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独生子女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该政策自推行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文章分析了我国独生子女政策落实现状,分析了独生子女政策制定发展过程存在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养老负担;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等问题,提出解决独生子女政策落实过程中问题的对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解决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贯彻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提高科技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等对策。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二、独生子女政策的产生及落实现状 4
三、我国独生子女政策产生的问题 5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5
(二)人口性别比失衡 6
(三)养老保障压力增加 6
四、根据独生子女政策问题的对策分析 8
(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解决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 8
(二)贯彻落实“全面二孩”政策 9
(三)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一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资源优势和人口优势,要实现中华民族经济社会稳定向前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人口和人口管理问题是当务之急。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基数大,已成为制约着中国的转型和发展的不利因素。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拥有广阔的前景,我国应抓住机遇,运用有利形势促发展,实现我国的转型与变革,促进资源和环境和谐,解决人口问题是当务之急。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指出:“为了在二十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数量控制在十二亿以内,国务院已经向全中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1]” 1982年,十二大将“计划生育”政策以基本国策的形式写入宪法。随后,与独生子女政策相关的运动便开展起来。自1980年以来,中国深入贯彻落实独生子女政策,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完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指出:“为了在二十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数量控制在十二亿以内,国务院已经向全中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1]” 1982年,十二大将“计划生育”政策以基本国策的形式写入宪法。随后,与独生子女政策相关的运动便开展起来。自1980年以来,中国深入贯彻落实独生子女政策,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完善政策的相关内容,该政策已经贯彻落实了近四十年的时间。自实施以来,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该政策在减轻人口压力,解决数亿人的贫困,加速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有效的抑制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避免人口的过度膨胀,普遍提升国民素质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彼此依赖性增强,我国的发展也遇到了新的瓶颈。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其负面效应愈发明显,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等问题日益突出,出现的新形式、新问题以及新情况使得我国必须重新审视如何实施独生子女政策。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2013年11月15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根据时代发展要求,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2016年1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3]。自此,中国深入贯彻落实了尽四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终止,这是我国结合发展需要,审时度势做出的人口战略决策。
本篇文章以“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为题目对我国贯彻落实了尽四十年的人口政策进行了解读,从论文结构看,首先,收集当前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相关的资料与法律法规,论述了独生子女政策实施的背景,结合时代背景阐述该政策实施的客观必要性,简述独生子女政策落实的现状。其次,依托相关政策、法规,剖析改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最后,针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鉴于独生子女政策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对策分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十九世纪末,国外独生子女迅速增加,计划生育运动开始逐渐在美国以及一些西欧国家兴盛起来。西方相关心理学家曾指出“独生子女群体是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本身就是一种病”,这一观点使当时的人们将独生子女这一群体当作 “问题儿童”来对待[4]。1898 年,心理学家博汉农做出针对独生子女的相关的实验,随即在教育学学术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家庭中的独生子女》(The only child in a family),这篇论文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篇以独生子女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博汉农认为“独生子女社交能力差,难以与他人相处,存在着自大、早熟、娇惯、妒忌、偏执等特点”[5]。从二十世纪中后期开始,Sismondi、和 James Mill 等人口学家分别从经济与社会发展、人口生育等方面,发表有关独生子女的观点并试图解决该政策引发的各类问题。由于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地理环境以及传统历史文化,所以,独生子女产生的原因就不能统一而论。独生子女政策产生的相关后果,不同的国家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国外解决独生子女问题的成果不能完全适用于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
从独生子女政策开始实行,我国学者对该政策的研究随之开展。独生子女政策在中国贯彻落实了尽四十年的时间,目前国内多个领域对独生子女政策进行广泛探讨:教育学在该政策研究的萌芽阶段,对独生子女的研究,产生了重要作用。教育学主要从独生子女的思想品德发展、体育教育和家庭教养三个方面进行研究[6]。心理学也对独生子女群体进行深入研究,主要以年龄阶段作为突破口,进行研究;社会学对独生子女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现实情况的需要不断增加,风笑天指出“独生子女作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中新出现的社会群体,必然会同产生它、形成它、容纳它的社会之间发生多种关系”[7]。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以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变革为研究背景,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把握我国独生子女政策落实的现状,阐
