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空巢老人情感支持的个案研究(附件)
摘 要当今社会,空巢老人、空巢家庭的数目越来越多,空巢老人在情感支持方面尤为缺失,因此为空巢老人提供情感支持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探讨了空巢老人出现的主要成因,即空巢老人由于物质资源的匮乏以及家庭、邻里亲友和其他社会支持网络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了空巢老人严重缺乏情感上的支持。针对此成因提出为空巢老人提供在老人自身、其主要家庭成员、邻里亲友以及居委会等社会基层组织四方面的情感支持方法及策略。
目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二、 个案的基本资料及案主现状 5
(一) 个案基本资料 5
(二) 案主现状 5
三、 个案存在的情感支持缺失的原因分析 6
(一)个体因素 6
(二)家庭因素 6
社会因素 6
四、介入空巢老人的情感支持策略及过程 8
(一)接案 8
(二)预估 8
(三)个案介入计划 8
(四)实施过程 9
(五)评估 11
(六)结案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1 16
附录2 18
致谢 20
一、前言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开始了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性转变,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和发展机遇的多样性,使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显著,尤其是城乡差别、东西部地域差别极大,从而吸引大量人口由农村流向城镇,由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者由于子女上学、自己工作等原因外出其他城市,没有优势、不适合进城的老年人则只能留在老家,造成空巢家庭的出现。
现如今,空巢老人数目不断增长,在情感缺失的问题上越来越严重。所以,如何关注和帮助空巢老人提供情感支持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关于空巢老人的研究颇丰,但是大都集中在空巢老人的问题研究或情感需求上,真正去研究为空巢老人提供情感支持的论文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将从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会工作的角度研究用个案的方式得到怎样对空巢老人在情感上提供帮助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访谈法、个案分析等方法,确定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个案分析,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技巧设计干预方案,进行个案研究,并寻找为空巢老人提供情感支持的解决对策,以此丰富该领域研究成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欧美国家65岁以上老人显著增加,意大利和葡萄牙老龄化趋势最为明显,而奥地利和德国相对缓慢。各国为此制定社会救助等支持政策,在社区服务和情感支持方面具有相关经验。欧美国家的老年人更加崇尚个性的自由和发展,比较独立,他们倾向于根据喜好决定自己的生活,而不依靠他人,希望自我满足和提升,甚至渴望空巢带来的时间和精力,国外的空巢老人在情感支持方面更多地是依靠自身。以德国为例,德国的社会福利机构通过安排空巢老人组建临时家庭,为老人提供住房,年轻人回报以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等方式来解决空巢老人的情感支持问题(毛奕文、殷盛明《空巢老人国内外研究现状》,2013)。从家庭的角度而言,彼得汤森(Peter Townsend)认为家庭成员对于老年人情感需求的满足起到主要的支持作用,其他成员只能起到一定的补偿性作用,并进一步指出家庭成员要多抽出时间和父母交流,承担家庭成员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使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李建新《社会支持与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2004)。意大利学者的调查研究也表示,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孩子应该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Hein Moors, Rossella Palomba, ed. Population, Farniiy and welfare: A Comparative Survey of European attitud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158176.)。有一些国外学者虽然也认可家庭在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中所发挥的作用,但是他们更倾向依赖社区照顾的方式。彼得伯格(Peter Berger)在加利福尼亚的调查显示,有密切社区关系的老年人比缺少社区关怀的老年人更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老年人寿命长短的一个因素(陈健《农村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及其所得精神支持的研究》,2008)。苏珊特斯特(Susan Testa)指出,在社区养老方面,社区应给予更多的协调和帮助,从社区环境上解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社区养老既可以使老年人保持快乐的心情,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苏珊特斯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2002)。
国外学者范德普尔(Vander Pole)对情感支持网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对情感支持网进行了测量,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如果您和配偶之间发生严重的矛盾,不能和他讨论问题的时候,这时您更倾向于和谁讲述这些问题呢?如果您心情不好想和别人聊聊,您更愿意和谁诉说呢?假如您对生活中的重大变化不知道如何做决定(如调换工作、地方的迁移等),如果这种变化在您以前的生活中曾经发生过,您当时征求过谁的意见([美]A. H.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
霍布豪斯(L.T.Hobhouse)认为社会支持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互动,例如信息的反馈、情感方面的交流,而且还指出了给予被支持者(客体)爱、理解、关怀和同情等情感上的支持,是和工具性和评价性支持不同的。依据以上国外学者关于情感支持概念和范围的界定,本次研究笔者将情感支持界定为由他人提供的信任、关心、理解、安全感以及同理心等,包括被支持者意识到的或者是实际的能够使被支持者情感上获得慰藉的支持(Cobb S.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J]. Psychosomatic Medicine, 1976, 300314)。
国内:空巢老人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认知影响其情绪体验,空巢使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降低,甚至产生精神障碍等疾病。抑郁是空巢老人存在的最突出的消极情绪,失落感使老人常表现为沉默寡语,凡事都无动于衷或情绪易怒,常因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孤独感可增加空巢老人自怨自艾和无望无助等消极感受;由于担心患病,生活不能自理、赡养等问题,心理负担加重,常会产生忧虑或恐惧感。空巢老人由于上述原因产生了空巢综合征,他们由于缺乏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情感和心理上产生空缺,主体意识被无用论占据,对自己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陷入无趣、无望、无欲、无助的状态,这些负面情绪强烈、持久、反复地被体验而形成身体、心理上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伤害,空巢综合征可导致老人内分泌中枢神经和免疫防御系统功能出现紊乱、失调,这不仅仅表现在身体上,更在精神慰藉上带来巨大的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在所难免(毛奕文,殷盛明《空巢老人国内外研究现状》,2013)。
