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研究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研究[20200511190839]
摘要:研究土地整理的社会影响对于土地整理工作的高效全面开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生产条件、生活条件、社会稳定、社会可接受度4个方面构建土地整理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南京市江宁区和白银市靖远县为例,评价其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社会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江宁区土地整理社会影响总体好于白银市靖远县,其中江宁区在对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社会稳定三个方面的评价好于靖远县,但在社会可接受度方面靖远县的评价结果更高一些,据此对两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改进建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土地整理;社会影响评价;对比分析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0 引言 2
1 土地整理社会影响评价概念界定 3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4
2.1 研究区概况 4
2.2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4
3 研究方法 4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
3.2 定性评价 4
3.3 定量评价 5
4 结果与分析 5
4.1 定性评价对比分析 5
4.1.1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5
4.1.2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5
4.1.3 促进社会稳定 6
4.1.4 社会可接受度有待提高 6
4.2 定量评价对比分析 6
4.2.1 确定各指标权重 6
4.2.2 建立评价集 8
4.2.3 模糊综合评价 8
5 结论与讨论 9
5.1 结论 9
5.2 讨论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研究
——基于南京市和白银市的案例对比分析
引言
引言
社会影响评价(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SIA)诞生于1969年,其标志性事件为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案》(NEPA)在美国国会的通过。法案规定在进行项目评价时除考虑环境影响外,项目的社会影响也是评价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该法案通过后,其被世界上大量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采纳,用于评价开发导致的社会问题,同时世界上许多重要的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构和组织也对项目开展社会影响评价进行了明确规定[1-3]。世界银行对此进行过针对性研究,对可行性研究阶段以及项目运行五年后的实际经济收益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开展过社会影响评价的项目基本接近或超过预设经济收益率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未开展过社会影响评价的项目[4]。目前国外关于社会影响评价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和框架,而我国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社会影响评价的应用范围和效果比较有限[5-8]。伴随着社会发展观的中心从“经济增长”到“人”,直到 “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工程项目的评价体系也从以前只重视经济性和环境影响而渐变为社会影响、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三者缺一不可,开展社会影响评价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的[9]。完整的工程项目评价需要囊括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影响评价4个层次,其中,社会影响评价居于最高层面[10]。
土地整理涉及到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社会问题,特别是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而土地整理的顺利完成又需要农民的支持。此外,在国家层面上也越来越强调农民的利益。2015年3月5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在改革中确保农民利益有保障,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从这个角度看,对农村土地整理的社会影响评价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土地整理项目的影响评价,国内研究者们曾先后展开过大量研究[9,11-14],然而大多数研究都着重于生态和环境评价,对社会影响评价的研究较少,理论与方法体系均不完善,实证研究更是欠缺。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土地整理社会影响评价的概念,通过咨询与实地调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欠发达地区甘肃省靖远县和发达地区南京市江宁区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其社会影响,为更好地体现土地整理在缓解人地矛盾、提升农民生产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提供参考,促进我国土地整理项目的可持续高效全面开展。
1 土地整理社会影响评价概念界定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社会影响评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美国社会影响评价独立于环境影响评价,一般称之为“社会影响评价”;英国、法国多采用“社会分析”的概念;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多使用“社会评价”;中国主要有“社会影响评价”、“社会评价”两种称谓,也有学者提出“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虽然称谓各有不同,其所涵盖的具体内容也并非完全一致,但在其中存在许多共性,其目的皆是工程项目不但要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本文认为从广义上讲,社会影响评价等同于社会评价、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国内外关于社会影响评价的定义、评价内容也还未达成共识。Frank Vanclay对社会影响评价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列出的条目有17项之多,并指出社会影响评价是对项目的建设进行决策、监督和管理所产生的社会后果[7,15]。Taylor等认为社会影响评价包括人口变化、生活方式、态度、信仰和价值、社会组织等[16]。王朝刚等人提出社会评价的3个重点内容是对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对项目地区人口生产活动社会组织的评价、对项目文化可接受性及其预期收益者需求的一致性评价[17]。公认的是,社会影响评价关注人类发展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为整合地方的知识、文化和价值观提供新机制; 保证解决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或通过补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居民和社会损失,增加福利,避免冲突;有助于决策者选择实施规划或项目的程序,实现地方、区域和国家利益最大化[18]。
依据已有研究,本文认为土地整理社会影响评价是指以人类学、社会学、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分析、预测和评价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后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减轻负面社会影响的措施,以促使土地整理可持续开展、科学评价土地整理的实施效果,按介入时机分为预测性、监控性、回顾性社会影响评价, 分别发生在土地整理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人是社会的主体,农民是土地整理项目的直接利益相关者,社会稳定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因此土地整理项目的社会影响即是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以及土地整理实施后农民对土地整理的可接受情况。本文实证研究是评价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社会影响,分析土地整理带来的社会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土地整理项目的开展提供经验参考。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本文选取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距的两个地区,以初步分析不同经济发展区域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社会影响是否具有明显的差距,使得不同地区在今后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时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提高各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社会影响,东部选取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西部选取经济欠发达地区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
南京市江宁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南部。全区辖10个街道,200个社区,总面积1563平方千米,2012年耕地面积585平方千米,总人口94.59万,农村人口48.31万。江宁区是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创新基地,国家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和空港枢纽,先后被评为全国普法宣传、教育、科技、体育、民政、绿化、环保等工作先进区。2012年人均GDP超过37000元,主要经济指标进入江苏省106个区(县市)前十强。
甘肃省靖远县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白银市腹地。全县辖18个乡镇,175个村,总面积5809平方千米。2012年耕地面积773平方千米,总人口48.11万,农村人口42.62万人,由于位于西部内陆干旱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经济基础薄弱,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甘肃省后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
