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低保边缘户的主观救助效果研究基于天津市的调查研究

中国城市低保边缘户的主观救助效果研究基于天津市的调查研究[20200511191432]
摘要:随着城乡低保制度的逐渐完善,低保制度对保障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逐渐出现了一群低保边缘人群,他们或者收入比较低,或者因病致贫,或者因学致贫,他们的收入比低保人群稍高,可是他们因为收入水平无法纳入到低保救助里,导致他们一旦面临生活风险就将导致其生活陷入困难。本文以这一群体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其对于相关救助制度的主观救助效果,从而为完善这一制度体系,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低保边缘户;主观;救助效果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2
(一)研究思路2
(二)研究方法2
1.调查对象3
2.资料收集方法3
3.分析方法3
二、具体内容3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3
1.低保户3
2.城市低保边缘户3
(二)城市低保边缘群体目前情况4
1.基本情况4
2.家庭生活情况5
(三)城市低保边缘救助政策的主观救助效果评价7
三、政策建议9
(一)加快立法步伐,完善相关救助法规9
(二)加大政策宣传,普及低收入群体10
(三)重视发展性救助政策,加强就业援助10
(四)提高社会救助的财政支出比例,进一步提升救助水平10
(五)增加申请过程的透明度,完善监督机制10
四、总结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图1 被调查人群的年龄分布4
图2 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分布情况5
图3 低保边缘户家庭月人均收入布6
图4 被调查者的职业分布状况6
图5 救助金的满意程度8
表1有无申请救助* 低保边缘救助政策的主观评价 交叉制表8
中国城市低保边缘户的主观救助效果研究
——基于天津市的调查研究
引言
引言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社会救助的雏形,现在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实最早就是以社会救助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形式出现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在全国各地逐步的建立起来,近些年随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及救助金额的逐步上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和人数也在不停的变动,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家庭被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的救助范围,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在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即所谓的“低保边缘户”,他们的家庭人均收入略高于低保标准,但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了他们生活困难,却不能得到合理救助,致使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有的甚至还不如低保户家庭,他们的生活负担也同样十分沉重。
其实,辽宁省盘锦市总工会早在2004年就已经最先提出了“城市低保边缘户”这一概念,“城市低保边缘户”这一群体也是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低保户相伴而生的一个社会弱势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以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健全,城市低保边缘户这一低收入但又得不到相应救助的尴尬群体的生活困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并引起学者界的广泛关注。这一部分低收入群体被排除在低保救助制度之外,但往往在疾病治疗、子女上学、采暖等方面上有着很大的经济压力和困难,同时又得不到相应的社会救助。城市低保边缘户游离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外,生活在相对贫困的社会夹心层,他们的存在显然已成为贫困救助问题所延伸出来的一个特殊现象,同时如何解决这一群体的救助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目前,全国许多的省份已经陆续建立了针对这部分“夹心层”人群实施救助的制度及政策措施,即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天津市也是比较早建立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并付诸实施的省市之一。为了有效缓解这种相对贫困问题,天津市政府也在近几年制定并出台了相关的临时救助制度,对低保边缘户家庭给予相应的救助。虽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临时救助措施,但只是部分省市根据本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最低标准,各自建立低保边缘户的救助政策和救助标准,未出台统一的政策和救助措施,尚未形成制度化的救助体系。所以,低保边缘户的救助问题,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以找到更有效解决方法的社会问题。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基于研究目标,本文的行文思路主要概括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是具体最低生活保障和低保边缘户的具体定义以及目前这两个群体的救助政策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分析,在开始调查数据分析前,首先对我国的社会救助政策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目前现状有所了解。
第二部分是对于我国目前低保边缘户救助政策的主观救助效果研究的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其中包括调查问卷的结构、内容,随后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对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和家庭特征、对低保边缘户救助政策的了解情况及受救助情况、对政府救助政策的主观救助效果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整理出此次调查群体的具体概况。
第三部在对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并根据我国现阶段的低保边缘户救助政策的具体情况及其主观救助效果,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以帮助低保及低保边缘群体早日脱离低收入的困境。
最后,对我国低保边缘户救助政策,以及调查数据结果进行总结,并对低保边缘户救助政策的未来发展前景分析展望和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在2014年12月22日印发的《天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市临时救助制度》中的相关规定,天津市家庭人均收入在城乡低保线之上但未超过城乡低保线2.5倍的低收入家庭为低保边缘户家庭,目前天津市的低保线为每人每月705元,那么根据低保线的2.5倍计算出天津市的低保边缘户标准是每人每月705以上,1762.5元以下。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天津市低保边缘户家庭以及天津市的基层民政部门。调查共涉及193人,其中男性103人,女性90人。
2.资料收集方法
我们按照调查对象的性质将他们分为两类,即基层民政部门和低保边缘户。对基层民政部门采用访谈、电话咨询和浏览政府网站查询等方式,了解天津市的低保边缘户的救助政策、以及现阶段政府会对低保边缘户家庭提供哪些帮扶措施。对天津市的低保边缘户则进行随机的问卷调查,问卷初稿完成后,在当地进行了预调查,对问卷作出相应调整。每份调查问卷共设有23个问题,正式问卷调研自2014年3月15日开始,至2014年3月20日结束,最终回收有效问卷共193份。
3.分析方法
问卷数据通过问卷数据通过window’03版Excel软件包进行处理,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频次、交叉和平均数分析,其中采用了平均数和百分比检验。
二、具体内容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低保户
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并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享受该待遇的家庭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四类:(1)没有经济来源、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家庭;(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但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家庭;(3)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月人均收入仍然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家庭;(4)其他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家庭(其中不包括五保对象)。
2.城市低保边缘群体
(1)低保边缘
在经过调查之后,我们又发现一个现象,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于国家和政府有意识建立这一项低保边缘户救助政策的主观评价都是比较满意的,他们不满意的情况主要在于救助金额有限,不能满足基本需要,同时有在申请低保边缘户救助上,遇到一些阻力,比如有些被调查者反映在申请时有需要托关系的情况发生,对于这些申请过程上的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还需要对该救助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89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