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江都市XN镇为例
目 录
1 引言 1
2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以江都市XN镇为例1
2.1 农村空巢老人的定义与特征1
2.2 江都市XN镇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调查与分析2
3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基于社会支持理论3
3.1 家庭收入水平低,劳动经济负担重4
3.2 子女外出打工,空巢老人缺乏照顾4
3.3 社区组织能力有限,难以帮助老人5
3.4 政府养老经费不足,缺乏养老机构 5
3.5 农村养老保障机制呈现弱化趋势6
4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出现的原因6
4.1 农村传统养老观念淡化7
4.2 空巢老人的生活观念难以改变7
4.3 政府对农村财政补贴不足7
4.4 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滞后8
4.5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9
5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对策研究9
5.1 重视对空巢老人的家庭赡养9
5.2 完善农村基层社区服务建设10
5.3 政府优化农村政策环境11
5.4 构建新农村医疗保障体系11
5.5 调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险制度11
结论13
致谢14
注释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A17
1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农村传统家庭模式渐渐分解,大多数农民涌入城市,农村中空巢老人逐年增长,这种劳动力不均的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寻求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对农村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使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农村空巢老人所生活的环境更加恶劣。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使得农村空巢老人所能利用的养老资源极少,并且农村地区的养老建设常常为政府所忽略,农村空巢老人在养老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重大的问题。因而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找到问题所在,并寻求相对处理的办法,希望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有所裨益。以往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研究主要是对“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描述及子女外出打工对空巢老人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或是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而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两者结合起来,把研究视角锁定在因子女外出打工而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上。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分别从家庭,社区,政府,这三个方面来阐释,本文采用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个案访谈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多角度的来分析论证此课题。
2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以江都市XN镇为例
2.1 农村空巢老人的定义与特征
根据不同学者的阐述,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定义是不同的,本文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定义主要是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1]。据相关权威数据显示,许多农村空巢老人都患有家庭“空巢”综合症,通常表现为情绪郁闷、懊丧、孤独、常常失眠、食欲不佳、身体逐渐虚弱,认为自己对不起子女。有的老人会觉得子女不孝,常常会因为一些琐事与子女争吵。农村空巢老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第一,身体机能衰退,遭遇退休,无所事事,对个人价值产生疑虑,因而容易导致老年抑郁。这是空巢老人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第二,生活无人照顾,健康状况下降,生理机能严重下降。
第三,缺乏精神慰藉,常常感觉到孤独,寂寞,悲伤,老人没有子女陪伴,农村里也缺乏一些社区活动,导致老人经常无人交流,甚至产生厌世的念头。
第四,经济困难,医疗需求大。农村老人的收入往往较少,有时医疗支出大于收入,致使老人生活困难。
2.2 江都市XN镇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调查与分析
2.2.1 调查对象
调查于2016年3月选取江都市XN镇,XN镇的100名农村老人(≧50周岁)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00份(问卷详情见附件),收回有效问卷84份,问卷有效收回率为84%。84名农村空巢老人的平均年龄为72岁,男46名,女38名,其中有配偶同居的有54名,有配偶分居的有11名,丧偶的有16名,离婚的3名,未婚的0名,由此可见,农村空巢老人多是有配偶同居。
2.2.2 调查方法
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所有问卷均由本人对老年人进行一对一的现场指导填写,对于不识字或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就由本人现场询问,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填写。同时本人会对一些老年人不懂的题目进行讲解,以匿名的形式完成,当场收回。
2.2.3 调查的总结分析
