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供给多元化视角下城乡结合部养老服务模式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的实证研究
摘 要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同时家庭小型化和微型化成为主流模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养老负担和赡养压力,传统的单一家庭养老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势在必行。此次研究以山东省济南市的实证研究为理论依据,以城乡结合部养老服务模式为主线,以福利主义多元化为理论指导,以居家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三种养老服务模式为横向论证角度,以政府、社会、市场、社区、家庭五个供给主体为纵向论证角度,以期发现当前城乡结合部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困境,结合城乡结合部实际情况和参照国内外成功案例,得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和举措,进而促进城乡结合部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推动城乡结合部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目 录
一、 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1
(三) 概念界定 2
(四) 国内外研究综述 3
二、 实证研究的过程 5
(一) 研究方法 5
(二) 研究结果 6
三、 城乡结合部养老服务模式的特点 9
(一) 居家养老服务的特点 9
(二) 社区养老服务的特点 9
(三) 机构养老服务的特点 10
四、 城乡结合部养老服务模式的现状及困境 11
(一) 政府宏观管理缺位 11
(二) 社会互助水平较低 13
(三) 市场机制运用不足 13
(四) 社区功能尚待提升 15
(五) 家庭基础保障滞后 16
五、 发展城乡结合部养老服务事业的对策建议 16
(一) 提高政府支持力度 16
(二) 充分发挥社会作用 18
(三) 灵活运用市场机制 18
(四) 发挥社区依托功能 20
(五) 完善家庭基础保障 21
六、 结语 21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6
致谢 29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时代背景
进入新世纪之后,全球的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成为世界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国普遍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同时也成为考验各国政府的难题之一。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核心家庭成为人们更加倾向的家庭模式,家庭小型化和微型化的趋势不可避免。由此,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造成重大的冲击,需要在原有的单一养老模式上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家庭核心化的世界潮流所带来的变化,成为这个时代交给人类的使命。
2.国际背景
自19世纪8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第一部养老保险法以来,各国都十分重视养老保险和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而进入20世纪,英国于1948年宣布建成福利国家,更是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为覆盖每个公民一生的生存保障体系,而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必然在其中居于核心地位。迄今为止,世界各国仍在不断完善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力求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养老环境。由此,如何适应时代潮流、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养老保障体系及养老服务模式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
3.国内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即开始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建立工作,颁布一系列有关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模式的法律和文件,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作用逐渐显现,原有的老年保障体系难以适应经济体制和时代的要求,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建立新的养老保险体制和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另一方面,探索建设新的养老服务模式,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时代潮流。由此,如何发展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模式成为当下国内重要的研究领域。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纵观国内外有关养老服务模式的理论文献,大多将研究范围确定为城市地区或者农村地带两个区域,而在城乡结合部区域的理论文献尚处于空白。值得注意的是,城乡结合部虽属于乡村地带,但是其城镇化、工业化水平却远远超过乡村,而远远达不到城市水平,可以说城乡结合部是居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中间的一类聚居形式。除此之外,大多数的理论文献是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服务方式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研究,较少涉及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的理论文献。由此,本次研究既可以弥补养老服务模式在城乡结合部区域研究的空白,也可以促进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在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和家庭趋于小型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着改进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并探索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养老服务模式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实践中产生理论,理论应用于实践,对城乡结合部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必然会推动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进而显示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次研究以城乡结合部为研究区域,以福利供给多元化为理论指导,重新审视当前的养老服务模式,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成果,提出可行性方案和举措,必然会对城乡结合部的养老服务模式的升级和改进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3.现实意义
此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可以带动城乡结合部养老服务模式优化升级,有利于城乡结合部养老服务模式的完善和发展。与此同时,又有利于发挥养老保障事业的再分配功能,使老年人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有利于使老年人的物质精神需求得到满足,解除老年人生活的后顾之忧,有利于使老年人得到物质帮助、精神慰藉等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进而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概念界定
