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证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证研究[20200415193511]
摘 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有较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改善,但是,同样也存在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城镇化发展不平衡,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没有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这既违背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性原则,而且会制约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所以,在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显得尤为必要。
在这种大环境下,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十分必要。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差距,而且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安定和谐,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常熟市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积极思考和探索了推动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一些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有效经验和借鉴,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善和健全,仍然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本文以常熟市为案例进行分析,从理论着手,结合实践,对城镇化背景下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进行相关思考和研究。首先介绍了本文写作的目的与意义;其次对文章涉及的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的相关研究理论进行阐释;另外,结合常熟市实际案例,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搜集并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的有益经验和不足;最后提出完善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常熟
目 录
1.绪论 5
1.1问题的提出 5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5
1.2.1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5
1.2.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5
1.2.3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依然较大 6
1.2.4 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的实证意义 6
1.3本文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框架 6
1.3.1研究方法 6
1.3.2技术路线 7
2.相关研究综述 8
2.1地方政府理论 8
2.2城镇化相关研究综述 8
2.3公共服务相关研究综述 9
2.4均等化相关研究综述 10
3.城镇化背景下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证分析 11
3.1常熟市城镇化健康发展城乡公共服务的案例分析 11
3.1.1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协调发展 11
3.1.2均衡配置城乡公共服务资源 11
3.1.3持续推动本地农民劳动就业 12
3.1.4有效落实本地农民“新农合” 13
3.1.5稳步推进本地农民“农保转城保” 14
3.3城镇化背景下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益经验 15
3.3.1经济发展是基础 15
3.3.2政府重视是关键 16
3.3.3以人为本是原则 16
3.3.4 制度建设是保障 16
3.4 城镇化背景下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17
3.4.1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完全打破 17
3.4.2 制度均等与实质均等有差距 17
3.4.3 城镇化背景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资金难以长期满足 18
3.4.4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18
4城镇化背景下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19
4.1制度层面 19
4.1.1完善制度和政策机制 19
4.1.2健全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19
4.1.3构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机制 19
4.2完善城镇化背景下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的具体对策 20
4.2.1加大农村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20
4.2.2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0
4.2.3保障农民的权利,提高农民的地位 21
4.2.4提高农村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城乡管理服务—体化 21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 谢 24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健全和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仅可以很好的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是保障人民生活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号召实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来,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逐渐受到各地政府重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导致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日益突出,使得中央政府高度关注城镇居民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当地政府多次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满足城镇居民的基本需求。
常熟虽然是一个苏州市管辖范围内的县级市,但是城乡公共服务的推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政府大力响应国家的号召,以“政府主导、多元投入、保障性质”为依据,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城乡公共服务事业进行不断创新,对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公共服务问题不仅是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且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常熟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为城乡居民提供较为便捷的公共服务。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就以常熟市为个案进行分析,总结有益经验与不足之处,搜集研究提出有益对策建议。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逐步扩大,但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导致公共服务不均等化,二者冲突日益突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慢慢演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均等化政策的有效实行,不仅能解决当地居民的生活问题,更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1.2.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发布的文件《决定》中强调指出,逐步完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不仅是逐渐形成有益于全体公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根蒂,还是弥补市场公共物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和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提现,而且是缓和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直以来,农村地区都是社会发展的薄弱地区,也影响着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只有积极发展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加快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才能有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也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措施。
1.2.3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依然较大
加快和发展城乡一体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指示。3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显著的成就,政府通过各种制度措施进行干预,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进一步完善,常熟市城乡统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城乡综合实力取得很大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质性的利益。但常熟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依旧显著,城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无论从教育、医疗、社会保险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2.4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证意义
近年来,为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健全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方面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常熟市把握资源和地理优势,积极发展当地社会经济,一跃成为全国范围内经济遥遥领先的一个县级城市,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在常熟市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不仅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常熟市政府通过适当干预,对该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3本文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框架
1.3.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文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信息,查阅了大量有关常熟市数据统计资料和相关期刊、政府政策法规以及书籍,希望借此了解和掌握常熟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并进行总结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2)实证研究法:在调查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现状及相关公共服务政策基础上,总结有益经验,提出存在不足,并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统筹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1.3.2技术路线
