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_以泰州市野徐镇为例
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_以泰州市野徐镇为例[20200101173057]
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调查为研究起点,通过对泰州市野徐镇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体制、供给内容及供给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发现其供给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主体单一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在对数据及资料的研究分析基础之上,主要从供给体制、供给方式等方面提出改进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对策:建立城乡一体的供给体制、实行多元化的供给方式、改善供给的决策机制、建立财权事权相一致的投入分摊机制、完善供给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现状,问题,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概述 1
2.1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概念 1
2.2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特性 2
3 野徐镇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2
3.1 供给体制 3
3.2 供给内容 3
3.3 供给满意度 4
4 野徐镇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4
4.1 供给总量不足 5
4.2 供给结构失衡 5
4.3 供给效率低下 6
4.4 供给主体单一 7
5 野徐镇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
5.1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7
5.2 供给机制不合理 7
5.3 财政收入受限制 8
5.4 财权事权不统一 8
6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对策 9
6.1 建立城乡一体的供给体制 9
6.2 实行多元化的供给方式 9
6.3 改善供给的决策机制 9
6.4 建立财权事权一致的投入分摊机制 10
6.5 完善供给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 11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附件1
1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不断迈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一步转型,我国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危机与挑战。近年来,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则更显突出,严重地困绕和束缚着农村的发展,正在也可能会更进一步拉大城乡之间的差距,这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但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当中,目前仍然存在着短视、忽视、轻视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倾向和实践。事实上,改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现状是新农村建设乃至新时期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
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以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为依据的,其有效供给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制度、完善相关机制、提高供给的质量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
笔者通过对泰州市野徐镇的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的调查,指出其存在问题并分析了问题成因,最后试图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以便有效增强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从而加快农村经济全方位发展。
2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概述
2.1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概念
公共产品是指由政府(公共部门)所生产和提供的,用于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产品。它也被称为公共物品、公共品、公共商品,是一个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时的劳务行为的总称。我认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本质上没有很大差别,公共产品的概念与公共服务的概念是密不可分的。
2. 2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特性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同属公共物品,通常是由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提供,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体地说,与私人产品比较,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具有如下特性。
第一、效用的不可分性。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效用为所有人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具有共同受益的特点。即要么向所有人提供,要么不向任何人提供。例如,国防安全就是为一国国内的所有人所享有的,它是一个典型的公共产品。而私人产品的效用具有可分割性,可以被分割为许多能够买卖的单位,按照“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其效用仅为购买者享用。
第二、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一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与公共服务消费并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能够得到的消费数量,即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个体消费量等于其消费总量。
对于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来说,在一定范围内,任何人对某一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消费都不会影响其他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而且新增他人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而对私人产品来说,一个人一旦消费了这一产品,其他人就无法再消费同一产品了,而且新增他人消费就要新增成本,由此产生私人产品消费的竞争性。
第三、受益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将那些拒绝付款的人排除在既定数目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受益人之外时,成本过高或技术上困难而难以实施。例如将那些拒绝为预防农村传染病发生而需要付款的人排除在农村卫生环境的改善所获得的收益之外,是不可行的。因此,农村卫生环境的改善具有非排他性。
从理论上讲,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决定了它不能通过市场途径进行分配,而只能由政府提供。因此,为公众谋福利的政府必须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去组织和实现公共物品的供给,并监管其使用过程中的过程中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但是,政府干预并不意味着全部由政府直接提供,对一些准公共产品与服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尽可能在政府支持的情况下让社会组织来提供,但政府需要做好和监管工作。
3 野徐镇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野徐镇位于江苏省泰州市主城区南部,1959年建野徐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8月划归泰州市高港区。它地处长江之滨,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便捷。全镇辖永丰、新联、仲联、褚雅、老庄、解家、唐家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21
平方公里,人口2.1万人。改革开放以来,野徐镇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兴旺发达,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工业经济形成机械、消防、体育、旅游、纺织、轻工、建材七大门类,素有“轴承之乡”、“体育器材之乡”、“消防器材之乡”、“皮鞋之乡”、“旅游用品之乡”的美称,农业则以稻、麦种植为主。笔者通过浏览野徐镇政府相关网站大量资料信息、向农民发放问卷调查以及与野徐镇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拜访交流等多种渠道方式,获知野徐镇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基本现状如下。
3.1 供给体制
我国的政府层级结构是一种“树结构”,共有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乡镇政府处于“树结构”的最下端。与这种政府层级结构相适应,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服务供给上存在“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即通过行政命令来推动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个方面。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主要就是为农村和农民提供公共产品,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必然为满足农村公共需要,促使农民个人和农村社会整体受益。但是由于处于“树结构”的最下端,野徐镇的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通常是通过上级行政命令来推动的。也就是说,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什么,供给多少,需要多少资金等等,通常都不是根据乡村社区内部的需求决定的,而是由上级政府以文件或政策规定的形式下达。
