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世纪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
论新世纪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20200101173938]
“秘书”这一职业在我国历史久远。新中国成立以后,秘书这一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秘书职业的工作要求随之发生改变。探求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以便秘书人员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已经成为当下迫切的任务。论文讲述秘书职业工作内容的发展变化,阐述了秘书工作发展趋势中的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秘书工作的现状,与此同时,对照当下中外秘书工作的工作情况,梳理出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为秘书学科提供宝贵意见,从而探讨出秘书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途径,以便更好地适应职业市场的需求,促进秘书工作的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 新世纪,秘书工作,发展趋势
目 录
1 引言 1
2 新世纪秘书工作发展趋势中的核心概念阐述 1
2.1 秘书 1
2.2 秘书工作 2
2.3 新世纪秘书工作发展趋势 3
3 新世纪秘书工作发展趋势 3
3.1 秘书工作职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3
3.2 秘书工作分类更细 5
3.3 秘书工作制度更加健全 6
3.4 秘书工作对现代办公工具的要求更高 7
3.5 秘书工作人员女性化趋势明显 8
4 结论 10
致谢 12
注释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秘书”这一职业在我国历史久远,秘书活动源远流长,秘书工作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人类活动,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职业。秘书职业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职业,进入新世纪以后,秘书这一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秘书工作的职业化水平也比较低。社会需要秘书工作,秘书人员遍布各行各业,新世纪秘书职业的工作要求发生改变。探求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以便秘书人员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摸清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为秘书学科提供宝贵意见,并且将理论联系实践,促进秘书工作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下迫切的任务。
2 新世纪秘书工作发展趋势中的核心概念阐述
2.1 秘书
我国在最早时候,“秘书”并不是用来称呼秘书人员的。“秘书”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叙传》中,当时的涵义和现代意义的“秘书”并不相同。当时的“秘书”一词是指具有秘密性质或神秘色彩的文献。这类文献包括宫廷内一般不予以公开的经籍和朝廷的机要文书以及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谶纬图箓,是指物品。如今秘书是指在领导身边为领导服务的人员,是指人。秘书概念由物向人转化的标志是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华民国政府实行的是总统制,设秘书处,设秘书长以及秘书若干人,各个部门也设有秘书。这时,秘书不再指物,从指物转为指一种特定的职务和人,而且这个职务的职责不再是之前那样以掌管宫廷书籍为主,有了现代辅助领导和为领导服务的现代意义。在此之后,中央机构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开始以“秘书”来称呼秘书工作人员。
现代意义的秘书在出版刊物《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掌管文书并协助机关或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我国秘书的概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在领导身边或在中枢机构工作,并以办文、办会、办事为主要职责的人员。另一种是指由组织聘任的负责为领导全面处理事务的专门人员。
国际上对秘书概念的理解与我国有一些不同,在国外学者对秘书概念的解释也有许多。较为有代表性的是国际秘书协会给秘书下的定义:“秘书应是主管人员的一位特殊助手,她掌握办公室工作技巧,能在没有上级过问的情况下,表现出自己的责任感,以实际行动显示其主动性和正确判断能力,并在所给予的权利范围内做出决定”。
我国学者为了揭示秘书的基本特征,综合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秘书概念的各种解释,为秘书提出了这样的定义:“秘书是以综合处理信息和事务的方式直接辅助领导者实施管理的人员”。
2.2 秘书工作
秘书工作是指秘书工作人员在辅助领导者实施管理的过程中综合处理信息和处理各种事务的活动的总和。也有学者说秘书工作是为完成辅助领导实施有效决策和管理而在一定业务范围内的劳动。[1]由秘书工作的概念可以看出秘书工作包含了秘书人员执行决策过程中方方面面的事务,秘书工作内容特别繁杂。目前从人数上看,我国秘书主要是行政秘书与商务秘书居多,工作内容主体差别较大,其他类型的秘书工作也有各自的特点。综合行政秘书和商务秘书的工作特点,考察它们带有共同服务性质的工作内容,可以大致将秘书工作的内容归纳为:公文撰写工作,公文处理工作,信息工作,协调工作,会务工作,信访工作,接待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办公室日常工作,交办工作等。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本质,秘书工作是辅助领导进行一系列管理活动的工作,辅助性是秘书工作的根本属性,这一点是学者们通过全面科学地考察秘书工作的各种活动得出的结论,是大家公认的本质。辅助性是秘书工作与生俱来的性质,组织实施决策需要信息的传递,需要事务的处理,需要有人帮助领导完成各项活动,这才产生秘书工作。有领导才有秘书的出现,而秘书或者秘书部门只不过是为领导的决策和管理起参谋和助手的作用,秘书并没有决策权,所以说辅助性是秘书工作的根本属性。此外,秘书工作的服务性和政治性也是重要属性。服务性是指秘书工作服从于领导的工作需要,秘书工作的事务都致力于给领导工作和机关工作带来方便。服务的核心是要有利于领导工作的开展和为机关工作提供便利条件。[2]秘书工作的辅助性决定了秘书工作从属于统治、治理和管理行为,它是领导工作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不能脱离统治者、领导者社会利益集团或阶级的政治活动而存在,所以政治性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属性。[3]
