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治理以启东事件为例
目 录
1 引言 1
2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概述 1
2.1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1
2.2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3
2.3 启东事件概述 5
3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以启东事件为例 5
3.1 政府的职责不清,存在缺位、错位和越位现象 5
3.2 群众的权利意识提高 6
3.3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7
4 有效预防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对策 8
4.1 积极扭转以GDP至上的错误政绩观 8
4.2 提高政府的监管力度 9
4.3 加大环境法律法规执行力度 9
4.4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10
4.5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 10
结 论 12
致 谢 13
注 释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迅猛发展,环境日益遭受到破坏,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并损害了公众的健康及生存权益,引发了社会对其的强烈不满,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社会及国家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使地方政府的形象受到损害。因此,加强对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诸多学者细致地研究了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这为我国地方政府应对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尽管已有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学者在研究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时候更倾向于研究其事后的治理,着重于事后的研究虽然可以解决群体性事件,然而不能避免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因此,文章着重从预防和缓解的角度对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进行研究。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过启东事件这一案例来分析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治理,通过对启东事件特点成因及应对措施的分析,了解其值得借鉴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并由点及面,从而研究有效应对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对策。
2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概述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于人民内部矛盾而引发的,基于某些共同原因,由多数人参与的,以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发泄不满为目的的,并可能会危害公共安全、扰乱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有多种,其中,由于环境因素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就是环境群体性事件。在城市中发生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就是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近年来,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持续增多,已严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阻碍,并且逐步成为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2.1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的步伐在不断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可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也变得更为严重。尽管环境的污染引起了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及社会公众为了缓解环境污染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3), 与2012年相比,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93%、氨氮排放量下降3.1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48%、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4.72%。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风险不断凸显,污染治理任务仍然艰巨[1]。
据统计,我国自1996年以来,环境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在年均29%的增速。重特大环境事件高发频发,2005年以来,环保部直接接报处置的事件共927起,重特大事件72起,其中2011年重大事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20%,2012年以来,四川什邡、浙江宁波、云南昆明等一系列轰动社会和网络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相继发生,中国社会进入“环境敏感期”[2]。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频率之高,环境污染问题形势依旧严峻。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形象。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人民群众与企业或者政府进行对抗对立,当环境污染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存权益时,他们会采取一定的行动维护自身的生存权益,然而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主要为普通民众,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当前,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还可以利用网络来表达对环境污染的不满,在事件发生后没有立即得到政府的合理处理的时候,这就会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降低对政府的信任感。
通过调查问卷,从图1来看,有72.73%的被调查者对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及发展有所关注,有27.27%的对象表示对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不关注。总的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关注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的,因为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是由于环境受到污染而引发的,环境受到了污染,人民的健康就会受到一定的威胁,所以环境污染问题造成的危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环境污染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我们健康的生活环境,就更应该关注环境问题。
图1:
2.2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迅速发展以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为代价,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环保发展不能做到平衡发展,这导致了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其规模也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广。如此之外,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还有其他的一些特点。
2.2.1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合理性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是由于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并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权与健康权而引发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企业单单重视经济发展,无视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并对此不加以重视。环境污染危害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健康,他们想要寻求政府的帮助,然而相关政府部门对此持不回应的态度,公众的情绪出现不满,不断集聚最终却以群体性事件的形式爆发,要求政府和企业做出回应。此类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体现了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地提高,积极维护自身的生产权益和健康权益。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有其合理性,反对环境污染容易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通过调查问卷,图2显示了大多数人是支持以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方式来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的,仅有少数人不支持这一做法。当然,支持以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形式处理,这也是需要理性的,不能盲目的支持,也不能被一些激进分子所利用,持有理性是非常重要的。
图2 :
2.2.2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有一定的潜伏期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是由于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从而矛盾日益累积,最终导致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爆发。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有一定的潜伏期,如果在民众开始对环境污染表达不满的情绪时,政府能够及时地了解民众的想法及环境污染的情况,并且有效的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及时安抚民众的心理,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就不会爆发。一旦政府错失了这个潜伏期,无视民众的想法,那么民众的不满情绪就会高涨,并且这种不满情绪就会不断地扩大及蔓延。
2.2.3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有广泛的群众支持
环境问题引发了的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对当地民众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企业排放的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重金属污染等严重危害了当地的水质,导致了土壤质量的下降,影响了空气的质量,对当地民众的身体健康产生的严重的危害。所以民众多以信访、网上政府等途径表达自身的不满,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政府有效解决,一旦当环境问题上升为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时,就能取得当地民众的广泛支持,民众就会参与到其中,以利用群体性事件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1 引言 1
