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新发村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中农户意愿分析

郎溪县新发村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中农户意愿分析[20200511190858]
摘要:研究农户农村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意愿影响因素,有助于农村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是一项极具创新性的农村基础性工程,是一项符合我国农村发展的惠民政策。只有不断了解农户需求、满足农户需求,才能完成后续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本文在农户抵押融资贷款意愿研究方面探讨农户贷款需求是否被满足,及其限制因素,从农户自身意愿方面出发优化农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政策、农村金融市场、农户抵押认知等方面,改善农地抵押融资软环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农用地抵押,农户意愿,融资,限制因素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研究区概况 2
2假说提出及模型构建 2
2.1假说提出 2
2.1.1假说一 3
2.1.2假设二 3
2.1.3假说三 3
2.2模型构建 3
2.2.1模型选取 4
2.2.2变量选取 5
3数据分析 5
3.1数据来源 5
3.2数据统计 7
3.3数据估算 7
3.4数据结果 7
3.4.1农户个人特征的影响 7
3.4.2农户家庭特征的影响 8
3.4.3社会影响因素 8
4.总结 9
4.1结论 9
4.2建议 9
4.3不足与展望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郎溪县新发村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中农户意愿分析
引言
引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规模化种植和家庭农场的推广逐渐成为一种强农富农的途径,而规模化的经营对于资金的融通对农户而言也越来越重要,为了更有效率的使用承包地,对资金进行融通,农地使用权抵押则是一种在农村里必然的抵押融资的方法和融资的途径。[1]
农地使用权抵押对农民而言,是一种在农村中非常重要的融资手段,若是融资成功则对充分发挥农用地的利用价值、促进资金融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有重要意义。为充分发挥农地的效用,使这一稀缺资源能实现合理的配置,使农民能从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实现资金的融通和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完善物权立法,促进经济发展,有必要对农地使用权抵押制度的各项构成要件进行深入研究。[2]农户是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主要参与主体,其参与意愿是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是否成功的有效参考。在全国大力推广农村金融改革背景下,农户的融资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如何从农户角度破除限制农户抵押融资的因素,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带来的融资便利,这是一个越来越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同时农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3,4]本文通过针对安徽省郎溪县新发镇新发村农户对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意愿的分析,探究其意愿的影响因素并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得到数据用SPSS中的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农户贷款意愿的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当地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政策的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1研究区概况
郎溪县,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 ,地处安徽省 东南边陲。郎溪辖7个镇、2个乡,2011年总人口34.2万人,面积110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3826.29公顷。
郎溪县新发镇新发村,是本次数据调研的主要地点,新发村位于214省道旁,村委会办公楼坐落在新发集镇所在地。全村总面积10.8平方公里,19个村民组,620户,共有2085人。新发村自二00四年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以来,整理土地面积690.82公顷,将原来的34个小自然村庄通过拆迁合并为十个自然村庄,整理后新增耕地面积100.28公顷。土地整理后的新发村有着大面积的平整土地这些土地地理状况优越,具备了农业园区的发展条件。而近年来,郎溪县着力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将分散的田块进行平整,并把这些田块向一些种田大户手中流转,实现农田的规模化经营。早在2009年,郎溪县就成立了“家庭农场协会”,每年评选“家庭示范农场”和示范基地并给予重金帮扶,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目前,郎溪县有家庭农场216个,农业合作社200多个,耕种100亩田以上的农机种粮大户有300多家。大量的平整良田适于进行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的经营类型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规模化的经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配套实施等方面,因此资金的筹集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而成块相连的平整优秀的田块也是银行愿意接受的抵押品,因此该区域具有巨大的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研究价值。
2假说提出及模型构建
2.1假说提出
农户行为意愿一般受到其年龄、家庭组成、人均收入、社会关系、受教育程度等影响[5]。本研究中农户抵押贷款意愿主要是指农户为实现融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主观愿望和意图。本文选择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来分析农户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影响因素。
2.1.1假说一
(1)文化程度对农户抵押意愿的反比例影响
通常来说,人们受教育程度高,获取信息更迅速,对于融资的方式和方法了解的更多,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手段。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农户参与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农民对自身融资需求及融资手段的了解程度及其需求程度[6]。而文化程度低的农户因为对其他融资渠道不了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或者不清楚自己的融资需求,所以更愿意将承包地使用权抵押给银行。农民对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政策的认知及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农户的参与意愿。因此假设文化程度低的人对于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意愿更强烈。
(2)户主性别、年龄对农户抵押融资意愿的正向影响
对于性别而言,女性少有出去务工,多在家中务农,对自家农田的了解程度比男性多,对于自家农田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效率更清楚,所以对于农用地使用权的抵押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判断,因此假设女性的抵押融资态度比男性积极;对于年轻的农户而言,他们处于思想活跃的时期,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对于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这种新型融资方式有较强的需求,而对于年龄较大的人一般认为,年龄越大的人思想越保守,还款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越弱,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越小,越习惯稳定的生产生活状态,不愿意尝试新鲜的事物,而且年龄越大土地情结越深。[7]因此假设男性意愿比女性强烈且年轻人的意愿比老年人的强烈。
2.1.2假说二
(1)家庭供养比和家庭总人口数对农户抵押意愿的正向影响
家庭供养比指家庭中供养人数和家庭总人口的比值。一般来讲,家庭供养比越大,对资金的需求度越高,需要对农用地进行抵押来应对预算之外的支出,根据生产需求,对资金周转的需求更高,通过抵押贷款来增加农业生产性投入的意愿也越强[8];家庭中人口数越多,可支配的劳动力越多,能进行投资的地方也越多因此对融资的需求也越高。
(2)是否有贷款经历农户抵押意愿的正向影响
理论上讲,有贷款经历的农户对于向银行贷款没有多少排斥倾向。一般有贷款经历农户对自己的还款能力较清楚,在有资金需求的时候,对贷款程序比较熟知,不会有对向银行贷款的恐惧和不信任情绪,对于贷款过程的认知程度更到位,获得贷款相对容易。[5]
(3)农户经营类型对农户抵押意愿的负向影响
农户经营类型对农户进行农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意愿有负向的影响,从事纯农业生产的农户因为人均年收入较低,对于农业这样一个积极性较强的投资,自身资金周转比较困难,对于想要购买更多化肥和农具则无力提供资金,因此对农用地抵押贷款的需求更强烈。[9]而当农户经营类型为非农业,或者农业兼其他时,农户资金链比较稳定,贷款需求不高,因此也不需要将农用地进行抵押贷款,因此对于农用地抵押贷款的意愿不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80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