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探究

女性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探究[2020051108]
摘要: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新形势下,公共就业服务在促进农民就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对南京市女性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女性农民工就业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女性农民工对于公共就业服务的总体需求还不高,主要需求是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服务;获取公共就业服务的难易程度、女性农民工月收入水平、对公共就业服务的了解程度和受教育水平是其需求主要影响因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女性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需求;影响因素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数据与变量 3
(一)数据来源 3
(二)描述性分析 3
1.基本情况 3
2.工作收入情况 3
3.公共就业服务现状 4
4.公共就业服务需求 4
(三)变量选择 4
三、计量分析 6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7
(一)结论 7
(二)政策建议 7
致 谢 8
参考文献 8
女性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引言
引言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来源,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据调查显示,农民工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13年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69亿人。民政部在2012年颁布的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中提出要落实政策扎实做好农民工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紧密结合农民工就业服务需求,依托社区公共就业服务窗口,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发布、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创业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等工作。2014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方向,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0号)文件要求农民工工作做到到“2020年,转移农业劳动力总量继续增加,每年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000万人次,农民工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可见,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对改善农民工就业现状、促进农民工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义,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途径之一。
公共就业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了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和失业管理四部分。职业介绍是指服务部门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的中介服务。职业指导是围绕职业发展过程提供的指导、辅导和咨询等服务。职业培训是指对准备就业的人,以开发其以职业技能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我国有很多学者对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需求进行了研究,但多针对农民工这一整体。江燕[1]通过对浦东新区农村劳动人口的调研发现,该区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就业政策补贴力度、就业机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四个方面,由于学历和技能水平低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尤为突出。学者王飞鹏[2]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即公共就业服务有效供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劳动者实现体面就业的需求。宋玉军[3]在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期望中,与实现就业直接有关的就业信息服务处于重要位置,而选择失业救助、职业介绍工作、规范用工行为、取消歧视性规定等方面服务的比例都很高,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期望是全方位的。吴江、王欣[4]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得到,失业人员在就业服务政策上表现出了强烈的需求表达愿望,尽管失业人员对就业服务内容需求度并不高体现为对公共就业服务项目的失望。中国目前“自上而下”的传统供给决策模式,使得政府很少考虑公共就业服务对象的现实需求,缺乏有效的互动,从而会导致供给与需求脱节,容易出现有的地方供给不足,而有的地方超过承受能力的现象[4]。为了解决这种资源使用不当,效率低下的问题,学者们开始研究影响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需求的因素。赵洁琼[5]认为影响求职者的就业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求职者的年龄,她发现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35~60岁这个年龄段的求职者就业服务需求更大;二是受教育水平,初高中教育水平的求职者对就业服务需求的意愿比较强烈;三是对就业服务机构的认知程度,是决定求职者是否会寻求就业服务的关键所在。魏下海、黄乾[6]基于五城市调查的实证分析,得出年龄、婚姻、收入水平、就业状态、教育水平、劳动合同等因素对就业服务需求具有重要影响。国外学者主要研究重心放在公共就业服务的有效性和重要性上。Melvin M. Brodsky[7]认为那些技术缺乏没有接受相应教育的长期失业者是极其需要公共就业服务的。他还对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完善提出了新的思路,如公共就业机构以固定的价格购买所有的失业劳动力,当私营部门需要劳动力时,再以高的价格“卖”给他们,实现供需双方的需求共赢[7]。Dockers A. M.和 Stromback T.研究了工作匹配活动,求职培训和对就业困难者的各种援助,认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采用培训外包时应该重视培训的个性化和培训效果的的评估,满足培训者的需求,否则会影响到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8]
国内外学术界对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内容上主要讨论了农民工就业服务的现状、需求,同时又提出了完善公共服务的对策。但是,已有的成果并没有将研究重点放在女性农民工身上。由于女性农民工在身体素质上和男性的不同以及个体内部差异性的存在,导致对公共就业服务的需求差异较大。因此,加强女性农民工就业服务需求的研究能更好地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总的说来,现有研究还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本文着眼于从女性农民工需求并探讨影响需求因素,与以往的研究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调查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南京市这一外来流动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口较大的地区。江苏省也是经济大省,公共就业服务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因此,探究女性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更具有代表性。二是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笔者将同时运用logistic计量模型进行分析,弥补了现有研究对女性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需求的不足。本文深入了挖掘女性农民工对公共就业服务的需求,并且揭示影响女性农民工就业服务需求的因素,为政府提供满足需求、适销对路的公共就业服务提供政策依据,以提高政府效率。
二、数据与变量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依据的资料来源于2013年8月进行的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南京市女性农民工就业服务现状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在南京市务工、18~55周岁、拥有农村户籍的女性外来务工人员,采取了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地区市南京市三个城中片区,包括玄武、秦淮和鼓楼。在各区分别发放了40份,共计120份,合格问卷116份,合格率为96.67%。
(二)描述性分析
1.基本情况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
指标 频次(人) 百分比%
年龄(周岁) 18~25周岁 26 22.4
26~35周岁 59 50.9
36~45周岁 25 21.6
46~55周岁 6 5.2
婚姻状况 未婚 44 37.9
已婚 69 59.5
离异 2 1.7
丧偶 1 0.9
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28 25.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854.html

好棒文