本文主要按照下图所示的技术路线进行探索研究,见图1-1:
摘 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有较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改善,但是,同样也存在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城镇化发展不平衡,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没有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这既违背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性原则,而且会制约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所以,在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显得尤为必要。
在这种大环境下,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十分必要。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差距,而且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安定和谐,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常熟市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积极思考和探索了推动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一些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有效经验和借鉴,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善和健全,仍然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本文以常熟市为案例进行分析,从理论着手,结合实践,对城镇化背景下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进行相关思考和研究。首先介绍了本文写作的目的与意义;其次对文章涉及的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的相关研究理论进行阐释;另外,结合常熟市实际案例,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搜集并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的有益经验和不足;最后提出完善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常熟
目 录
1.绪论 5
1.1问题的提出 5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5
1.2.1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5
1.2.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5
1.2.3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依然较大 6
1.2.4 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的实证意义 6
1.3本文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框架 6
1.3.1研究方法 6
1.3.2技术路线 7
2.相关研究综述 8
2.1地方政府理论 8
2.2城镇化相关研究综述 8
2.3公共服务相关研究综述 9
2.4均等化相关研究综述 10
3.城镇化背景下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证分析 11
3.1常熟市城镇化健康发展城乡公共服务的案例分析 11
3.1.1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协调发展 11
3.1.2均衡配置城乡公共服务资源 11
3.1.3持续推动本地农民劳动就业 12
3.1.4有效落实本地农民“新农合” 13
3.1.5稳步推进本地农民“农保转城保” 14
3.3城镇化背景下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益经验 15
3.3.1经济发展是基础 15
3.3.2政府重视是关键 16
3.3.3以人为本是原则 16
3.3.4 制度建设是保障 16
3.4 城镇化背景下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17
3.4.1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完全打破 17
3.4.2 制度均等与实质均等有差距 17
3.4.3 城镇化背景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资金难以长期满足 18
3.4.4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18
4城镇化背景下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19
4.1制度层面 19
4.1.1完善制度和政策机制 19
4.1.2健全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19
4.1.3构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机制 19
4.2完善城镇化背景下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的具体对策 20
4.2.1加大农村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20
4.2.2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0
4.2.3保障农民的权利,提高农民的地位 21
4.2.4提高农村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城乡管理服务—体化 21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致 谢 24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健全和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仅可以很好的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是保障人民生活稳定、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号召实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来,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逐渐受到各地政府重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导致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日益突出,使得中央政府高度关注城镇居民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当地政府多次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满足城镇居民的基本需求。
常熟虽然是一个苏州市管辖范围内的县级市,但是城乡公共服务的推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政府大力响应国家的号召,以“政府主导、多元投入、保障性质”为依据,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城乡公共服务事业进行不断创新,对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公共服务问题不仅是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且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常熟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为城乡居民提供较为便捷的公共服务。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就以常熟市为个案进行分析,总结有益经验与不足之处,搜集研究提出有益对策建议。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逐步扩大,但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导致公共服务不均等化,二者冲突日益突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慢慢演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均等化政策的有效实行,不仅能解决当地居民的生活问题,更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1.2.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发布的文件《决定》中强调指出,逐步完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不仅是逐渐形成有益于全体公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根蒂,还是弥补市场公共物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和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提现,而且是缓和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直以来,农村地区都是社会发展的薄弱地区,也影响着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只有积极发展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加快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才能有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也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措施。
1.2.3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依然较大
加快和发展城乡一体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指示。3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显著的成就,政府通过各种制度措施进行干预,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进一步完善,常熟市城乡统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城乡综合实力取得很大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质性的利益。但常熟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依旧显著,城乡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无论从教育、医疗、社会保险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2.4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证意义
近年来,为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健全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方面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常熟市把握资源和地理优势,积极发展当地社会经济,一跃成为全国范围内经济遥遥领先的一个县级城市,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在常熟市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不仅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常熟市政府通过适当干预,对该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3本文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框架
1.3.1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文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信息,查阅了大量有关常熟市数据统计资料和相关期刊、政府政策法规以及书籍,希望借此了解和掌握常熟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并进行总结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2)实证研究法:在调查常熟市城乡公共服务现状及相关公共服务政策基础上,总结有益经验,提出存在不足,并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统筹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1.3.2技术路线
本文主要按照下图所示的技术路线进行探索研究,见图1-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