2.3 新世纪秘书工作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随着秘书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秘书学的研究取得巨大进步,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是事物从产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的过程,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趋势”一词,其意思是指事物或局势发展的动向。“新世纪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则是指进入新世纪后秘书活动进步变化的发展动向。
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的研究对象包括了秘书工作的职业现状,秘书工作制度建设,指导思想,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工作手段等方面。研究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将理论联系实践,对促进秘书工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 新世纪秘书工作发展趋势
3.1 秘书工作职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秘书工作的职业化是指秘书人员所从事的秘书工作相对稳定,并且长期甚至永久以此工作作为他们主要的谋生手段。不管是秘书工作还是其它工作,职业化程度高低都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指标。职业化是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才可能发生的一种现象。对于秘书工作的职业化也是我国管理科学进步的一个表现,说明秘书从业人员将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
虽然秘书工作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到20世纪90年代已近形成了职业化的发展势头,并且具备一定的规模,但是就多方资料显示我国的秘书工作职业化程度还不高,秘书工作职业化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秘书工作职业化发展程度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全国数量十分庞大的秘书工作人员中,只有一小部分的秘书工作人员是秘书专业的毕业生,受过系统的、专业的、规范的秘书培训教育,大多数的秘书工作人员是半路出家,专业知识不够,秘书工作的系统思维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办事程序不够规范,出错几率较高,表现出较低的秘书工作能力,缺乏对秘书工作的专业认识,服务性也不够,不能为组织发挥好辅助的作用。尽管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积累了秘书工作的实际经验,具备了相应的秘书工作能力,但很多秘书人员会转岗去做其他的工作,这就是秘书工作人员职业意识不高的表现。
秘书工作的职业化已经被认为是世界性的潮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秘书早就已经成为一个专门行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专业化水平相当发达,已经建立了行业的技能标准与资格认定,以美国为例,美国秘书职业大类包括41个职位的分工种类,分为14个工资等级,有许多秘书培训学校、秘书协会(如“国际专业秘书协会”)和相应的秘书杂志《officepro》对秘书行业提供技术支持。秘书学成为了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独立学科,并且这门学科有着综合的专业知识,美国的高级职业秘书需要学习企业行为学、秘书技能、企业法、经济与管理、会计学、办公室工作程序等知识。
“秘书”这一职业在我国历史久远。新中国成立以后,秘书这一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秘书职业的工作要求随之发生改变。探求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以便秘书人员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已经成为当下迫切的任务。论文讲述秘书职业工作内容的发展变化,阐述了秘书工作发展趋势中的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秘书工作的现状,与此同时,对照当下中外秘书工作的工作情况,梳理出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为秘书学科提供宝贵意见,从而探讨出秘书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途径,以便更好地适应职业市场的需求,促进秘书工作的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 新世纪,秘书工作,发展趋势
目 录
1 引言 1
2 新世纪秘书工作发展趋势中的核心概念阐述 1
2.1 秘书 1
2.2 秘书工作 2
2.3 新世纪秘书工作发展趋势 3
3 新世纪秘书工作发展趋势 3
3.1 秘书工作职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3
3.2 秘书工作分类更细 5
3.3 秘书工作制度更加健全 6
3.4 秘书工作对现代办公工具的要求更高 7
3.5 秘书工作人员女性化趋势明显 8
4 结论 10
致谢 12
注释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秘书”这一职业在我国历史久远,秘书活动源远流长,秘书工作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人类活动,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职业。秘书职业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职业,进入新世纪以后,秘书这一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我国秘书工作的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秘书工作的职业化水平也比较低。社会需要秘书工作,秘书人员遍布各行各业,新世纪秘书职业的工作要求发生改变。探求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以便秘书人员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摸清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为秘书学科提供宝贵意见,并且将理论联系实践,促进秘书工作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下迫切的任务。
2 新世纪秘书工作发展趋势中的核心概念阐述
2.1 秘书
我国在最早时候,“秘书”并不是用来称呼秘书人员的。“秘书”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叙传》中,当时的涵义和现代意义的“秘书”并不相同。当时的“秘书”一词是指具有秘密性质或神秘色彩的文献。这类文献包括宫廷内一般不予以公开的经籍和朝廷的机要文书以及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谶纬图箓,是指物品。如今秘书是指在领导身边为领导服务的人员,是指人。秘书概念由物向人转化的标志是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华民国政府实行的是总统制,设秘书处,设秘书长以及秘书若干人,各个部门也设有秘书。这时,秘书不再指物,从指物转为指一种特定的职务和人,而且这个职务的职责不再是之前那样以掌管宫廷书籍为主,有了现代辅助领导和为领导服务的现代意义。在此之后,中央机构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开始以“秘书”来称呼秘书工作人员。