摘要:研究土地整理的社会影响对于土地整理工作的高效全面开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生产条件、生活条件、社会稳定、社会可接受度4个方面构建土地整理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南京市江宁区和白银市靖远县为例,评价其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社会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江宁区土地整理社会影响总体好于白银市靖远县,其中江宁区在对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社会稳定三个方面的评价好于靖远县,但在社会可接受度方面靖远县的评价结果更高一些,据此对两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提出了改进建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土地整理;社会影响评价;对比分析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 words 2
0 引言 2
1 土地整理社会影响评价概念界定 3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4
2.1 研究区概况 4
2.2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4
3 研究方法 4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
3.2 定性评价 4
3.3 定量评价 5
4 结果与分析 5
4.1 定性评价对比分析 5
4.1.1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5
4.1.2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5
4.1.3 促进社会稳定 6
4.1.4 社会可接受度有待提高 6
4.2 定量评价对比分析 6
4.2.1 确定各指标权重 6
4.2.2 建立评价集 8
4.2.3 模糊综合评价 8
5 结论与讨论 9
5.1 结论 9
5.2 讨论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研究
——基于南京市和白银市的案例对比分析
引言
引言
社会影响评价(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SIA)诞生于1969年,其标志性事件为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案》(NEPA)在美国国会的通过。法案规定在进行项目评价时除考虑环境影响外,项目的社会影响也是评价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该法案通过后,其被世界上大量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采纳,用于评价开发导致的社会问题,同时世界上许多重要的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构和组织也对项目开展社会影响评价进行了明确规定[1-3]。世界银行对此进行过针对性研究,对可行性研究阶段以及项目运行五年后的实际经济收益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开展过社会影响评价的项目基本接近或超过预设经济收益率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未开展过社会影响评价的项目[4]。目前国外关于社会影响评价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和框架,而我国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社会影响评价的应用范围和效果比较有限[5-8]。伴随着社会发展观的中心从“经济增长”到“人”,直到 “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工程项目的评价体系也从以前只重视经济性和环境影响而渐变为社会影响、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三者缺一不可,开展社会影响评价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密不可分的[9]。完整的工程项目评价需要囊括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影响评价4个层次,其中,社会影响评价居于最高层面[10]。
土地整理涉及到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社会问题,特别是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而土地整理的顺利完成又需要农民的支持。此外,在国家层面上也越来越强调农民的利益。2015年3月5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在改革中确保农民利益有保障,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从这个角度看,对农村土地整理的社会影响评价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土地整理项目的影响评价,国内研究者们曾先后展开过大量研究[9,11-14],然而大多数研究都着重于生态和环境评价,对社会影响评价的研究较少,理论与方法体系均不完善,实证研究更是欠缺。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土地整理社会影响评价的概念,通过咨询与实地调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欠发达地区甘肃省靖远县和发达地区南京市江宁区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其社会影响,为更好地体现土地整理在缓解人地矛盾、提升农民生产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提供参考,促进我国土地整理项目的可持续高效全面开展。
1 土地整理社会影响评价概念界定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社会影响评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美国社会影响评价独立于环境影响评价,一般称之为“社会影响评价”;英国、法国多采用“社会分析”的概念;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多使用“社会评价”;中国主要有“社会影响评价”、“社会评价”两种称谓,也有学者提出“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虽然称谓各有不同,其所涵盖的具体内容也并非完全一致,但在其中存在许多共性,其目的皆是工程项目不但要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本文认为从广义上讲,社会影响评价等同于社会评价、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国内外关于社会影响评价的定义、评价内容也还未达成共识。Frank Vanclay对社会影响评价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列出的条目有17项之多,并指出社会影响评价是对项目的建设进行决策、监督和管理所产生的社会后果[7,15]。Taylor等认为社会影响评价包括人口变化、生活方式、态度、信仰和价值、社会组织等[16]。王朝刚等人提出社会评价的3个重点内容是对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对项目地区人口生产活动社会组织的评价、对项目文化可接受性及其预期收益者需求的一致性评价[17]。公认的是,社会影响评价关注人类发展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为整合地方的知识、文化和价值观提供新机制; 保证解决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或通过补偿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居民和社会损失,增加福利,避免冲突;有助于决策者选择实施规划或项目的程序,实现地方、区域和国家利益最大化[18]。
依据已有研究,本文认为土地整理社会影响评价是指以人类学、社会学、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分析、预测和评价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后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减轻负面社会影响的措施,以促使土地整理可持续开展、科学评价土地整理的实施效果,按介入时机分为预测性、监控性、回顾性社会影响评价, 分别发生在土地整理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人是社会的主体,农民是土地整理项目的直接利益相关者,社会稳定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因此土地整理项目的社会影响即是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以及土地整理实施后农民对土地整理的可接受情况。本文实证研究是评价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的社会影响,分析土地整理带来的社会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土地整理项目的开展提供经验参考。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本文选取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距的两个地区,以初步分析不同经济发展区域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社会影响是否具有明显的差距,使得不同地区在今后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时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提高各地区土地整理项目社会影响,东部选取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西部选取经济欠发达地区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
南京市江宁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南部。全区辖10个街道,200个社区,总面积1563平方千米,2012年耕地面积585平方千米,总人口94.59万,农村人口48.31万。江宁区是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创新基地,国家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和空港枢纽,先后被评为全国普法宣传、教育、科技、体育、民政、绿化、环保等工作先进区。2012年人均GDP超过37000元,主要经济指标进入江苏省106个区(县市)前十强。
甘肃省靖远县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白银市腹地。全县辖18个乡镇,175个村,总面积5809平方千米。2012年耕地面积773平方千米,总人口48.11万,农村人口42.62万人,由于位于西部内陆干旱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经济基础薄弱,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甘肃省后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