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邳州市C镇为例
目 录
1 引言 1
2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现状—以C镇为例 1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以C镇为例 3
3.1 农村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健全 3
3.2 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不高 3
3.3 缺乏合理、科学的组织管理 4
3.4 规划设计无法满足需要 4
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
4.1 城乡二元结构的局限 5
4. 2 基础设施建设的体制不完善 5
4.3 组织管理和监督存在漏洞 6
4.4 资金投入和使用不合理 6
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7
5.1 增加政府投入 7
5.2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 7
5.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监督 8
5.4 统筹规划农村基础设施 9
结 论 10
致 谢 11
参 考 文 献 12
1 引言
中共十六大之后,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依然成为全党、全社会对农村工作的重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因此,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的生活质量既是全党、全社会对农村工作的重心,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建设农村能够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家园,关心家园的积极性,更加体现出党委政府对农村民生的关怀。这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的有效推进,有利于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阶段,要带动推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法制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农村基础设施的范围包括农村的农田水利硬件、供水供电设备、交通运输资产和通讯设施、气象和能源供给设施、农业生产资料和技术推广设施等为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提供服务的生产、生活、医疗、卫生、保健、文化、娱乐和体育服务设施。由于研究精力有限,本文只涉及了交通,供电通讯,体育设施和生活设施等方面,并从这些角度开展调查,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从而为C镇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会一直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始终。在这个阶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任务。我们应当在农村现有条件下,总结经验和教训,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措施,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方案。
2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现状—以C镇为例
C镇是邳州市西北部的乡镇,地处苏鲁交界处,北部毗邻山东枣庄,南部与宿阳山镇接壤,东部邻近戴庄镇和邳城镇,其下属16个行政村庄,占地面积为98平方公里,人口5.66万。C镇的区位独特,交通优势明显,公路网络四通八达,310国道横贯东西,251省道纵串南北,两路交汇于镇区中心。其中,京杭大运河三面环绕,该镇境内建有港口码头,年吞吐能量300万吨以上,是苏鲁交界的交通要塞,距离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和临沂机场均在1小时内车程。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使得C镇成为邳州市发展较好的城镇之一,人流量也日益增多,外来人口也不断增加。
C镇的性质是农村,除了学生和孩子外,农民占有绝对比例,达到89%左右,其中外出务工的人员比例达到60%以上。该镇的人口分布较为均匀,村庄相对集中,农田占有面积大。C镇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农副产品有大蒜,西瓜等。除此之外,该镇鼓励农民开展蔬菜大棚种植,肉鸡养殖等,并在各个村庄都有相应的实施。
在对邳州市C镇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调查后发现,C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有如下表现:
(1)交通设施上,该镇的道路覆盖率高达90%,能够实现基本的公交车和长、短途汽车通行。在镇中心,310国道能够满足车辆的通行,实现C镇与徐州,台儿庄的畅通无阻。此外,C镇距离县城有将近40分钟的车程,省道也保证了该镇与邳州市的通行。在村庄之间基本实现了水泥路的全面覆盖,有接近50%的家庭门前的路不再是泥路,铺有石子。在走访中发现,C镇的许多村庄内部还大量存在土路,在雨雪天极难通行,也造成了进出不便。在一些主干道,由于运输车辆较多已经出现了路面不同程度的破损和断裂。在近期,C镇拓宽了村庄的水泥路,也实施了路面的修补作业,解决了会车问题,并对道路进行维护。