1.福利供给多元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福利国家进入扩张阶段之后,国家财政越来越难以支撑福利国家的福利开支所需,于是开始有学者提出由国家作为福利事业的提供者转向由国家、社会和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承担福利事业的运行所需,即福利供给多元理论。此理论的提出和应用极大地缓解福利国家开展福利事业的财政压力,促使福利国家向着可持续的方向不断发展和进步。
目 录
一、 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1
(三) 概念界定 2
(四) 国内外研究综述 3
二、 实证研究的过程 5
(一) 研究方法 5
(二) 研究结果 6
三、 城乡结合部养老服务模式的特点 9
(一) 居家养老服务的特点 9
(二) 社区养老服务的特点 9
(三) 机构养老服务的特点 10
四、 城乡结合部养老服务模式的现状及困境 11
(一) 政府宏观管理缺位 11
(二) 社会互助水平较低 13
(三) 市场机制运用不足 13
(四) 社区功能尚待提升 15
(五) 家庭基础保障滞后 16
五、 发展城乡结合部养老服务事业的对策建议 16
(一) 提高政府支持力度 16
(二) 充分发挥社会作用 18
(三) 灵活运用市场机制 18
(四) 发挥社区依托功能 20
(五) 完善家庭基础保障 21
六、 结语 21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6
致谢 29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时代背景
进入新世纪之后,全球的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成为世界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国普遍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同时也成为考验各国政府的难题之一。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核心家庭成为人们更加倾向的家庭模式,家庭小型化和微型化的趋势不可避免。由此,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造成重大的冲击,需要在原有的单一养老模式上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家庭核心化的世界潮流所带来的变化,成为这个时代交给人类的使命。
2.国际背景
自19世纪8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第一部养老保险法以来,各国都十分重视养老保险和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而进入20世纪,英国于1948年宣布建成福利国家,更是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为覆盖每个公民一生的生存保障体系,而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必然在其中居于核心地位。迄今为止,世界各国仍在不断完善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力求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养老环境。由此,如何适应时代潮流、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养老保障体系及养老服务模式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
3.国内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即开始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建立工作,颁布一系列有关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模式的法律和文件,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作用逐渐显现,原有的老年保障体系难以适应经济体制和时代的要求,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建立新的养老保险体制和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另一方面,探索建设新的养老服务模式,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时代潮流。由此,如何发展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模式成为当下国内重要的研究领域。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纵观国内外有关养老服务模式的理论文献,大多将研究范围确定为城市地区或者农村地带两个区域,而在城乡结合部区域的理论文献尚处于空白。值得注意的是,城乡结合部虽属于乡村地带,但是其城镇化、工业化水平却远远超过乡村,而远远达不到城市水平,可以说城乡结合部是居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中间的一类聚居形式。除此之外,大多数的理论文献是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服务方式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研究,较少涉及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的理论文献。由此,本次研究既可以弥补养老服务模式在城乡结合部区域研究的空白,也可以促进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在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和家庭趋于小型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着改进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并探索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养老服务模式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实践中产生理论,理论应用于实践,对城乡结合部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必然会推动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进而显示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次研究以城乡结合部为研究区域,以福利供给多元化为理论指导,重新审视当前的养老服务模式,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成果,提出可行性方案和举措,必然会对城乡结合部的养老服务模式的升级和改进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3.现实意义
此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可以带动城乡结合部养老服务模式优化升级,有利于城乡结合部养老服务模式的完善和发展。与此同时,又有利于发挥养老保障事业的再分配功能,使老年人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有利于使老年人的物质精神需求得到满足,解除老年人生活的后顾之忧,有利于使老年人得到物质帮助、精神慰藉等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进而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概念界定
1.福利供给多元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福利国家进入扩张阶段之后,国家财政越来越难以支撑福利国家的福利开支所需,于是开始有学者提出由国家作为福利事业的提供者转向由国家、社会和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承担福利事业的运行所需,即福利供给多元理论。此理论的提出和应用极大地缓解福利国家开展福利事业的财政压力,促使福利国家向着可持续的方向不断发展和进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