目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二、 个案的基本资料及案主现状 5
(一) 个案基本资料 5
(二) 案主现状 5
三、 个案存在的情感支持缺失的原因分析 6
(一)个体因素 6
(二)家庭因素 6
社会因素 6
四、介入空巢老人的情感支持策略及过程 8
(一)接案 8
(二)预估 8
(三)个案介入计划 8
(四)实施过程 9
(五)评估 11
(六)结案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1 16
附录2 18
致谢 20
一、前言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开始了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性转变,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和发展机遇的多样性,使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显著,尤其是城乡差别、东西部地域差别极大,从而吸引大量人口由农村流向城镇,由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者由于子女上学、自己工作等原因外出其他城市,没有优势、不适合进城的老年人则只能留在老家,造成空巢家庭的出现。
现如今,空巢老人数目不断增长,在情感缺失的问题上越来越严重。所以,如何关注和帮助空巢老人提供情感支持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关于空巢老人的研究颇丰,但是大都集中在空巢老人的问题研究或情感需求上,真正去研究为空巢老人提供情感支持的论文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将从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会工作的角度研究用个案的方式得到怎样对空巢老人在情感上提供帮助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访谈法、个案分析等方法,确定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个案分析,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技巧设计干预方案,进行个案研究,并寻找为空巢老人提供情感支持的解决对策,以此丰富该领域研究成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欧美国家65岁以上老人显著增加,意大利和葡萄牙老龄化趋势最为明显,而奥地利和德国相对缓慢。各国为此制定社会救助等支持政策,在社区服务和情感支持方面具有相关经验。欧美国家的老年人更加崇尚个性的自由和发展,比较独立,他们倾向于根据喜好决定自己的生活,而不依靠他人,希望自我满足和提升,甚至渴望空巢带来的时间和精力,国外的空巢老人在情感支持方面更多地是依靠自身。以德国为例,德国的社会福利机构通过安排空巢老人组建临时家庭,为老人提供住房,年轻人回报以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等方式来解决空巢老人的情感支持问题(毛奕文、殷盛明《空巢老人国内外研究现状》,2013)。从家庭的角度而言,彼得汤森(Peter Townsend)认为家庭成员对于老年人情感需求的满足起到主要的支持作用,其他成员只能起到一定的补偿性作用,并进一步指出家庭成员要多抽出时间和父母交流,承担家庭成员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使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李建新《社会支持与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2004)。意大利学者的调查研究也表示,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孩子应该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Hein Moors, Rossella Palomba, ed. Population, Farniiy and welfare: A Comparative Survey of European attitud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158176.)。有一些国外学者虽然也认可家庭在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中所发挥的作用,但是他们更倾向依赖社区照顾的方式。彼得伯格(Peter Berger)在加利福尼亚的调查显示,有密切社区关系的老年人比缺少社区关怀的老年人更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老年人寿命长短的一个因素(陈健《农村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及其所得精神支持的研究》,2008)。苏珊特斯特(Susan Testa)指出,在社区养老方面,社区应给予更多的协调和帮助,从社区环境上解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社区养老既可以使老年人保持快乐的心情,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苏珊特斯特《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2002)。
国外学者范德普尔(Vander Pole)对情感支持网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对情感支持网进行了测量,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如果您和配偶之间发生严重的矛盾,不能和他讨论问题的时候,这时您更倾向于和谁讲述这些问题呢?如果您心情不好想和别人聊聊,您更愿意和谁诉说呢?假如您对生活中的重大变化不知道如何做决定(如调换工作、地方的迁移等),如果这种变化在您以前的生活中曾经发生过,您当时征求过谁的意见([美]A. H.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
霍布豪斯(L.T.Hobhouse)认为社会支持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互动,例如信息的反馈、情感方面的交流,而且还指出了给予被支持者(客体)爱、理解、关怀和同情等情感上的支持,是和工具性和评价性支持不同的。依据以上国外学者关于情感支持概念和范围的界定,本次研究笔者将情感支持界定为由他人提供的信任、关心、理解、安全感以及同理心等,包括被支持者意识到的或者是实际的能够使被支持者情感上获得慰藉的支持(Cobb S.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J]. Psychosomatic Medicine, 1976, 300314)。
国内:空巢老人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认知影响其情绪体验,空巢使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降低,甚至产生精神障碍等疾病。抑郁是空巢老人存在的最突出的消极情绪,失落感使老人常表现为沉默寡语,凡事都无动于衷或情绪易怒,常因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孤独感可增加空巢老人自怨自艾和无望无助等消极感受;由于担心患病,生活不能自理、赡养等问题,心理负担加重,常会产生忧虑或恐惧感。空巢老人由于上述原因产生了空巢综合征,他们由于缺乏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情感和心理上产生空缺,主体意识被无用论占据,对自己存在的价值表示怀疑,陷入无趣、无望、无欲、无助的状态,这些负面情绪强烈、持久、反复地被体验而形成身体、心理上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伤害,空巢综合征可导致老人内分泌中枢神经和免疫防御系统功能出现紊乱、失调,这不仅仅表现在身体上,更在精神慰藉上带来巨大的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在所难免(毛奕文,殷盛明《空巢老人国内外研究现状》,201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