(2)在通电通讯设施上,下属村庄的通电率达到100%,但无线、宽带的覆盖率很低,调查数据显示只有接近20%的家庭拥有网络接入。村庄中的小型超市、饭店,较为年轻的家庭装有电脑,并实现了网络连接。但普遍的家庭中已经接入了网络电视,但没有台式电脑和宽带网络。数据显示,该镇的村民家庭中基本每个家庭都有能够通讯的手机,覆盖率达95%以上。
(3)体育设施上,在每个行政村的村委办公区域外都能看到许多体育设施。村庄农忙时处于闲置和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看管的状态,因此大部分的体育器材的使用效率较低。在实际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0%的村民会主动使用村委的体育健身器材,或者主动提出健身的要求。室外的体育器材由于缺乏维修和保养,大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损和损坏,严重影响了体育设施的正常使用。
(4)生活基础设施上,调查发现,超过50%的家庭选择使用液化气作为主要燃气,少数选择沼气等清洁能源,也存在使用柴火的现象。此外,该镇在2010年左右开展了农村的设施建设,村庄的统一厕所占有率达85%,并放置了较多的垃圾箱,并安排专人负责垃圾的转运和清理工作,使村庄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该镇的主要村庄集中处都放置了垃圾箱,但只有60%的村民会主动将生活垃圾放到固定的垃圾桶中。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以C镇为例
3.1 农村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健全
从资料统计结果来看,配套的服务设施不够健全是困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问题。基础设施的数量有限,普及率不高,存而且在地域差异较大。
根据实地统计发现,C镇的配套服务设施主要涉及农田水利设施、生活燃气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和通信设施等。该镇是大蒜的主产地,辅以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由于近年来C镇的水稻种植不断减少,水利站使用的频率不断减少,农田水利设施较比毗邻的水稻种植地落后和缺乏。水利站的管理员相对稀缺,配套的水利沟渠也遭到破坏。2010年左右,该镇推行了沼气池建设工作,但村民的参与率不高。许多家庭建有沼气池,占有45%的比例。但30%的家庭无法使用沼气,缺少配套的燃气具,或者燃气线路不畅通。在村委大院中,接近30%的体育器材不全,下属的16个村庄中只有10个村庄有图书处。其他村庄缺乏相应的村庄图书馆和报刊馆等了解政策,学习农技的文化场所。在网络通信方面,镇中心已经基本实现网络全覆盖,但下属的农村家庭大多缺乏宽带和无线网络,村庄中85%的宽带是电信宽带网络。但宽带也无法连接到每个家庭,只能到达村庄道路沿边的家庭,但无线宽带基本无法覆盖。
1 引言 1
2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现状—以C镇为例 1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以C镇为例 3
3.1 农村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健全 3
3.2 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不高 3
3.3 缺乏合理、科学的组织管理 4
3.4 规划设计无法满足需要 4
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
4.1 城乡二元结构的局限 5
4. 2 基础设施建设的体制不完善 5
4.3 组织管理和监督存在漏洞 6
4.4 资金投入和使用不合理 6
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7
5.1 增加政府投入 7
5.2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 7
5.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监督 8
5.4 统筹规划农村基础设施 9
结 论 10
致 谢 11
参 考 文 献 12
1 引言
中共十六大之后,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依然成为全党、全社会对农村工作的重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因此,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的生活质量既是全党、全社会对农村工作的重心,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建设农村能够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家园,关心家园的积极性,更加体现出党委政府对农村民生的关怀。这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的有效推进,有利于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阶段,要带动推进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法制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农村基础设施的范围包括农村的农田水利硬件、供水供电设备、交通运输资产和通讯设施、气象和能源供给设施、农业生产资料和技术推广设施等为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提供服务的生产、生活、医疗、卫生、保健、文化、娱乐和体育服务设施。由于研究精力有限,本文只涉及了交通,供电通讯,体育设施和生活设施等方面,并从这些角度开展调查,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从而为C镇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会一直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始终。在这个阶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任务。我们应当在农村现有条件下,总结经验和教训,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措施,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方案。