现代意义的秘书在出版刊物《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掌管文书并协助机关或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我国秘书的概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在领导身边或在中枢机构工作,并以办文、办会、办事为主要职责的人员。另一种是指由组织聘任的负责为领导全面处理事务的专门人员。
国际上对秘书概念的理解与我国有一些不同,在国外学者对秘书概念的解释也有许多。较为有代表性的是国际秘书协会给秘书下的定义:“秘书应是主管人员的一位特殊助手,她掌握办公室工作技巧,能在没有上级过问的情况下,表现出自己的责任感,以实际行动显示其主动性和正确判断能力,并在所给予的权利范围内做出决定”。
我国学者为了揭示秘书的基本特征,综合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秘书概念的各种解释,为秘书提出了这样的定义:“秘书是以综合处理信息和事务的方式直接辅助领导者实施管理的人员”。
2.2 秘书工作
秘书工作是指秘书工作人员在辅助领导者实施管理的过程中综合处理信息和处理各种事务的活动的总和。也有学者说秘书工作是为完成辅助领导实施有效决策和管理而在一定业务范围内的劳动。[1]由秘书工作的概念可以看出秘书工作包含了秘书人员执行决策过程中方方面面的事务,秘书工作内容特别繁杂。目前从人数上看,我国秘书主要是行政秘书与商务秘书居多,工作内容主体差别较大,其他类型的秘书工作也有各自的特点。综合行政秘书和商务秘书的工作特点,考察它们带有共同服务性质的工作内容,可以大致将秘书工作的内容归纳为:公文撰写工作,公文处理工作,信息工作,协调工作,会务工作,信访工作,接待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办公室日常工作,交办工作等。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本质,秘书工作是辅助领导进行一系列管理活动的工作,辅助性是秘书工作的根本属性,这一点是学者们通过全面科学地考察秘书工作的各种活动得出的结论,是大家公认的本质。辅助性是秘书工作与生俱来的性质,组织实施决策需要信息的传递,需要事务的处理,需要有人帮助领导完成各项活动,这才产生秘书工作。有领导才有秘书的出现,而秘书或者秘书部门只不过是为领导的决策和管理起参谋和助手的作用,秘书并没有决策权,所以说辅助性是秘书工作的根本属性。此外,秘书工作的服务性和政治性也是重要属性。服务性是指秘书工作服从于领导的工作需要,秘书工作的事务都致力于给领导工作和机关工作带来方便。服务的核心是要有利于领导工作的开展和为机关工作提供便利条件。[2]秘书工作的辅助性决定了秘书工作从属于统治、治理和管理行为,它是领导工作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不能脱离统治者、领导者社会利益集团或阶级的政治活动而存在,所以政治性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属性。[3]
2.3 新世纪秘书工作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随着秘书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秘书学的研究取得巨大进步,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是事物从产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的过程,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趋势”一词,其意思是指事物或局势发展的动向。“新世纪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则是指进入新世纪后秘书活动进步变化的发展动向。
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的研究对象包括了秘书工作的职业现状,秘书工作制度建设,指导思想,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工作手段等方面。研究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将理论联系实践,对促进秘书工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 新世纪秘书工作发展趋势
3.1 秘书工作职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秘书工作的职业化是指秘书人员所从事的秘书工作相对稳定,并且长期甚至永久以此工作作为他们主要的谋生手段。不管是秘书工作还是其它工作,职业化程度高低都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指标。职业化是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才可能发生的一种现象。对于秘书工作的职业化也是我国管理科学进步的一个表现,说明秘书从业人员将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
虽然秘书工作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到20世纪90年代已近形成了职业化的发展势头,并且具备一定的规模,但是就多方资料显示我国的秘书工作职业化程度还不高,秘书工作职业化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秘书工作职业化发展程度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全国数量十分庞大的秘书工作人员中,只有一小部分的秘书工作人员是秘书专业的毕业生,受过系统的、专业的、规范的秘书培训教育,大多数的秘书工作人员是半路出家,专业知识不够,秘书工作的系统思维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办事程序不够规范,出错几率较高,表现出较低的秘书工作能力,缺乏对秘书工作的专业认识,服务性也不够,不能为组织发挥好辅助的作用。尽管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积累了秘书工作的实际经验,具备了相应的秘书工作能力,但很多秘书人员会转岗去做其他的工作,这就是秘书工作人员职业意识不高的表现。
秘书工作的职业化已经被认为是世界性的潮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秘书早就已经成为一个专门行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专业化水平相当发达,已经建立了行业的技能标准与资格认定,以美国为例,美国秘书职业大类包括41个职位的分工种类,分为14个工资等级,有许多秘书培训学校、秘书协会(如“国际专业秘书协会”)和相应的秘书杂志《officepro》对秘书行业提供技术支持。秘书学成为了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独立学科,并且这门学科有着综合的专业知识,美国的高级职业秘书需要学习企业行为学、秘书技能、企业法、经济与管理、会计学、办公室工作程序等知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