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对集中居住期望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靖江市马桥镇居民点为例

农民对集中居住期望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靖江市马桥镇居民点为例[20200511190423]
摘要:根据对靖江市马桥镇居民点的农户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回归分析和实证研究了农户集中居住期望实现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户受教育程度、搬迁的主动程度、农户家庭人口数、对于土地的补偿、对于房屋的补偿、拆迁时的工作状况、新社区整体建设情况、房屋建筑质量、内部结构、新社区广场与绿化、环境卫生、各类设施和就医情况、邻里关系、社会保障、治安状况和心里地位感对农户集中居住期望实现的作用方向显著为正;农户年龄、家庭收入、农户对土地的态度和新社区的日常消费四个因素对农户集中居住期望实现的作用方向显著为负。另外,农户性别、就业情况、家庭收入来源、可供选择的类型、房屋的美观度、交通状况和民风民俗对农户集中居住的期望实现作用不明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集中居住;期望实现;影响因素;多元回归模型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研究区概况2
二、模型选取及数据来源2
(一)、计量模型的选取2
(二)、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3
(三)、数据来源 3
三、回归计算与结果分析4
(一)、线性关系检验4
(二)归回系数检验4
(三)、研究结果分析5
1、农户的基本情况对期望实现的影响5
2、政府政策实施影响6
3、居民点实际建设情况影响6
四、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7
(一)、结论7
(二)、政策性建议7
参考文献7
农民集中居住期望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靖江市马桥镇居民点为例
引言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规模的逐步扩大,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以致于一些自然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变成了“空心村”。同时,中国广大农村村镇布局散乱,土地利用率低等土地浪费现象严重。为了解决此类问题,重新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和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推动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所谓农民集中居住就是把住在自然村的农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集中到小区或者中心村居住,以达到有效节约利用土地、优化基础设施配置、盘活乡村资源、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整体面貌的目的,它是通过农村宅基地复垦而进行的一种土地发展权转移。但是,在实现集中居住的过程中,存在着农民因易地居住而改变其一贯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的家庭支出增大、邻里间不熟悉等状况和相应的法律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影响农户集中居住的意愿,从而阻碍集中居住的进一步推进。因此,满足大多数农户的要求,尽量避免集中居住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冲突已成为重中之重,所以了解农户集中居住的期望和实现的状况并探究影响农户期望实现的因素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同时,学术界现有的对于农户集中居住的研究主要为集中居住的必要性、农户集中居住的意愿以及集中居住的影响等方面。这些研究将农户分为集中居前和集中居住后两个层次进行研究,而对于集中居住前后的整体性研究则显得较为单薄。本文则针对已经参与过集中居住的农户,对其集中居住前对居民点建设、政府补偿等方面的期望和居住后期望的实现程度进行调查,相对比结合进行农民集中居住期望的研究。以靖江市马桥镇居民点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探究农户集中居住期望实现的影响因素,提出农民集中居住进一步推进的相关政策,同时可以对靖江市马桥镇农村居民点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研究区概况
靖江市地处长江下游,自然条件优越,有“苏中小江南”的美誉。位于江苏省苏北平原南端,泰州市南部,东南西三面环江,南与张家港市、江阴市、武进市隔江相望,东北至西北与如皋、泰兴市毗连。地势平坦,以横港为界,南低北高,多在黄海高程2.5~4.5米。靖江地处长江下游马桥镇,地处长江下游靖江市 的西郊,是全国绿化先进乡镇、江苏省文明镇和江苏省卫生镇。全镇总人口4.9万人,辖23个行政村
靖江市是开发意识超前的城市,近年来经济增长进一步持续,工业向规模化发展,农业向都市型发展,经济管理规范,城镇建设完善,是典型的农村向城镇化迈进的区域,是新型农村的典型代表。马桥镇近些年来完成了多条农村道路、农村危桥的改造工程,进行了多个土地复垦的项目,是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更是农村集中居住的典范。本文选择马桥镇一个居民点进行调研,该居民点位于马桥镇经济文化中心区,集中居住密度相对较高,便于取样调查。根据调查分析农户集中居住期望实现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农民集中居住的相关建议。
二、模型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的选取
由于研究涉及的因变量是农户集中居住期望实现的程度,是一个定性的多元变量,即期望与现实非常符合、期望与现实基本符合、期望与现实不大符合、期望与现实很不符合。以这样的决策结果作为解释变量建立的计量模型为多元选择模型,被解释的变量是离散的非连续的变量。由于被解释的变量为非线性,所以需要转化为效用模型进行评估。综上所述,选择多元回归模型,适用于因变量为多元变量的分析,以此模型来分析农户期望实现的程度。
在多元回归模型中,假设有n个样本,Y是随机因变量,取值范围为0到4,即期望与现实非常符合、期望与现实基本符合、期望与现实不大符合、期望与现实很不符合。xi(i=1,2,3k)代表与Y相关的自变量,即各种影响因素。多元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可表示为:
(1)
其中β0,β1,β2,βk 是模型的参数,u是误差项。而对于回归模型进行线性关系检验(F检验)和回归系数检验(t检验)。
线性关系检验就是检验因变量与自变量整体的显著性关系,是总体显著性检验。通过提出假设和计算检验的统计量F,在给定显著性水平α,分子自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度k,分母自由度n-k-1得到Fα。比较F与Fα大小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原假设。其中,计算统计量F的公式为:
,F~F(k,n-k-1)
回归系数检验就是检验因变量与各个自变量的显著性关系。通过提出假设和计算检验的统计量t,在给定显著性水平α,自由度n-k-1得到tα。比较t的绝对值与tα/2大小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原假设。其中,计算统计量t的公式为:
,t~t(n-k-1)
(二)、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
本文研究目的是探究农户集中居住期望实现影响因素,所以因变量为期望实现程度,分为期望与现实非常符合(Y=1)、期望与现实基本符合(Y=2)、期望与现实不大符合(Y=3)、期望与现实很不符合四个部分(Y=4)。
根据相关理论分析、相关成果研究以及对靖江市马桥镇农户集中居住期望实现的调查,本文将农户集中居住期望实现的影响因素分为农户的基本情况、政府政策实施情况与居民点实际建设情况三个大的方面,在大方面的基础上又分成若干小方面选取自变量。根据农户个体情况和家庭情况将农户基本情况分为家庭人口数;户主及其家人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就业情况;土地在其心目中地位;家庭收入情况。将政府政策实施情况中分为在搬迁时政府对其土地及房屋的补助情况和政府搬迁时整体工作情况。将居民点建设情况分为整体情况、建筑质量、房屋内部结构、房屋可供选择的类型、房屋美观度、广场与绿化、环境卫生、水利电力设施、家用能源设施、垃圾废物处理设施、教育设施、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商业服务设施、行政管理设施、交通便利、就医情况、邻里关系、社会保障、传统民俗风俗、治安状况、心里地位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94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