2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现状—以C镇为例
C镇是邳州市西北部的乡镇,地处苏鲁交界处,北部毗邻山东枣庄,南部与宿阳山镇接壤,东部邻近戴庄镇和邳城镇,其下属16个行政村庄,占地面积为98平方公里,人口5.66万。C镇的区位独特,交通优势明显,公路网络四通八达,310国道横贯东西,251省道纵串南北,两路交汇于镇区中心。其中,京杭大运河三面环绕,该镇境内建有港口码头,年吞吐能量300万吨以上,是苏鲁交界的交通要塞,距离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和临沂机场均在1小时内车程。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使得C镇成为邳州市发展较好的城镇之一,人流量也日益增多,外来人口也不断增加。
C镇的性质是农村,除了学生和孩子外,农民占有绝对比例,达到89%左右,其中外出务工的人员比例达到60%以上。该镇的人口分布较为均匀,村庄相对集中,农田占有面积大。C镇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农副产品有大蒜,西瓜等。除此之外,该镇鼓励农民开展蔬菜大棚种植,肉鸡养殖等,并在各个村庄都有相应的实施。
在对邳州市C镇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调查后发现,C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有如下表现:
(1)交通设施上,该镇的道路覆盖率高达90%,能够实现基本的公交车和长、短途汽车通行。在镇中心,310国道能够满足车辆的通行,实现C镇与徐州,台儿庄的畅通无阻。此外,C镇距离县城有将近40分钟的车程,省道也保证了该镇与邳州市的通行。在村庄之间基本实现了水泥路的全面覆盖,有接近50%的家庭门前的路不再是泥路,铺有石子。在走访中发现,C镇的许多村庄内部还大量存在土路,在雨雪天极难通行,也造成了进出不便。在一些主干道,由于运输车辆较多已经出现了路面不同程度的破损和断裂。在近期,C镇拓宽了村庄的水泥路,也实施了路面的修补作业,解决了会车问题,并对道路进行维护。
(2)在通电通讯设施上,下属村庄的通电率达到100%,但无线、宽带的覆盖率很低,调查数据显示只有接近20%的家庭拥有网络接入。村庄中的小型超市、饭店,较为年轻的家庭装有电脑,并实现了网络连接。但普遍的家庭中已经接入了网络电视,但没有台式电脑和宽带网络。数据显示,该镇的村民家庭中基本每个家庭都有能够通讯的手机,覆盖率达95%以上。
(3)体育设施上,在每个行政村的村委办公区域外都能看到许多体育设施。村庄农忙时处于闲置和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人看管的状态,因此大部分的体育器材的使用效率较低。在实际调查发现,只有不到10%的村民会主动使用村委的体育健身器材,或者主动提出健身的要求。室外的体育器材由于缺乏维修和保养,大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损和损坏,严重影响了体育设施的正常使用。
(4)生活基础设施上,调查发现,超过50%的家庭选择使用液化气作为主要燃气,少数选择沼气等清洁能源,也存在使用柴火的现象。此外,该镇在2010年左右开展了农村的设施建设,村庄的统一厕所占有率达85%,并放置了较多的垃圾箱,并安排专人负责垃圾的转运和清理工作,使村庄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该镇的主要村庄集中处都放置了垃圾箱,但只有60%的村民会主动将生活垃圾放到固定的垃圾桶中。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以C镇为例
3.1 农村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健全
从资料统计结果来看,配套的服务设施不够健全是困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问题。基础设施的数量有限,普及率不高,存而且在地域差异较大。
根据实地统计发现,C镇的配套服务设施主要涉及农田水利设施、生活燃气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和通信设施等。该镇是大蒜的主产地,辅以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作物,由于近年来C镇的水稻种植不断减少,水利站使用的频率不断减少,农田水利设施较比毗邻的水稻种植地落后和缺乏。水利站的管理员相对稀缺,配套的水利沟渠也遭到破坏。2010年左右,该镇推行了沼气池建设工作,但村民的参与率不高。许多家庭建有沼气池,占有45%的比例。但30%的家庭无法使用沼气,缺少配套的燃气具,或者燃气线路不畅通。在村委大院中,接近30%的体育器材不全,下属的16个村庄中只有10个村庄有图书处。其他村庄缺乏相应的村庄图书馆和报刊馆等了解政策,学习农技的文化场所。在网络通信方面,镇中心已经基本实现网络全覆盖,但下属的农村家庭大多缺乏宽带和无线网络,村庄中85%的宽带是电信宽带网络。但宽带也无法连接到每个家庭,只能到达村庄道路沿边的家庭,但无线宽带基本无法覆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