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扬州市T镇为例
目 录
1 引言 2
2 T镇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 2
3 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发展面临的困境---以扬州市T镇为例 3
3.1 政府对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3
3.2 公共文化场所利用率不高 4
3.3 公共文化场所无法满足农民需求 4
3.4 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意识不强 5
4 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 5
4.1 T镇经济发展落后 6
4.2 公共文化建设脱离农民实际需求 6
4.3 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 7
4.4 缺乏多层次的文化服务体系 7
4.5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滞后 8
5 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对策 8
5.1 社区投入精力加强意识 8
5.2 政府多加调查倾听民声 9
5.3 建设运作信息公开透明 9
5.4 家庭改掉陋习积极参与 10
5.5积极创新文化服务内容 10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1 引言
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一任务后,党中央就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对当前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提出了一个总的要求:“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要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党中央,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全局。2015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了全面部署。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社会各界都在为了宏伟目标而努力,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可获缺的部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群众文化大发展关乎到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和中国梦的伟大实现。
有“共建”就有“共享”。近几年,扬州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建设力度不断加强,文化设施也得到完善,工作人员活动组织有序,广大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充分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文化活动乐趣。
关于公共文化建设的文献资料大多数的角度比较宏观,范围比较大,本篇论文主要想以T镇为例,缩小调查范围,便于针对性的指出问题,并能给出合理的建议。
2 T镇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
扬州市共有7个乡镇(街道)申报第二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乡镇,分别是仪征市真州镇、邗江区公道镇、汊河街道、高邮市菱塘回族乡、宝应县黄塍镇、江都区樊川镇和广陵区T镇。7个乡镇(街道)通过创建,从整体上提升了本地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能力和服务的水平,为老百姓提供了便捷、优质的文化服务,具有积极的典型考察性。T镇历史上自明、清、民国以来直至解放后,各时期历史遗存众多,许多现存遗迹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T镇隶属于江苏扬州 广陵区 ,位于广陵区东南部。T镇素有“银杏之乡”、“医疗器械耗材之乡”、“电器线缆之乡”的美誉。面积64平方公里,截止2015年,T镇人口约5万人。T镇有相当多的医疗公司以及门店,全镇的国民生产总值约37亿元,财政收入约为17500万元。2011年,T镇建成T镇人口文化园,8个村级人口文化园。建有市民广场和文化活动中心,每村建有农家书屋 。成立了诗词协会、乒乓球协会和老年业余文艺队伍。每两年举办一次农民运动会 。扬州市邗江区T镇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从事公共文化人员的数量大约十人以上。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问卷的主要对象是T镇的村民。问卷一共发放150份,有效问卷127份。
3 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发展面临的困境---以扬州市T镇为例
3.1 政府对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视程度加深,T镇对于文化建设也渐渐关注起来,但是目前而言,T镇没有专门的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想要举办大型的文化活动,在这一点上无疑是十分受影响的。T镇根据调查显示,是很少举办文化活动的,因为相应的音响,乐器,能唱能舞的艺术人员或者设备都是需要借用或者租用的,很多时候需要自己去买一些乐器。城镇化相对落后的T镇,公共娱乐场所的提供也是相对落后的。T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没有图书馆和电影院,也没有专门的文化馆,T镇有文化场所,但不称之为文化馆。根据调查显示,棋牌室所占的比例最多,约为66.37%,大多为老年人玩得居多,这顶多算是老年娱乐的地方,在我看来,这距离文化活动场所的差距还是比较远的。网吧占8.33%,寺庙,教堂等占8.29%.在走访中,我专门去了离我家最近的一个教堂,不是周六周末人还是很多的,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去组织活动。书店占5.56%,网吧占8.33%。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看到,专门作为文化娱乐场所的比例还是非常少的,可见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是非常少的。在问卷调查中,很多人对于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表示需要,也就是说大家对于公共文化建设有着很大的需求,但并不知道以怎样的方式去表达需求。政府对于公共文化设施方面的投入每年都在递减,占总支出的比例也在每年递减。
3.2 公共文化场所利用率不高
2014年一篇关于扬州市迎接“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乡镇”验收的报道中,T镇作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乡镇,事实上看来只是须有其名,也就是说建设好T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就是一个口号,并没有落到实处,不仅影响到其他制度的执行,而且导致T镇的文化建设将越来越落后,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将会越来越单调乏味。
走村转街,各级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想了不少法子,办了不少实事,总体上还过得去。但也发现,基层不少文化设施,或者农村书屋,或者诗词协会、乒乓球协会和老年业余文艺队伍,抑或专职人员,存在不务正业的现象,有的铁将军把门,有的积满灰尘,有的长期闲置。究其原因,自有缺人缺钱的托词,但还是与功能不匹配、服务不到位、上岗不上心有关,或者说根本就没把群众的事当事、没把群众的阵地还给群众。说到利用率的问题,利用率最高的是棋牌室,但是在我的观念里,棋牌室不是公共娱乐场所,大多都是私人的场所,在里面打麻将之类的都是要收费的。受访的人多数都把绿色场所视为公共娱乐场所。公园绿地是最受喜爱的公共文化场所,很多人下了班之后都原意来到这里,通常公园绿地是连着篮球场的,很多年轻的小伙都在这里打球,人气显得更多了些。在2011年,T镇建立了文化园,兴建可镇及图书馆,每个村都有农家书屋,还成立了诗词协会,乒乓球和老年业余文艺队伍,调查中发现现在这些设施的基本成为一种摆设,不仅很少有人去参与,也很少人去管理。