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调查为研究起点,通过对泰州市野徐镇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体制、供给内容及供给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发现其供给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主体单一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在对数据及资料的研究分析基础之上,主要从供给体制、供给方式等方面提出改进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对策:建立城乡一体的供给体制、实行多元化的供给方式、改善供给的决策机制、建立财权事权相一致的投入分摊机制、完善供给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现状,问题,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概述 1
2.1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概念 1
2.2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特性 2
3 野徐镇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2
3.1 供给体制 3
3.2 供给内容 3
3.3 供给满意度 4
4 野徐镇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4
4.1 供给总量不足 5
4.2 供给结构失衡 5
4.3 供给效率低下 6
4.4 供给主体单一 7
5 野徐镇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
5.1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7
5.2 供给机制不合理 7
5.3 财政收入受限制 8
5.4 财权事权不统一 8
6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对策 9
6.1 建立城乡一体的供给体制 9
6.2 实行多元化的供给方式 9
6.3 改善供给的决策机制 9
6.4 建立财权事权一致的投入分摊机制 10
6.5 完善供给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 11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附件1
1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不断迈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一步转型,我国正面临越来越多的危机与挑战。近年来,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则更显突出,严重地困绕和束缚着农村的发展,正在也可能会更进一步拉大城乡之间的差距,这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但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当中,目前仍然存在着短视、忽视、轻视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倾向和实践。事实上,改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现状是新农村建设乃至新时期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
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以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为依据的,其有效供给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制度、完善相关机制、提高供给的质量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
笔者通过对泰州市野徐镇的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的调查,指出其存在问题并分析了问题成因,最后试图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以便有效增强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从而加快农村经济全方位发展。
2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概述
2.1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概念
公共产品是指由政府(公共部门)所生产和提供的,用于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产品。它也被称为公共物品、公共品、公共商品,是一个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时的劳务行为的总称。我认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本质上没有很大差别,公共产品的概念与公共服务的概念是密不可分的。
2. 2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特性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同属公共物品,通常是由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提供,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体地说,与私人产品比较,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具有如下特性。
第一、效用的不可分性。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效用为所有人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具有共同受益的特点。即要么向所有人提供,要么不向任何人提供。例如,国防安全就是为一国国内的所有人所享有的,它是一个典型的公共产品。而私人产品的效用具有可分割性,可以被分割为许多能够买卖的单位,按照“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其效用仅为购买者享用。
第二、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一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与公共服务消费并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能够得到的消费数量,即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个体消费量等于其消费总量。
对于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来说,在一定范围内,任何人对某一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消费都不会影响其他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而且新增他人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而对私人产品来说,一个人一旦消费了这一产品,其他人就无法再消费同一产品了,而且新增他人消费就要新增成本,由此产生私人产品消费的竞争性。
第三、受益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将那些拒绝付款的人排除在既定数目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受益人之外时,成本过高或技术上困难而难以实施。例如将那些拒绝为预防农村传染病发生而需要付款的人排除在农村卫生环境的改善所获得的收益之外,是不可行的。因此,农村卫生环境的改善具有非排他性。
从理论上讲,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决定了它不能通过市场途径进行分配,而只能由政府提供。因此,为公众谋福利的政府必须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去组织和实现公共物品的供给,并监管其使用过程中的过程中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但是,政府干预并不意味着全部由政府直接提供,对一些准公共产品与服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尽可能在政府支持的情况下让社会组织来提供,但政府需要做好和监管工作。
3 野徐镇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野徐镇位于江苏省泰州市主城区南部,1959年建野徐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8月划归泰州市高港区。它地处长江之滨,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便捷。全镇辖永丰、新联、仲联、褚雅、老庄、解家、唐家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21
平方公里,人口2.1万人。改革开放以来,野徐镇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兴旺发达,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工业经济形成机械、消防、体育、旅游、纺织、轻工、建材七大门类,素有“轴承之乡”、“体育器材之乡”、“消防器材之乡”、“皮鞋之乡”、“旅游用品之乡”的美称,农业则以稻、麦种植为主。笔者通过浏览野徐镇政府相关网站大量资料信息、向农民发放问卷调查以及与野徐镇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拜访交流等多种渠道方式,获知野徐镇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基本现状如下。
3.1 供给体制
我国的政府层级结构是一种“树结构”,共有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乡镇政府处于“树结构”的最下端。与这种政府层级结构相适应,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服务供给上存在“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即通过行政命令来推动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个方面。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主要就是为农村和农民提供公共产品,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必然为满足农村公共需要,促使农民个人和农村社会整体受益。但是由于处于“树结构”的最下端,野徐镇的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通常是通过上级行政命令来推动的。也就是说,农村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什么,供给多少,需要多少资金等等,通常都不是根据乡村社区内部的需求决定的,而是由上级政府以文件或政策规定的形式下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