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200107193833]
农村档案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农村档案信息化工作在各级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整体来看,我国农村档案信息化依然存在不足。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对农村档案按信息化进行了研究,指出当前农村档案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经费少、经费保障不力,专业人才不足、技能不高,信息化运用能力弱、服务能力欠缺,档案不齐全等。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要提升认识、加大资金筹集,吸引专业人才、提高运用技能,加快数据库开发、提高信息化运用意识,完善历史档案等意见,期望可以为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档案信息化,数据库,整合
目 录
1 引言 1
2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
2.1 农村档案信息化理论概述 1
2.2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3
2.3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措施 3
2.4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成效 5
3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5
3.1 经费少、保障不力的情况显著 5
3.2 档案信息化技能不高 6
3.3 档案信息化服务能力欠缺 7
3.4 档案不齐全 8
4 造成农村档案信息化问题的原因 9
4.1 认识不到位,筹资渠道不足 9
4.2 农村吸引力低 10
4.3 缺乏运用思维,数据库建设落后 10
4.4 历史档案收集不力 11
5 推动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1
5.1 提升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11
5.2 吸引专业人才,提高运用技能 12
5.3 加快专业数据库开发,提高信息化运用意识 13
5.4 完善历史档案,整合档案资源 14
6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1 引言
档案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信息凭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更好的推动档案工作。近年来,在全面小康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效果较差,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农村档案信息化作为研究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农村档案信息化的理论研究。研究以文山市为例,不仅可以促进文山市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一些结论还可以为其他地方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为了完成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走访法、数据分析法等方法完成。研究将会查阅国内有关的文献,掌握农村档案信息化有关研究情况和概念。同时,还会走访文山市档案局以及部分乡镇,了解文山市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并收集一定的信息,对有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
研究主要分为5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等。第二部分为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第三部分为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第四部分为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然后在第五部分提出了改善对策。
2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2.1 农村档案信息化理论概述
2.1.1 农村档案信息化内涵
信息化被认为是21世纪的发展趋势,对于实现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是以现代互联网、计算机以及其他各类电子设备为基础,并将有关信息要素进行汇总,供特定人群阅读的一种过程和技术[1]。信息化既是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目的。档案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各种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通过保管、查阅档案有助于了解有关事件的前龙后脉,为政策制定、纠纷解决等提供信息依据[2]。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现代意义的档案还包括电子文档。农村档案主要是指产生于农村或者与农村经济、社会、生活有关的各类信息材料。一般认为农村档案是产生于乡(镇)、村、组的信息材料,直接与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且需要乡(镇)、村、组保管。
农村档案信息化指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规范管理农村档案、并方便有关人群阅读或查阅、实现科学制定政策、妥善解决纠纷等社会管理目标的一种过程和技术。从农村档案信息化的界定来看,农村档案信息化即属于一种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技术。作为“过程”的农村档案信息化,是要实现农村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技术”的农村档案信息化,是使用信息化这一技术提升农村档案管理水平。农村档案信息化是方法和目标的综合。由此可见,农村档案信息化兼具多种属性。
2.1.2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体系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工程。具体而言,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体系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理念的认同,如果思想上不能认同信息化,那么农村档案的信息化就不能真正推行。信息化理念又可以细分为档案保管的信息化认识、档案服务的信息化认识、档案收集的信息化认识等多个维度。唯有在这些方面都形成了较强的信息化认识,才能真正推动农村档案信息化。
相比于信息化理念建设,信息化设备建设在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较为容易。要加大有关信息化硬件设备的采购,比如计算机、扫描仪、传真机等硬件设备。同时,还要注重互联网的“通乡”、“通村”建设,奠定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另外,现代信息化建设以数据库为基础。还要注重数据库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推动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
拥有了信息化设备,并不意味着信息化建设就完成。只有具有了信息化运用能力,并且为群众以及档案从业人员广泛利用,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才算完成。因此,在理念建设和设备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运用能力建设。甚至从某种角度而言,信息化运用能力是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如果仅仅完成了信息化,将有关资料录入电脑,这不是信息化。
2.2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文山市农村档案信息化起步于2002年左右。从文山市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来看,主要基于如下背景:
2.2.1 信息时代的来临
农村档案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信息时代的来临,要求农村档案信息化。21世纪被认为是“信息世纪”,信息化趋势越来越突出。在这个时代,传统的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只有通过信息化建设,才能实现农村档案管理的科学发展,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步伐。文山市虽然地处内陆偏远地带,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电子政府的建设,文山市就认识到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最开始,文山市农村档案信息化主要以配备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开始,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后来随着国家档案局以及省档案局明确提出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文山市农村档案信息化就逐步走向正规。
2.2.2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农村档案信息化也是实现城乡均等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要在2020年左右实现全面小康,城乡均等是全面小康的重要体现。档案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工作,目前城市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3]。在这样的背景下,也需要农村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力度,缩小档案管理领域的城乡差距。从文山市的情况来看,文山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难度很大。依托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扎实的档案服务,为城乡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2.2.3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到了矛盾集中期和突发期,群众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农村的社会纠纷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确权等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利益纠纷。很多纠纷的调处需要以档案作为依据。推动农村档案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效率,为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村和谐作出贡献。2.3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措施