为了调查农村空巢老人对目前生活方式的态度,笔者设计了“您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吗”和“什么原因不与子女住在一起”这两个问题。其中56%的老人无所谓跟不跟子女住在一起,32%的老人愿意跟子女住在一起,12%的老人不愿意跟子女住在一起。66.7%的老人是由于子女外在打工而不住在一起,也有10.7%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老人希望自己独居。可以看出,虽然只有10.7%的老人希望自己独居,但是在66.7%被迫独居的老人们中对独居也不产生排斥,并且有将近一半的老人觉得跟子女住在一起觉得无所谓。这种现象说明,目前老人的养老观念发生很大的扭转,对于空巢不如十几年前那么反感了。
农村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逐渐下降,缺少了必要的经济来源,在调查中发现,22.6%老人的收入在1000元以下,42.8%老人的收入在1000到2000之间,21.4%老人的收入在2000到3000之间,只有13.1%的老人收入在3000元以上,由此可见,大部分老人的收入都很微薄。同时,农村空巢老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关照,身体也越来越差,而且目前新农合报销的医疗费用仍很低。在调查中,今年老人们用于看病和住院的费用普遍都在1000元以上,只有很少的低于1000元,老人们的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其医疗的需要。子女长时间的不在老人的身边,不仅会给老人身体造成伤害,也会给老人精神上带来痛苦。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农村空巢老人缺少养老娱乐场所,缺少朋友,所能利用的养老资源很少,他们常常会感到孤独寂寞。当笔者问老人们“您现在对子女最大的心愿是什么”,38.1%的老人希望子女与父母多联系,多进行心灵沟通,32.1%的老人希望子女选择离家近的工作,方便照顾父母,29.7%的老人希望子女保证父母小孩的经济来源。可见大多数老人都希望子女能够与他们多联系,多照顾他们。农村的社区养老条件比城市的社区养老条件要差,老人们在回答“是否接受过社区组织提供的公益服务”时,大多数老人回答的是偶尔,只有少数回答的是经常和从不,说明农村的社区养老建设还不完善,在提供社区养老服务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会严重影响农村空巢老人对其生活的满意程度。针对农村空巢老人,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大投入,在询问“看病有无医疗保障和优惠政策”,大多数老人都给予肯定的回复,但是老人目前最担心的问题还是医疗保障,可见政府虽然制定了相关政策,政策的落实力度还不够大。因此,基于上述调查,我们需要从家庭、社区、政府这三个方面来全面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
乡镇敬老院是由政府财政担负的养老机构,对所有入住者提供免费服务,但对入住条件有严厉的限制,他只接受国家规定的五保老人。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都有子女,所以不符合入住条件。其次还有乡村老年公寓,然而入住率特别低,主要因为入住费用高,并且只包含食宿,不包括老人的医疗费用。大多数农村老年公寓设施条件差,工作人员基本都是临时雇佣的,服务水平低,不具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照顾老年人的技能和耐心,这样的服务品质也使得老人望而却步。因而要想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条件,必须要不断建设农村社区,改善类似敬老院,乡村老年公寓这种服务机构的条件。
1 引言 1
2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以江都市XN镇为例1
2.1 农村空巢老人的定义与特征1
2.2 江都市XN镇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调查与分析2
3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基于社会支持理论3
3.1 家庭收入水平低,劳动经济负担重4
3.2 子女外出打工,空巢老人缺乏照顾4
3.3 社区组织能力有限,难以帮助老人5
3.4 政府养老经费不足,缺乏养老机构 5
3.5 农村养老保障机制呈现弱化趋势6
4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出现的原因6
4.1 农村传统养老观念淡化7
4.2 空巢老人的生活观念难以改变7
4.3 政府对农村财政补贴不足7
4.4 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滞后8
4.5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9
5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对策研究9
5.1 重视对空巢老人的家庭赡养9
5.2 完善农村基层社区服务建设10
5.3 政府优化农村政策环境11
5.4 构建新农村医疗保障体系11
5.5 调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险制度11
结论13
致谢14
注释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A17
1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农村传统家庭模式渐渐分解,大多数农民涌入城市,农村中空巢老人逐年增长,这种劳动力不均的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寻求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对农村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促使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农村空巢老人所生活的环境更加恶劣。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使得农村空巢老人所能利用的养老资源极少,并且农村地区的养老建设常常为政府所忽略,农村空巢老人在养老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重大的问题。因而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找到问题所在,并寻求相对处理的办法,希望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有所裨益。以往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研究主要是对“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描述及子女外出打工对空巢老人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或是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而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两者结合起来,把研究视角锁定在因子女外出打工而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上。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分别从家庭,社区,政府,这三个方面来阐释,本文采用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个案访谈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多角度的来分析论证此课题。