摘要 I
ABSTRACT II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二、独生子女政策的产生及落实现状 4
三、我国独生子女政策产生的问题 5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5
(二)人口性别比失衡 6
(三)养老保障压力增加 6
四、根据独生子女政策问题的对策分析 8
(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解决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 8
(二)贯彻落实“全面二孩”政策 9
(三)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一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资源优势和人口优势,要实现中华民族经济社会稳定向前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人口和人口管理问题是当务之急。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基数大,已成为制约着中国的转型和发展的不利因素。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拥有广阔的前景,我国应抓住机遇,运用有利形势促发展,实现我国的转型与变革,促进资源和环境和谐,解决人口问题是当务之急。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指出:“为了在二十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数量控制在十二亿以内,国务院已经向全中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1]” 1982年,十二大将“计划生育”政策以基本国策的形式写入宪法。随后,与独生子女政策相关的运动便开展起来。自1980年以来,中国深入贯彻落实独生子女政策,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完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指出:“为了在二十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数量控制在十二亿以内,国务院已经向全中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1]” 1982年,十二大将“计划生育”政策以基本国策的形式写入宪法。随后,与独生子女政策相关的运动便开展起来。自1980年以来,中国深入贯彻落实独生子女政策,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完善政策的相关内容,该政策已经贯彻落实了近四十年的时间。自实施以来,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该政策在减轻人口压力,解决数亿人的贫困,加速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有效的抑制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避免人口的过度膨胀,普遍提升国民素质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彼此依赖性增强,我国的发展也遇到了新的瓶颈。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其负面效应愈发明显,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男女性别比例失调等问题日益突出,出现的新形式、新问题以及新情况使得我国必须重新审视如何实施独生子女政策。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2013年11月15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根据时代发展要求,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2016年1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3]。自此,中国深入贯彻落实了尽四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终止,这是我国结合发展需要,审时度势做出的人口战略决策。
本篇文章以“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为题目对我国贯彻落实了尽四十年的人口政策进行了解读,从论文结构看,首先,收集当前与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相关的资料与法律法规,论述了独生子女政策实施的背景,结合时代背景阐述该政策实施的客观必要性,简述独生子女政策落实的现状。其次,依托相关政策、法规,剖析改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最后,针对当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鉴于独生子女政策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对策分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十九世纪末,国外独生子女迅速增加,计划生育运动开始逐渐在美国以及一些西欧国家兴盛起来。西方相关心理学家曾指出“独生子女群体是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本身就是一种病”,这一观点使当时的人们将独生子女这一群体当作 “问题儿童”来对待[4]。1898 年,心理学家博汉农做出针对独生子女的相关的实验,随即在教育学学术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家庭中的独生子女》(The only child in a family),这篇论文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篇以独生子女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博汉农认为“独生子女社交能力差,难以与他人相处,存在着自大、早熟、娇惯、妒忌、偏执等特点”[5]。从二十世纪中后期开始,Sismondi、和 James Mill 等人口学家分别从经济与社会发展、人口生育等方面,发表有关独生子女的观点并试图解决该政策引发的各类问题。由于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地理环境以及传统历史文化,所以,独生子女产生的原因就不能统一而论。独生子女政策产生的相关后果,不同的国家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国外解决独生子女问题的成果不能完全适用于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
从独生子女政策开始实行,我国学者对该政策的研究随之开展。独生子女政策在中国贯彻落实了尽四十年的时间,目前国内多个领域对独生子女政策进行广泛探讨:教育学在该政策研究的萌芽阶段,对独生子女的研究,产生了重要作用。教育学主要从独生子女的思想品德发展、体育教育和家庭教养三个方面进行研究[6]。心理学也对独生子女群体进行深入研究,主要以年龄阶段作为突破口,进行研究;社会学对独生子女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现实情况的需要不断增加,风笑天指出“独生子女作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中新出现的社会群体,必然会同产生它、形成它、容纳它的社会之间发生多种关系”[7]。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以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变革为研究背景,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把握我国独生子女政策落实的现状,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