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耕战思想研究

摘 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出现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杰出思想家,商鞅就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代表之一。他针对战国时期残酷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耕战思想,主张统治者应当采取种种措施,引导民众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耕战当中,以此来提升国家实力,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最终统一天下。在耕战思想的指导下,秦国的国力得到快速发展,从山东六国眼中的蛮夷国家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最终打败了其他六国。本文所主要研究的就是商鞅耕战思想的核心内容以及为实现耕战思想而制定的具体措施。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二、 商鞅耕战思想的核心内容 2
(一) 耕战的重要性 2
(二) 君主以耕战治国的要领 2
非耕战之民以及他们的危害 2
(四) 人性好利说、奖励耕战与利出一孔 3
三、 实现耕战思想的具体措施 4
(一) 整顿吏治,营造出一个适合民众休养生息的社会环境............4
(二) 统一国家田赋制度,加重对商业和酒肉等奢侈品征收的赋税............5
(三)通过种种手段限制不利于耕战的事情流传,稳定民心...........................5
(四)打击从事耕战以外其他行业的人,使他们转向耕战..............................6
(五)严格控制粮食的运输和买卖......................................................................6
(六)推行徕民政策..............................................................................................7
(七)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六)推行徕民政策..............................................................................................7
(七)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度................................................................7 结论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一、前言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商鞅的耕战思想,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者都是国内学者,国外学者们对商鞅少有研究。而我们国内的学者们过多的把精力放在了儒家、道家等学派的政治伦理思想上,而对法家思想却少有论及,仅仅停留在理论构建理想描绘的状态,很少在国家制度和政策层面取得具有广泛影响的实际应用效果。有关商鞅的政治思想研究中,真正以商鞅耕战思想为研究主题的著作并不多见,过去的学者大多是进行各个专题研究时顺带提及商鞅的耕战思想,很少有完整的论述。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首先,对商鞅的耕战思想进行系统而客观的梳理,整理出耕战思想的理论依据。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必须有理论基础,以便为他的改革提供依据和指导。我们可以从上扬的变法政策和言论中寻找他的理论依据。从商鞅趋利避害的人性论与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商鞅为耕战思想做的铺垫。其次,对商鞅耕战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探讨,从奖励和惩罚两个角度分别展开论述耕战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针对农耕来讲,奖励的角度主要有纳粟授爵,土地私有等;惩罚的角度主要有限制工商业,处罚游手好闲的人。针对作战而言,奖励的角度主要有二十级军功爵制;惩罚的角度主要有建立连坐制度,作战不力者全家连坐。通过这些具体内容来论述商鞅的耕战思想。
研究目标与意义
以《商君书》为主要研究文本,同时参考其他研究文献,对商鞅耕战思想进行初步的系统化梳理,阐明商鞅提出的耕作与战争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观点,力图总结出商鞅耕战思想的逻辑脉络。
理论意义:商鞅的耕战思想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发展的需求,他抓住了农业和战争这两个主要的时代主题,并系统化的将两者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这种系统化的改革思想,在中外古代历史中屈指可数,难能可贵。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实践意义: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商鞅系统化的改革思想是我国古代文明的精华,学习商鞅的耕战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改革开放的伟大任务。
二、商鞅耕战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农业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战争是实现统一的必由之路。
商鞅认为,“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无论是保护国家的安全还是为君主赢得尊贵的地位都离不开农耕与战争。只有重视农战这两件大事才可以使人民富裕、国力强盛,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农耕与战争是一个国家实力最重要的两个来源。
(二)君主以耕战治国的要领
1.商鞅指出,善于治国的君主,他会教导民众通过一心务农来取得官职爵位。 国家废除空谈,不让花言巧语和空洞的言论在国家泛滥,那么百姓就会变得纯朴专一。当百姓们看到,想要获得官职和爵位只有从农耕和作战两个方面出发,那他们就会勤劳耕作、勇敢作战。这样的话,国家就一定能变的富足强大起来。
2.君主崇尚法治,运用严明的法规任用官吏。命令他们严格依照法律做有利于耕战的事情,不任用那些喜欢空谈、学习诗书礼乐的人,国家就会变得社会安定,清明富强。
3.君主掌握治国的要领,便会命令百姓把心思全都放在耕战上面。人民专心从事农业生产就会变得愚笨质朴而便于役使,就很少会出现狡猾奸诈的奸民,而且民众把耕地作为生活资本以后,就一定会产生故土难离的情绪,就会分外珍惜自己的土地。当其他国家来侵占他们的土地时,民众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就会积极守城作战,抵御敌人。
(三)商鞅眼中的非耕战之民以及他们的危害
1.五士
五士是指游说之士、处士、勇士、技艺之士、商贾之士。商鞅认为,如果国君任用这五种人来治理国家,那么农业生产就必定会遭到破坏,军队也会丧失原本的战斗力,导致国家对外战争的失败。因为,如果任用游说之士,那么百姓们原本淳朴的思想就会受到污染,变得不务正业,不把君主的命令放在心里。如果任用处士,那么百姓就会日渐和君主疏远,甚至是失去对君主的敬重畏惧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5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