2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概述 1
2.1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1
2.2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3
2.3 启东事件概述 5
3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以启东事件为例 5
3.1 政府的职责不清,存在缺位、错位和越位现象 5
3.2 群众的权利意识提高 6
3.3 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7
4 有效预防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对策 8
4.1 积极扭转以GDP至上的错误政绩观 8
4.2 提高政府的监管力度 9
4.3 加大环境法律法规执行力度 9
4.4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10
4.5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 10
结 论 12
致 谢 13
注 释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迅猛发展,环境日益遭受到破坏,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并损害了公众的健康及生存权益,引发了社会对其的强烈不满,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社会及国家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使地方政府的形象受到损害。因此,加强对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诸多学者细致地研究了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这为我国地方政府应对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尽管已有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学者在研究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时候更倾向于研究其事后的治理,着重于事后的研究虽然可以解决群体性事件,然而不能避免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因此,文章着重从预防和缓解的角度对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进行研究。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过启东事件这一案例来分析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治理,通过对启东事件特点成因及应对措施的分析,了解其值得借鉴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并由点及面,从而研究有效应对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对策。
2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概述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于人民内部矛盾而引发的,基于某些共同原因,由多数人参与的,以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发泄不满为目的的,并可能会危害公共安全、扰乱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有多种,其中,由于环境因素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就是环境群体性事件。在城市中发生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就是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近年来,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持续增多,已严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阻碍,并且逐步成为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2.1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的步伐在不断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同时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可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也变得更为严重。尽管环境的污染引起了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及社会公众为了缓解环境污染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3), 与2012年相比,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93%、氨氮排放量下降3.1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48%、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4.72%。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风险不断凸显,污染治理任务仍然艰巨[1]。
据统计,我国自1996年以来,环境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在年均29%的增速。重特大环境事件高发频发,2005年以来,环保部直接接报处置的事件共927起,重特大事件72起,其中2011年重大事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20%,2012年以来,四川什邡、浙江宁波、云南昆明等一系列轰动社会和网络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相继发生,中国社会进入“环境敏感期”[2]。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频率之高,环境污染问题形势依旧严峻。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形象。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人民群众与企业或者政府进行对抗对立,当环境污染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存权益时,他们会采取一定的行动维护自身的生存权益,然而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主要为普通民众,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当前,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还可以利用网络来表达对环境污染的不满,在事件发生后没有立即得到政府的合理处理的时候,这就会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降低对政府的信任感。
通过调查问卷,从图1来看,有72.73%的被调查者对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及发展有所关注,有27.27%的对象表示对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不关注。总的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关注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的,因为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是由于环境受到污染而引发的,环境受到了污染,人民的健康就会受到一定的威胁,所以环境污染问题造成的危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环境污染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我们健康的生活环境,就更应该关注环境问题。
图1:
2.2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迅速发展以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为代价,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环保发展不能做到平衡发展,这导致了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其规模也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广。如此之外,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还有其他的一些特点。
2.2.1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合理性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是由于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并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权与健康权而引发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企业单单重视经济发展,无视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并对此不加以重视。环境污染危害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健康,他们想要寻求政府的帮助,然而相关政府部门对此持不回应的态度,公众的情绪出现不满,不断集聚最终却以群体性事件的形式爆发,要求政府和企业做出回应。此类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体现了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地提高,积极维护自身的生产权益和健康权益。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有其合理性,反对环境污染容易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通过调查问卷,图2显示了大多数人是支持以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方式来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的,仅有少数人不支持这一做法。当然,支持以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形式处理,这也是需要理性的,不能盲目的支持,也不能被一些激进分子所利用,持有理性是非常重要的。
图2 :
2.2.2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有一定的潜伏期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是由于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从而矛盾日益累积,最终导致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爆发。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有一定的潜伏期,如果在民众开始对环境污染表达不满的情绪时,政府能够及时地了解民众的想法及环境污染的情况,并且有效的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及时安抚民众的心理,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就不会爆发。一旦政府错失了这个潜伏期,无视民众的想法,那么民众的不满情绪就会高涨,并且这种不满情绪就会不断地扩大及蔓延。
2.2.3 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有广泛的群众支持
环境问题引发了的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对当地民众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企业排放的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重金属污染等严重危害了当地的水质,导致了土壤质量的下降,影响了空气的质量,对当地民众的身体健康产生的严重的危害。所以民众多以信访、网上政府等途径表达自身的不满,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政府有效解决,一旦当环境问题上升为城市环境群体性事件时,就能取得当地民众的广泛支持,民众就会参与到其中,以利用群体性事件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