农村档案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农村档案信息化工作在各级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整体来看,我国农村档案信息化依然存在不足。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对农村档案按信息化进行了研究,指出当前农村档案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经费少、经费保障不力,专业人才不足、技能不高,信息化运用能力弱、服务能力欠缺,档案不齐全等。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要提升认识、加大资金筹集,吸引专业人才、提高运用技能,加快数据库开发、提高信息化运用意识,完善历史档案等意见,期望可以为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档案信息化,数据库,整合
目 录
1 引言 1
2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1
2.1 农村档案信息化理论概述 1
2.2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3
2.3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措施 3
2.4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成效 5
3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5
3.1 经费少、保障不力的情况显著 5
3.2 档案信息化技能不高 6
3.3 档案信息化服务能力欠缺 7
3.4 档案不齐全 8
4 造成农村档案信息化问题的原因 9
4.1 认识不到位,筹资渠道不足 9
4.2 农村吸引力低 10
4.3 缺乏运用思维,数据库建设落后 10
4.4 历史档案收集不力 11
5 推动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1
5.1 提升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11
5.2 吸引专业人才,提高运用技能 12
5.3 加快专业数据库开发,提高信息化运用意识 13
5.4 完善历史档案,整合档案资源 14
6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1 引言
档案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信息凭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更好的推动档案工作。近年来,在全面小康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效果较差,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农村档案信息化作为研究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农村档案信息化的理论研究。研究以文山市为例,不仅可以促进文山市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一些结论还可以为其他地方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为了完成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走访法、数据分析法等方法完成。研究将会查阅国内有关的文献,掌握农村档案信息化有关研究情况和概念。同时,还会走访文山市档案局以及部分乡镇,了解文山市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并收集一定的信息,对有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
研究主要分为5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等。第二部分为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第三部分为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第四部分为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然后在第五部分提出了改善对策。
2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2.1 农村档案信息化理论概述
2.1.1 农村档案信息化内涵
信息化被认为是21世纪的发展趋势,对于实现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是以现代互联网、计算机以及其他各类电子设备为基础,并将有关信息要素进行汇总,供特定人群阅读的一种过程和技术[1]。信息化既是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目的。档案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各种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通过保管、查阅档案有助于了解有关事件的前龙后脉,为政策制定、纠纷解决等提供信息依据[2]。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现代意义的档案还包括电子文档。农村档案主要是指产生于农村或者与农村经济、社会、生活有关的各类信息材料。一般认为农村档案是产生于乡(镇)、村、组的信息材料,直接与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且需要乡(镇)、村、组保管。
农村档案信息化指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规范管理农村档案、并方便有关人群阅读或查阅、实现科学制定政策、妥善解决纠纷等社会管理目标的一种过程和技术。从农村档案信息化的界定来看,农村档案信息化即属于一种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技术。作为“过程”的农村档案信息化,是要实现农村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技术”的农村档案信息化,是使用信息化这一技术提升农村档案管理水平。农村档案信息化是方法和目标的综合。由此可见,农村档案信息化兼具多种属性。
2.1.2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体系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工程。具体而言,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体系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理念的认同,如果思想上不能认同信息化,那么农村档案的信息化就不能真正推行。信息化理念又可以细分为档案保管的信息化认识、档案服务的信息化认识、档案收集的信息化认识等多个维度。唯有在这些方面都形成了较强的信息化认识,才能真正推动农村档案信息化。
相比于信息化理念建设,信息化设备建设在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较为容易。要加大有关信息化硬件设备的采购,比如计算机、扫描仪、传真机等硬件设备。同时,还要注重互联网的“通乡”、“通村”建设,奠定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另外,现代信息化建设以数据库为基础。还要注重数据库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推动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
拥有了信息化设备,并不意味着信息化建设就完成。只有具有了信息化运用能力,并且为群众以及档案从业人员广泛利用,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才算完成。因此,在理念建设和设备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运用能力建设。甚至从某种角度而言,信息化运用能力是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如果仅仅完成了信息化,将有关资料录入电脑,这不是信息化。
2.2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文山市农村档案信息化起步于2002年左右。从文山市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来看,主要基于如下背景:
2.2.1 信息时代的来临
农村档案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信息时代的来临,要求农村档案信息化。21世纪被认为是“信息世纪”,信息化趋势越来越突出。在这个时代,传统的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只有通过信息化建设,才能实现农村档案管理的科学发展,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步伐。文山市虽然地处内陆偏远地带,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电子政府的建设,文山市就认识到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最开始,文山市农村档案信息化主要以配备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备开始,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后来随着国家档案局以及省档案局明确提出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文山市农村档案信息化就逐步走向正规。
2.2.2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农村档案信息化也是实现城乡均等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要在2020年左右实现全面小康,城乡均等是全面小康的重要体现。档案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工作,目前城市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3]。在这样的背景下,也需要农村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力度,缩小档案管理领域的城乡差距。从文山市的情况来看,文山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难度很大。依托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扎实的档案服务,为城乡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2.2.3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到了矛盾集中期和突发期,群众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农村的社会纠纷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确权等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利益纠纷。很多纠纷的调处需要以档案作为依据。推动农村档案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效率,为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村和谐作出贡献。2.3 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措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