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书屋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摘 要为了落实全民阅读的国家文化政策,在城市相应社区建立社区书屋是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区的必然要求。社区书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教育性、休闲性等特征,在小规模地域内能够为所有居民提供阅读服务。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本文从社区书屋建设的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社会因素等层面进行探讨,以济南市历下区部分社区为例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研究,从国家政策、社会、居民自身等方面为社区书屋建设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对策建议。摘 要 - 1 -
目 录
一、引 言 6
(一)研究背景 6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7
(三)研究目标与意义 10
(四)研究内容 10
二、研究设计 12
(一)研究思路 12
(二)技术路线 12
(三)调查方法 13
(四)数据收集与整理 14
(五)调查结果分析 15
三、社区书屋现状的具体分析 16
(一)社区书屋运营问题及成因 17
(二).具体问题分析 18
(三)原因分析 18
四、社区书屋完善的对策建议 19
五、项目预期社会效益 21
六、结语 21
参考文献 22
附 录 23
致 谢 27
一、引 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依旧是亘古不变的文化初心与使命。为了落实全民阅读的国家文化政策,提高城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在相应社区建立社区书屋是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区的必然要求。社区书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教育性、休闲性等特征,在小规模地域内能够为所有居民提供阅读服务。不难看出推动社区书屋建设是切合营造社区文化氛围,增加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在当下这个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民族复兴发展蓝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背景下,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的文化政策,而当前城市人群处于高密度、高强度的劳动压力下,阅读方式往往呈现碎片化,因此社区书屋建设运营并不应按照传统书屋的运营范式来建设,尤其是网络大数据下颠覆传统图书阅读方式使得城市居民阅读途径上的迁移,直接对寻常式社区书屋造成巨大冲击与离散。因此我们致力于建设和完善多元的书屋功能。优化社区书屋配套设施,升级完善内部空间布局,并考虑各类人群的需求,建设以居民图书阅读为中心、健全社区便民服务配套基础设施的社区公共阅读与服务平台,通过建好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统一平台,让社区书屋真正能够使大家资源文化共享。在分析社区书屋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来探社区书屋改造的路径研究。为更好的发挥社区书屋在社区文化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在其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基础之上,理所应当的,其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是更加完善且成体系的。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较早,建立在城市化基础之上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相比我国要更加成体系,从实践环节到学术研究都领先于我国。从国外现实案例和相关学术研究成果来看,研究重点聚焦在图书馆、博物馆以及社区范围内的文化服务,尤其是以社区发展为背景的社区文化服务模式的探究最为深入。另外,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成果还较为注重对志愿组织和社会非营利组织的研究,这也是由这些国家发达的社会组织决定的。LesterM.Salamon(1997)认为:“社会制度的差异决定了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管理理念与模式相互区别,存在本质性的差异”。他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在分析政府财政资助政策,以及如何构建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而非重视城市社区层面的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Lester M.Salamon 基于宏观层面的理论分析体系是比较全面的,从组织关系到政府财政保障,从企业主体到政府机构都有所涉及。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其研究的切入点,即以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如何改善政府工作绩效达成善治的目标,从而实现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基层自治能力的增强。
社区书屋在美国出现较早。1975年建立的纽约州MasticsMorichsShirley社区图书馆、1978年建立的夏威夷州Makiki社区书屋等,在服务方面非常有特色。同时期的日本、以色列以及西欧国家在社区书屋建设进程方面也较为领先,随之而来的社区书屋现状研究也同步跟进,作为新兴的社区基础设施以准公共产品的形式孕育而生,国外经济学界、公共管理学界、政治学界、业内商界、政府部门等等理论学界与科研机构对此做过无数的调研报告与发展规划,对以国外社区书屋为代表的城市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分析,而Garvey,Maureen M.(1986)就自然灾害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论证了在现代环境下社区书屋在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从国外现实案例和相关学术研究成果来看,研究重点聚焦在社区图书馆、博物馆以及社区范围内的文化服务,尤其是以社区发展为背景的社区文化服务模式的探究最为深入,而国内对此研究成果较少。另外,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成果还较为注重对志愿组织和社会非营利组织的研究,这也是由这些国家发达的社会组织决定的。中国的志愿组虽然也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与西方国家的志愿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相比在队伍建设和服务内容和质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别。LesterM.Salamon(1997)认为:“社会制度的差异决定了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管理理念与模式相互区别,存在本质性的差异”。他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在分析政府财政资助政策,以及如何构建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而非重视城市社区层面的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Lester M.Salamon 基于宏观层面的理论分析体系是比较全面的,从组织关系到政府财政保障,从企业主体到政府机构都有所涉及。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其研究的切入点,即以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如何改善政府工作绩效达成善治的目标,从而实现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基层自治能力的增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3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