
(四)毕业流向
三、我国高校会展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会展是一个复合型的行业,这就要求从事高校会展教育的师资不仅要精通会展的理论知识,也需要有丰富的旅游、管理、经济等学科的知识,更要有实际的会展操作经验,这样的队伍,才能培养出行业真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