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问题、成因与对策_以为例

浅析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问题、成因与对策_以为例[20200415193548]
摘要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尚未成熟。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对于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通过分析大学生的消费来源、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观念,了解到当前大学的消费行为总体上是合理的,但也存在消费水平差距较大,人际交往消费偏高,攀比消费、炫耀消费,理财意识淡薄,沉迷网络购物等问题。通过分析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的问题研究其原因,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四个方面来探讨规范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对策。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行为
目录
1.导论 1
1.1选题意义 1
1.2以往研究回顾 1
1.3概念界定 2
1.4本文的写作思路 3
2.研究方法 3
2.1调查对象 3
2.2调查方法 3
2.3资料分析方法 4
3.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现状分析 4
3.1大学生的消费来源 4
3.2大学生的消费水平 4
3.3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5
3.4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5
4.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6
4.1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6
4.2存在攀比消费、炫耀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行为 6
4.3人际交往消费偏高 7
4.4理财意识淡薄,盲目消费 7
4.5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购物 7
5.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8
5.1大学生消费心理不成熟 8
5.2家庭环境的影响 8
5.3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9
5.4西方消费主义观念对消费文化的负面影响 9
5.5大众传媒对消费文化的误导 9
6.解决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对策 10
6.1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10
6.2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 10
6.3学校应加强理财教育,营造健康的校园消费环境 10
6.4优化大学生消费的社会环境 11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附录 14
1.导论
1.1选题意义
“一切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消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社会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学术界,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影响着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前途,而且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着重要影响。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更有利于规范校园的消费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对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以往研究回顾
20世纪50年代,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开始兴起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消费者行为”。最著名的是马斯洛 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 ”。[2]到了70年代,消费者行为学已成为西方国家商学院学生的必修课程。研究消费者行为学的学者运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相结合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把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研究影响其行为的各种因素。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在消费者行为学领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消费者行为才开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成熟。例如江林的《消费行为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汪彤彤的《消费者行为分析》(复日大学出版社,2008),徐萍的《消费心理学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等等。[3]这些著作都推动了消费行为学研究在我国的发展。
学者们普遍认为,当代大学生中大多数是可以合理消费的,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如陈瑜玲,黄学艾等作者认为大学生出现的消费问题,主要表现在消费意识观念方面,在价值取向上偏向金钱、追求享受;在文化消费方面,大学生文化消费的整体性层次偏低;在物资和闲暇消费方面,追求时髦,互相攀比等。[4]
对以往关于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发现学者们在研究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因素方面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成为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例如张妍认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它们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5]
由于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那么想要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就需要这四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张倩、蔡文伯对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主要是优化社会环境;重视家庭消费教育;学校加强消费教育的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6]薛秀军和吴巧认为要培养和锻造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应该构建节约型社会,家长应该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学校也要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和教育。[7]虽然不同学者提出的对策建议不尽相同,但归根究底是要从大学生自身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四方来共同努力,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行为。
1.3概念界定
1.3.1消费的内涵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他在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期间都是一样的。”[8]消费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一般而言,消费又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生产消费指物质资料生产 过程中的生产资料 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生活消费则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 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9]
1.3.2消费行为的内涵
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得所用的消费资料和劳务而从事的物色、选择、购买和使用等活动。亦称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从广义上来讲是指消费者为索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在狭义上讲仅仅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及对消费资料的实际消费。[10]
1.3.3大学生消费的内涵
大学生消费通常是指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对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的消耗。一般来说,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这两个方面。而大学生消费主要是指生活消费,是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个人的需要,而消耗去物质资料及精神产品。[11]
1.4本文的写作思路
文章从界定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相关概念着手,以大学生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围绕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的现状设计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尽可能的展现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挖掘产生问题的影响因素,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96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