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附件)

摘 要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迁,离婚率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出现,与完整家庭相比,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通过对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研究了解,指出单亲家庭亲子关系存在的沟通障碍、情感投入不足和存在冲突等问题,并从子女的需求出发进行分析,认为父母对子女情感需求关注不足,忽视子女主体性和子女在亲子关系维护中主动性不足是单亲家庭亲子关系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结合个案,提出个案社会工作介入改善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具体策略。
目 录
摘 要 I
一.引 言
(一)选题依据 1
(二)研究意义 1
1. 理论意义 1
2. 实践意义 1
(三)文献综述 1
1.单亲家庭的研究 1
2.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研究 2
(四)研究设计 3
1.研究方法 3
2.理论基础 3
二、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
(一) 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问题 4
(二) 原因分析 5
三、社会工作的个案介入 6
(一)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6
(二)社工介入方案 6
1.案主基本情况 6
2.案主需求 7
3.设定目标 7
4.具体策略 7
5.社工介入评估 8
小结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一、引言
(一)选题依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观念的逐渐转变和社会越来越多的风险因素的存在,传统的家庭结构受到很大冲击,单亲家庭的数量每年都在增长,据调查,近30年来离婚趋势逐渐上升,单亲家庭不断增多,根据我国民政部的统计,1993年的离婚率为9.9%,而两年以后上升为15.45%。据2014年的来源于央视网新闻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的参考数据显示,单亲家庭达到了2000万户。通过查阅,以沈阳市某中学某班为例,班级里46人,所知为单亲家庭的学生为15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比例高达35%。与完整家庭的儿童相比,单亲家庭在经济和文化中处于不利地位,使其亲子关系有很多问题。但是以往的研究多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的单亲家庭中子女的声音和需求。因此,本文从以单亲家庭子女主体的角度出发,对单亲家庭亲子关系进行研究,探究单亲家庭亲子关系问题的原因,并以个案工作为例,提出个案工作介入提升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策略。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在儿童视角下考察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问题和需求,探究如何运用社工介入的理论和策略,完善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方法,并且使社工专业理论得到运用。
2.实践意义
社会工作以多种方法帮助人们进行着交流,由于单亲家庭的形成,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问题也逐渐出现,社工通过在儿童视角下对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社工介入的研究,提出具体的研究策略对研究对象进行帮助,同时改善亲子关系。
(三)文献综述
1.单亲家庭的研究
(1)单亲家庭的概念
单亲家庭,现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社会中认为,单亲家庭是指由于离异、分居、丧偶或者构成家庭主体的成员不全的家庭,由父亲或者母亲一方抚养的孩子就是单亲家庭的子女。
(2)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新加坡等许多发达国家,单亲家庭开始大量出现。欧盟(1996)统计“单亲家庭的数量占全部家庭总数的百分之十四”。由于欧美国家对当代婚姻现实的考察,产生了单亲家庭的概念。美国心理学家P.M.SymondS(1999)在研究家长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研究中发现,能够被家长接受的单亲家庭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如富有同情心、情绪比较稳定、兴趣广泛等;而被家长拒绝的孩子大都是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强、冷漠、倔强;那些受家长支配的单亲家庭孩子则自信心不够、被动顺从、依赖性强。日本学者诧摩武俊原(1940)的研究指出,那些既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又能坚持自己合理要求的民主型家长,有助于儿童形成自信、知足、独立、爱探索、自我肯定、喜欢社交的性格特点;而那些滥用家长职权的专制型家长则容易导致儿童内心自卑、不安全感、压抑、退缩、焦虑、缺乏主动性,不喜欢和自己的同伴交往等特点。
国内心理学家在关于亲子关系与儿童社会化和心理发展的问题上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刘金花(2013)和钱铭怡(1996)等的研究印证了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微观层面来讲,社会工作者在进行介入过程中其方法应该采取多样化,如个案,小组等(王思斌,2006)。因此,研究应特别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和行为特点,通过改善单亲家庭亲子关系,为单亲家庭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2.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研究
单亲家庭的普遍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子女成为其中的“受害者”。单亲家庭的不断形成,对许多儿童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单亲家庭是一种弱势社会组织,因此导致亲子关系也会面临多种问题。而我国对亲子关系的研究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内容的单向性。只看到了家长对子女的影响,忽略了子女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研究方法的单一性,现在许多研究都是以问卷调查为主,很少能够融入到家庭角色里进行研究。不过在本研究中,会从单亲家庭亲子互动的实地考察中去研究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因此刚才提到的研究的不足正是本研究的基础和起点。
(四)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1)访谈法
在本研究中,通过与访谈对象进行直接对话,自由交流,对他们的内心感受和行为认知有更加理智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分析关于亲子关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具体策略。
(2)文献法
本研究中,根据研究目的和选题进行搜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论证事实。通过在图书馆查阅影响性大的期刊、在知名网站查找相关文献,获得研究上理论和方法的支撑。
2.理论基础
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对个体的情绪和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认知改变来促进情绪和行为的改变。行为理论认为,个体行为是通过社会学习得来的,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人的不良行为。按照认知行为理论的论断,人们对单亲家庭的认知存在着不合理的。所以,解决单亲家庭亲子之间的问题,改善亲子互动行为,需要找出这些不合理的认知及信念进行纠正,重新建构理性信念系统来实现。
二、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的问题
1.亲子之间沟通困难
良好亲子沟通对亲子关系来说十分重要,是促进子女与其父母情感的有效举动。亲子之间沟通的方式状况以及顺畅与否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等都有很强的影响。通过调查和访谈,关于亲子沟通的问题我列举了5个例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38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