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承包地的退出意愿研究

农民承包地的退出意愿研究[20200511190411]
摘要:农民有序退出承包地以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对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顺利退出,就要充分尊重农民对于承包地的退出意愿。本文以江苏省内1840户的农户调研数据作为依据,从土地流转情况、农民的收入因素、学历因素、心理因素等多个角度出发,对江苏北、中、南三大区域的农民承包地退出意愿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系统了解了农民的离地意愿和需求,发掘其异同之处,从而为构建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更好地推进城镇化发展以及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农户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引言2
一、调研基本情况3
(一)调查方法及数据来源3(二)样本分布3
二、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 3
(一)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 3
1. 农户家庭状况 3
2.农户家庭收入结构状况 4
(二)家庭土地流转情况 4
(三)农民承包地退出意愿 4
(四)进城农民对于城市的心理归属感 5
(五)其他因素调研数据统计 6
三、结论 6
(一)农民个体因素 6
(二)农户家庭因素 7
(三、补偿预期 7
四、对策与建议----对于农民退出承包地机制的构建 7
(一)建立多样化的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模式 7
1.是部分退出即保留承包权,退出土地经营权 7
2.是完全退出,即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退给集体,彻底割断与土地的联系,永久转移到市7
(二)完善农地退出的补偿机制 7
1、补偿费用承担者8
2、补偿标准的确定8
(1)基于部分土地退出者的标准8
(2)基于完全退出者的标准8
(三)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8
农民承包地的退出意愿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农户调查
引言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然而,农民们的大量进城并不代表已经实现了真正的市民化。真正的农民市民化应当是农民离开农村,退出农地承包经营权,实现向城市的永久性迁移。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农户在进城之后,随着非农收入的提高,逐渐在城市定居,放弃了务农却仍没有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退出,出现了离农不离地的现象。农村土地因此面临着利用率低下、甚至被闲置撂荒的潜在危机,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究其原因,就是农村人口因城镇化发展而愈发频繁流动,但现行农地制度并未提供有效的农民承包地退出机制,导致农民在社会流动中选择永久退出农村承包地的比率极其低下。从长远来看,若这一情况不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带来的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会严重制约农民真正融入城镇和城镇化的顺利发展。本文基于在江苏省开展的农户调查,力图深入分析农户承包地的利用、流转情况,以及对于承包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建立有序、自愿、科学的承包地退出机制提供依据。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及数据来源
调研选取江苏省苏州、镇江、扬州、南通、盐城、宿迁、徐州7市具有代表性的21个县(市、区)、63个乡镇、126个村(以下简称样本区)开展调研。为确保本次调研数据的代表性与有效性,调研组对调研样本进行了认真筛选,综合考虑样本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等情况,在上述7市选择了21个县(市、区),即苏州的吴中、常熟、昆山;镇江的新区、丹徒、丹阳;南通的港闸、海门、如皋;扬州的江都、仪征、宝应;盐城的盐都、东台、射阳;宿迁的宿豫、泗阳、泗洪以及徐州市铜山、新沂、丰县。根据江苏省地理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苏州和镇江属苏南区域,扬州和南通为苏中区域,盐城、宿迁和徐州为苏北区域。
为确保调研内容与表格问卷的合理性,在进行预调研之后,对调研重点、调查表格和农户问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调查采用入户问卷调查访问的方式,最后收回有效问卷1840份。
(二)样本分布
通过回收的问卷情况,问卷的分布情况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样本分布
地区 苏南 苏中 苏北
样本量 489 541 810
占比 26.58% 29.4 44.02%
被调查农户样本数据量比较大,苏北地区城镇化情况相对滞后,农村农民数量也相对更多,因此1840份有效问卷中,苏北地区被调查农户数量高达810户,苏中以及苏南地区数量相对少些,分别为541户和489户。
二、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
(一)样本农户基本情况
1.农户家庭状况
依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公布的全国家庭户数资料,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平均家庭人口数为3. 02 人。[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1840户农户家庭平均家庭人口数量为4.13,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家庭人口数量过多,规模较大意味着农户家庭各方面的需求也更大,包括住房需求、经济需求、土地需求等,这方面的需求越多,也将会导致农户对于承包地退出意愿的下降,家庭人口数量分布具体数据如表二所示:
表二:被调查农户家庭评价人口数量表
2人及以下的家庭 3人家庭 4人家庭 5人及以上家庭
17.88% 17.50% 17.2% 47.42%
调查显示很多家庭大多是夫妻加上二老和一位孩子的五人家庭结构,总体来说,江苏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内农户家庭规模偏大,另外江苏省北、中、南三个区域的家庭人口数量也有所差异,具体情况见表三:
表三: 被调查农户家庭平均人口数量地区分布
地区分布 江苏地区总体情况 苏北 苏南 苏中
平均人口数量 4.13 5.23 3.58 3.00
可以看出,主要是苏北地区的农户家庭人口数量比较多,苏中和苏南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多、规模大,面临的经济压力也更大,一定程度上也会削弱农户离地的意愿,不过,这需要结合下面的家庭劳动力情况一起看。
另外,各个地区、各个家庭劳动力数量也有所不同,劳动力水平决定着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因此对各个区域的家庭劳动力数量占家庭人口总数的比利进行了分析,具体情况见表四:
表四:调查农户家庭劳动力情况
地区分布 江苏地区整体情况 苏北 苏南 苏中
家庭平均劳动力数量 3.09 2.80 2.62 2.65
劳动力占家庭人口数比例 74.82% 53.54% 73.18% 88.33%
根据表四,结合表三,可以看出,苏南地区和苏中地区家庭劳动力占比较高,因此家庭经济来源也更多,但苏北地区,家庭平均人口数量过高,家庭劳动力数量又少,这一现象可能与早期苏北地区计划生育政策落实不完善以及成年子女与父母同户较多有关,因此苏北地区由于人口压力农户面临的经济挑战十分严峻。这一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民对于承包地的依赖,降低了农民承包地的退出意愿。
2.农户家庭收入结构状况
农户家庭收入结构状况是考察农户进行土地资源再配置意愿的重要前提,主要从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据表五我们可以看出被调查江苏各区域的家庭收入构成。
表五:江苏各区域被调查农户家庭收入构成
Pearson Chi-Square 11.279a 18 .88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94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