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视野的溱潼会船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传统民俗文化资源要素不断整合、归纳、保护、发展、传承的热潮在各个领域逐渐兴起。作为重要的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溱潼会船也不可避免地经历着保护、传承的过程。本文基于文献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以江苏泰州溱潼会船为研究对象,透过民俗学的视角详细地了解溱潼会船,介绍溱潼会船中蕴含的民俗文化,分析民俗视野下溱潼会船的保护与传承的现状,提出在民俗视野下溱潼会船进一步发展的思考,以此不断促进溱潼会船的传承与发展。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1
一、民俗视野下溱潼会船的概况2
(一)溱潼会船的历史传说2
(二)会船的分类2
(三)会船的仪式程序3
(四)溱潼会船的功能4
二、民俗视野下溱潼会船保护与传承的现状研究与分析5
(一)溱潼会船保护与传承的经验5
(二)溱潼会船保护与传承的不足5
三、民俗视野下溱潼会船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与建议7
(一)民俗视野下溱潼会船保护与传承的思考7
(二)民俗视野下溱潼会船保护与传承的建议7
致谢9
参考文献9
附录 基于民俗视野的溱潼会船的保护与传承调查问卷10
基于民俗视野的溱潼会船的保护与传承
引言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国家(民族)是一种生活文化,它由广大群众所创造,并且受到广大群众的和继承[1]。”著名学者乔润令曾这样解释过:“民俗是人们在长时间的社会生活中相沿成袭的生活和文化事件,如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宗教信仰等,是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2]。”
民俗视野下的文化遗产指的是研究分析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生产、生活民俗文化以及这些民俗文化的发展保护状况等。
溱潼会船作为“国内唯一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最具原生态特质的水上庙会”,一直享有着“天下会船数溱潼”的美誉。其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它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研究者们对于溱潼会船的研究较少,更忽略了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潼会船自身所蕴含的一些民俗文化,对其在民俗视野下的保护与传承的研究也甚少。所以,笔者选择《基于民俗视野的溱潼会船的保护与传承》为题,从民俗视野的角度出发对溱潼会船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研究,了解溱潼会船所具有的独特民俗文化,并从民俗视野下出发了解溱潼会船的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意义,也从此角度来为其进一步保护与传承提供一些建议,以带动大家对溱潼会船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促进溱潼会船的进一步发展。
一、民俗视野下溱潼会船的概况
(一)溱潼会船的历史传说
“溱潼会船”本不叫“溱潼会船”,它有很多别名,例如:清明会、清明盛会、利孤盛会、清明篙子会等。其历史悠久,关于其的传说也丰富多彩,很是富有传奇的色彩。在关于溱潼会船的来历的众多传说中,流传较为广泛的主要有“侯必大抗倭”、“岳飞抗金”、“朱元璋寻祖坟”、“祭拜真武大帝”这四说。
1.侯必大抗倭说
关于此传说在《古镇溱潼风情录》[3]一书中有据可查。据说,曾有倭寇在明朝的嘉靖年间入侵姜堰华港神童关一带,倭寇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进行烧杀抢掠,老百姓财产、生命都受到威胁,生活苦不堪言。当时,驻守此地的是年仅十七八岁的侯必大,他虽然年轻,但很是骁勇善战。他让村民和将士们分组,每七八人共乘一条船,每人各执一根竹篙,巡视在湖河港湾之间。村民和将士们同心协力,巡视时将竹篙做为行船工具,战斗时将竹篙做为杀敌武器。最终将倭寇赶出神童关。在每次战斗胜利之后,大家便兴高采烈地进行撑船比赛。这便是溱潼会船节的最早的起源说。
2.岳飞抗金说
关于岳飞抗金说,在嘉庆《东台县志》[4]中曾有记载:据说,在南宋绍兴元年,岳飞担任通泰镇抚使兼任泰州知州。当时有两位名叫张荣、贾虎的社会义士张荣、贾虎想要投奔岳飞,但是在途中遭到了一批伏击的金兵,双方在溱湖相斗,虽然最终金兵大败,但是张荣、贾虎他们也伤亡惨重,好心的当地人不仅安葬了阵亡将士,还在每年清明节撑篙子船来祭奠。久而久之,在溱潼当地,人们便会在清明节的第二天举行撑船比赛,由此便形成了撑会船习俗。
3.朱元璋寻找祖坟说
关于朱元璋寻找祖坟说,《溱潼会船风俗小考》[5]中详细记载了这一说。
每到清明节,祭扫祖坟、祭奠祖先是自古以来的习俗。但是在明朝开国之初,由于打仗多年,百姓大多流离失所,无“祖”可寻。于是,军师刘基便想了一个办法,即大家小户都要在清明的时候给自家祖坟添土化纸,表示祭奠,剩下的无主孤坟便无人添土化纸。于是,朱元璋就在江淮一带乘着船寻找祖坟。当地百姓看到之后,很是感动。于是,他们便在清明节第二天,撑船祭奠无主孤坟,从此演变成后来撑会船的习俗。”
4.祭拜真武大帝说
据相传,唐朝有一年发大水,河面上漂着一只装有菩萨的柜子。一位白胡子的老人告诉当地的人,如果供奉这尊菩萨就能够消灾降福。民众于是把菩萨供奉起来,果然没有受到洪水影响。这尊菩萨传说就是真武大帝。从此之后,人们便会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向真武大帝敬第一柱香,祈求能够消灾降福。于是这一天当地居民便争相到庙中敬第一柱香。由于河道狭窄,撑船人争先恐后,便慢慢成为一个撑船的习俗。” [6]
(二)会船的分类
在全国各种,诸如赛龙舟之类的船会活动有很多,但它们基本都是以划桨为主,它们的目的大多也都是比赛争第一。而溱潼会船则主要以撑篙子船为特色,包含各种船类,比赛也不是其唯一的目的,他更注重的是在比赛的过程中礼祭先祖,缅怀英烈,礼赞和发扬不屈的民族精神。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8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