2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以江都市XN镇为例
2.1 农村空巢老人的定义与特征
根据不同学者的阐述,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定义是不同的,本文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定义主要是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1]。据相关权威数据显示,许多农村空巢老人都患有家庭“空巢”综合症,通常表现为情绪郁闷、懊丧、孤独、常常失眠、食欲不佳、身体逐渐虚弱,认为自己对不起子女。有的老人会觉得子女不孝,常常会因为一些琐事与子女争吵。农村空巢老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第一,身体机能衰退,遭遇退休,无所事事,对个人价值产生疑虑,因而容易导致老年抑郁。这是空巢老人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第二,生活无人照顾,健康状况下降,生理机能严重下降。
第三,缺乏精神慰藉,常常感觉到孤独,寂寞,悲伤,老人没有子女陪伴,农村里也缺乏一些社区活动,导致老人经常无人交流,甚至产生厌世的念头。
第四,经济困难,医疗需求大。农村老人的收入往往较少,有时医疗支出大于收入,致使老人生活困难。
2.2 江都市XN镇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调查与分析
2.2.1 调查对象
调查于2016年3月选取江都市XN镇,XN镇的100名农村老人(≧50周岁)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00份(问卷详情见附件),收回有效问卷84份,问卷有效收回率为84%。84名农村空巢老人的平均年龄为72岁,男46名,女38名,其中有配偶同居的有54名,有配偶分居的有11名,丧偶的有16名,离婚的3名,未婚的0名,由此可见,农村空巢老人多是有配偶同居。
2.2.2 调查方法
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所有问卷均由本人对老年人进行一对一的现场指导填写,对于不识字或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就由本人现场询问,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填写。同时本人会对一些老年人不懂的题目进行讲解,以匿名的形式完成,当场收回。
2.2.3 调查的总结分析
为了调查农村空巢老人对目前生活方式的态度,笔者设计了“您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吗”和“什么原因不与子女住在一起”这两个问题。其中56%的老人无所谓跟不跟子女住在一起,32%的老人愿意跟子女住在一起,12%的老人不愿意跟子女住在一起。66.7%的老人是由于子女外在打工而不住在一起,也有10.7%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老人希望自己独居。可以看出,虽然只有10.7%的老人希望自己独居,但是在66.7%被迫独居的老人们中对独居也不产生排斥,并且有将近一半的老人觉得跟子女住在一起觉得无所谓。这种现象说明,目前老人的养老观念发生很大的扭转,对于空巢不如十几年前那么反感了。
农村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逐渐下降,缺少了必要的经济来源,在调查中发现,22.6%老人的收入在1000元以下,42.8%老人的收入在1000到2000之间,21.4%老人的收入在2000到3000之间,只有13.1%的老人收入在3000元以上,由此可见,大部分老人的收入都很微薄。同时,农村空巢老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关照,身体也越来越差,而且目前新农合报销的医疗费用仍很低。在调查中,今年老人们用于看病和住院的费用普遍都在1000元以上,只有很少的低于1000元,老人们的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其医疗的需要。子女长时间的不在老人的身边,不仅会给老人身体造成伤害,也会给老人精神上带来痛苦。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农村空巢老人缺少养老娱乐场所,缺少朋友,所能利用的养老资源很少,他们常常会感到孤独寂寞。当笔者问老人们“您现在对子女最大的心愿是什么”,38.1%的老人希望子女与父母多联系,多进行心灵沟通,32.1%的老人希望子女选择离家近的工作,方便照顾父母,29.7%的老人希望子女保证父母小孩的经济来源。可见大多数老人都希望子女能够与他们多联系,多照顾他们。农村的社区养老条件比城市的社区养老条件要差,老人们在回答“是否接受过社区组织提供的公益服务”时,大多数老人回答的是偶尔,只有少数回答的是经常和从不,说明农村的社区养老建设还不完善,在提供社区养老服务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会严重影响农村空巢老人对其生活的满意程度。针对农村空巢老人,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大投入,在询问“看病有无医疗保障和优惠政策”,大多数老人都给予肯定的回复,但是老人目前最担心的问题还是医疗保障,可见政府虽然制定了相关政策,政策的落实力度还不够大。因此,基于上述调查,我们需要从家庭、社区、政府这三个方面来全面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
乡镇敬老院是由政府财政担负的养老机构,对所有入住者提供免费服务,但对入住条件有严厉的限制,他只接受国家规定的五保老人。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都有子女,所以不符合入住条件。其次还有乡村老年公寓,然而入住率特别低,主要因为入住费用高,并且只包含食宿,不包括老人的医疗费用。大多数农村老年公寓设施条件差,工作人员基本都是临时雇佣的,服务水平低,不具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照顾老年人的技能和耐心,这样的服务品质也使得老人望而却步。因而要想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条件,必须要不断建设农村社区,改善类似敬老院,乡村老年公寓这种服务机构的条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