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助学金政策分析
摘 要社会在进步,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也在大幅度增加,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前进。公办高校虽然学费相对较低,但实际上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尤其是放在一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里。国家对于助学金的投入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呈现的却是缺失的政策。本文就学院助学金政策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其具体内容,到实施过程,再到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对他所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客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改进策略。希望本论文能够客观全面的对学院的助学金政策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我校助学金政策,健全资助体系,促使其各项功能都能够实现,提升资金的利用率。更加希望本文能够促进我国教育公平,推动我国高校助学金政策的全面落实。目 录
一、高校助学金政策的内容和实施过程分析 1
(一)高校助学金政策的内容分析 1
1.高校助学金政策的目的及主要方式 2
2.高校助学金政策的经费来源 3
3.高校助学金政策的管理主体 3
4.高校助学金的审核认定办法 3
(二)高校助学金的实施过程分析 4
1.多级立体的资助管理体系 4
2.师生共同参与的贫困生认定流程 4
3.助学金评定 5
二、高校助学金政策效果分析 6
(一)改善了部分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 6
(二)导向偏差,学生诚信缺失 6
(三)贫困生资助“资困育人”功能不强 6
(四)资助对象选择失当 7
(五)缺乏后期跟进及监管机制 7
三、改进建议 7
(一)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诚信教育 7
(二)建立高校与基层社区的沟通机制 8
(三)加强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建设 8
(四)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后期监管机制的完善
9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引言
国家制定资助政策是为了让教育更加公平,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加强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建设 8
(四)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后期监管机制的完善
9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引言
国家制定资助政策是为了让教育更加公平,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促进社会良性运行,该措施是要求全社会一同遵守的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的财物和心理上的援助。目前,在我国,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都属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简称奖、贷、勤、助、免。助学金政策在高校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当前很多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本论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访谈法,对学院的助学金政策的内容、实施过程及其具体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发现该校助学金政策在内容本身、实施过程、形成的效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应对办法,为改善高校助学金政策及其相关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一、高校助学金政策的内容和实施过程分析
(一)高校助学金政策的内容分析
1993年7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就与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从‘奖贷基金’或‘专业奖学金’中按每人每月两元的标准提取困难补助经费,首先用于补助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 能够形成相对完善的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基金、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立体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经过教育部和财政部无数次开会探讨进行研究、发布相关文件,一步一步形成的。目前的国家助学政策涵盖了多个个方面,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有了求学的保障。学院助学金项目作为贫困生资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校90%的经济困难学生都曾经领取过助学金。
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要求各高校每年必须从本校有关收入中提取一部分的经费,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对于家庭经济困难且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要采取更大的助学奖励力度,继续加强高等学校勤工助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大力加强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实施工作。国发2007年13号文《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都称为《意见》),《意见》中包括关于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四个方面,其中包括重大意义、主要目标与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都进行了具体的要求。近年来,教育部、各省级人民政府及主管教育行政的部门以及各高校都发布了涉及不同层面的大学生资助政策。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高校助学金政策的目的及主要方式
(1)高校助学金政策的目的。根据对国务院《意见》,各级政府及该学校政策的分析,不难看出,高校助学金政策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支持,让他们能够完成整个高校学习生活。
(2)高校助学金政策的主要方式。学院的助学金政策除了中央及各级政府规定的还包括“移动奖学金”“扬帆工程”等社会助学金政策。且不同的政策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入学前,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困难的新生如果凑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的那天,通过走“绿色通道”进行报到。开学后由学生下载填写申请表,提供能够表明家庭经济困难的佐证材料,提交到学校,学校需要对其真实性进行考察,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资助。其中,基本的学费、寄宿生住宿的费用的问题主要还是由助学贷款来解决,励志奖学金等起补充辅助的作用;助学金主要解决生活费问题,勤工助学等作为辅助。除去这些,还包括社会助学金,这完全是来自社会的资源。多种政策有机结合,为贫困学生送去帮助,例如服兵役、下基层、去西部等都是会有相应的资助政策的。现有的资助体系还是偏重物质,忽视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性,即让学生有自己解决问题脱离贫困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社会工作常说的助人自助,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影响力。从靠外界帮助扶着走,到自己行走,最好还能再扶一下其他需要的人。高额的助学金和欠完善的体系,这是一个矛盾体。国家励志奖学金是一个人一年五千元,省政府励志奖学金要低一些,但一个人一年也三千元呢。所以面对高额的金钱诱惑,很多本来家庭不贫困的学生也通过各种手段冒领,这大大降低了助学金政策的性价比,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冒领成功的学生还鼓励下一级学生也这样做,通过不交学费,等着助学金的发放,这对学生管理工作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2.高校助学金政策的经费来源