1 引言 2
2 T镇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 2
3 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发展面临的困境---以扬州市T镇为例 3
3.1 政府对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3
3.2 公共文化场所利用率不高 4
3.3 公共文化场所无法满足农民需求 4
3.4 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意识不强 5
4 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 5
4.1 T镇经济发展落后 6
4.2 公共文化建设脱离农民实际需求 6
4.3 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 7
4.4 缺乏多层次的文化服务体系 7
4.5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滞后 8
5 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对策 8
5.1 社区投入精力加强意识 8
5.2 政府多加调查倾听民声 9
5.3 建设运作信息公开透明 9
5.4 家庭改掉陋习积极参与 10
5.5积极创新文化服务内容 10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1 引言
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一任务后,党中央就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对当前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提出了一个总的要求:“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要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党中央,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全局。2015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了全面部署。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社会各界都在为了宏伟目标而努力,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可获缺的部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群众文化大发展关乎到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和中国梦的伟大实现。
有“共建”就有“共享”。近几年,扬州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建设力度不断加强,文化设施也得到完善,工作人员活动组织有序,广大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充分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文化活动乐趣。
关于公共文化建设的文献资料大多数的角度比较宏观,范围比较大,本篇论文主要想以T镇为例,缩小调查范围,便于针对性的指出问题,并能给出合理的建议。
2 T镇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
扬州市共有7个乡镇(街道)申报第二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乡镇,分别是仪征市真州镇、邗江区公道镇、汊河街道、高邮市菱塘回族乡、宝应县黄塍镇、江都区樊川镇和广陵区T镇。7个乡镇(街道)通过创建,从整体上提升了本地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能力和服务的水平,为老百姓提供了便捷、优质的文化服务,具有积极的典型考察性。T镇历史上自明、清、民国以来直至解放后,各时期历史遗存众多,许多现存遗迹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T镇隶属于江苏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问卷的主要对象是T镇的村民。问卷一共发放150份,有效问卷127份。
3 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发展面临的困境---以扬州市T镇为例
3.1 政府对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随着社会各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视程度加深,T镇对于文化建设也渐渐关注起来,但是目前而言,T镇没有专门的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想要举办大型的文化活动,在这一点上无疑是十分受影响的。T镇根据调查显示,是很少举办文化活动的,因为相应的音响,乐器,能唱能舞的艺术人员或者设备都是需要借用或者租用的,很多时候需要自己去买一些乐器。城镇化相对落后的T镇,公共娱乐场所的提供也是相对落后的。T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没有图书馆和电影院,也没有专门的文化馆,T镇有文化场所,但不称之为文化馆。根据调查显示,棋牌室所占的比例最多,约为66.37%,大多为老年人玩得居多,这顶多算是老年娱乐的地方,在我看来,这距离文化活动场所的差距还是比较远的。网吧占8.33%,寺庙,教堂等占8.29%.在走访中,我专门去了离我家最近的一个教堂,不是周六周末人还是很多的,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去组织活动。书店占5.56%,网吧占8.33%。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看到,专门作为文化娱乐场所的比例还是非常少的,可见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是非常少的。在问卷调查中,很多人对于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表示需要,也就是说大家对于公共文化建设有着很大的需求,但并不知道以怎样的方式去表达需求。政府对于公共文化设施方面的投入每年都在递减,占总支出的比例也在每年递减。
3.2 公共文化场所利用率不高
2014年一篇关于扬州市迎接“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乡镇”验收的报道中,T镇作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乡镇,事实上看来只是须有其名,也就是说建设好T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就是一个口号,并没有落到实处,不仅影响到其他制度的执行,而且导致T镇的文化建设将越来越落后,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将会越来越单调乏味。
走村转街,各级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想了不少法子,办了不少实事,总体上还过得去。但也发现,基层不少文化设施,或者农村书屋,或者诗词协会、乒乓球协会和老年业余文艺队伍,抑或专职人员,存在不务正业的现象,有的铁将军把门,有的积满灰尘,有的长期闲置。究其原因,自有缺人缺钱的托词,但还是与功能不匹配、服务不到位、上岗不上心有关,或者说根本就没把群众的事当事、没把群众的阵地还给群众。说到利用率的问题,利用率最高的是棋牌室,但是在我的观念里,棋牌室不是公共娱乐场所,大多都是私人的场所,在里面打麻将之类的都是要收费的。受访的人多数都把绿色场所视为公共娱乐场所。公园绿地是最受喜爱的公共文化场所,很多人下了班之后都原意来到这里,通常公园绿地是连着篮球场的,很多年轻的小伙都在这里打球,人气显得更多了些。在2011年,T镇建立了文化园,兴建可镇及图书馆,每个村都有农家书屋,还成立了诗词协会,乒乓球和老年业余文艺队伍,调查中发现现在这些设施的基本成为一种摆设,不仅很少有人去参与,也很少人去管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