高校助学金政策根据资助方式的不一样,以及学校所在地和生源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合理分配中央和地方的所承担资金的多少。隶属于中央的高校所需资金直接由中央财政来出,隶属于地方的高校则是根据规定的比率由地方和中央共同出资;越是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地方所出资金的比率就相对高一些;生源地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地方的出资
一、高校助学金政策的内容和实施过程分析 1
(一)高校助学金政策的内容分析 1
1.高校助学金政策的目的及主要方式 2
2.高校助学金政策的经费来源 3
3.高校助学金政策的管理主体 3
4.高校助学金的审核认定办法 3
(二)高校助学金的实施过程分析 4
1.多级立体的资助管理体系 4
2.师生共同参与的贫困生认定流程 4
3.助学金评定 5
二、高校助学金政策效果分析 6
(一)改善了部分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 6
(二)导向偏差,学生诚信缺失 6
(三)贫困生资助“资困育人”功能不强 6
(四)资助对象选择失当 7
(五)缺乏后期跟进及监管机制 7
三、改进建议 7
(一)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诚信教育 7
(二)建立高校与基层社区的沟通机制 8
(三)加强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建设 8
(四)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后期监管机制的完善
9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引言
国家制定资助政策是为了让教育更加公平,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加强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建设 8
(四)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后期监管机制的完善
9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引言
国家制定资助政策是为了让教育更加公平,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促进社会良性运行,该措施是要求全社会一同遵守的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的财物和心理上的援助。目前,在我国,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都属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简称奖、贷、勤、助、免。助学金政策在高校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当前很多学者的重要研究对象。本论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访谈法,对学院的助学金政策的内容、实施过程及其具体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发现该校助学金政策在内容本身、实施过程、形成的效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应对办法,为改善高校助学金政策及其相关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一、高校助学金政策的内容和实施过程分析
(一)高校助学金政策的内容分析
1993年7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就与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从‘奖贷基金’或‘专业奖学金’中按每人每月两元的标准提取困难补助经费,首先用于补助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 能够形成相对完善的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基金、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立体的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经过教育部和财政部无数次开会探讨进行研究、发布相关文件,一步一步形成的。目前的国家助学政策涵盖了多个个方面,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有了求学的保障。学院助学金项目作为贫困生资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校90%的经济困难学生都曾经领取过助学金。
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要求各高校每年必须从本校有关收入中提取一部分的经费,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对于家庭经济困难且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要采取更大的助学奖励力度,继续加强高等学校勤工助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大力加强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实施工作。国发2007年13号文《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都称为《意见》),《意见》中包括关于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四个方面,其中包括重大意义、主要目标与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都进行了具体的要求。近年来,教育部、各省级人民政府及主管教育行政的部门以及各高校都发布了涉及不同层面的大学生资助政策。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高校助学金政策的目的及主要方式
(1)高校助学金政策的目的。根据对国务院《意见》,各级政府及该学校政策的分析,不难看出,高校助学金政策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支持,让他们能够完成整个高校学习生活。
(2)高校助学金政策的主要方式。学院的助学金政策除了中央及各级政府规定的还包括“移动奖学金”“扬帆工程”等社会助学金政策。且不同的政策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入学前,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困难的新生如果凑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的那天,通过走“绿色通道”进行报到。开学后由学生下载填写申请表,提供能够表明家庭经济困难的佐证材料,提交到学校,学校需要对其真实性进行考察,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资助。其中,基本的学费、寄宿生住宿的费用的问题主要还是由助学贷款来解决,励志奖学金等起补充辅助的作用;助学金主要解决生活费问题,勤工助学等作为辅助。除去这些,还包括社会助学金,这完全是来自社会的资源。多种政策有机结合,为贫困学生送去帮助,例如服兵役、下基层、去西部等都是会有相应的资助政策的。现有的资助体系还是偏重物质,忽视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性,即让学生有自己解决问题脱离贫困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社会工作常说的助人自助,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影响力。从靠外界帮助扶着走,到自己行走,最好还能再扶一下其他需要的人。高额的助学金和欠完善的体系,这是一个矛盾体。国家励志奖学金是一个人一年五千元,省政府励志奖学金要低一些,但一个人一年也三千元呢。所以面对高额的金钱诱惑,很多本来家庭不贫困的学生也通过各种手段冒领,这大大降低了助学金政策的性价比,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冒领成功的学生还鼓励下一级学生也这样做,通过不交学费,等着助学金的发放,这对学生管理工作形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2.高校助学金政策的经费来源
高校助学金政策根据资助方式的不一样,以及学校所在地和生源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合理分配中央和地方的所承担资金的多少。隶属于中央的高校所需资金直接由中央财政来出,隶属于地方的高校则是根据规定的比率由地方和中央共同出资;越是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地方所出资金的比率就相对高一些;生源地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地方的出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